炎帝直销害人害己 疑邻盗斧的典故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出处】《列子·说符》。

【释义】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历史典故】

炎帝直销害人害己 疑邻盗斧的典故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他就仔细地观察邻居的儿子:看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

过了几天,这个人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地上。

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成长心语】

丢斧子的人不去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就怀疑邻居家的孩子偷了他的斧子,实在不可取。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做人不要总是疑心太重,要以真诚之心去待人,就会得到大家的欢迎。生活在一个充满真诚和信任的世界里,才会感到生活的美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40103/190226.html

更多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 《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智子疑邻》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

疑人偷斧的故事 疑邻偷斧

不少人是首先就设定了一种结论,然后拼命地为自己的结论找证据,甚至足不出户,关在房子里模拟推演。对于符合自己结论的东西,不加分析地相信采纳,对于不利于自己结论的东西,一概拒绝排斥。到后来,只能陷于怀疑邻居偷斧子的人的可笑心理境地。

贪慕虚荣害人害己 优莎娜传销害人害己

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它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曾经这样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

声明:《炎帝直销害人害己 疑邻盗斧的典故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为网友独孤马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