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命题作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作文范例

【原题回放】: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句诗,我们太熟了,但如果从自然、社会、历史、生活等不同的角度看去,它不仅可以写景,更可以叙事、抒情、言志……请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思路导航】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一句诗,或一句诗提炼出来的词句出发,发散性地阐发对生活、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感悟,这种类型的命题或话题作文,在高考中也出现了一定的数量。远一点的如2005年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由唐诗“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得来的话题)、2007年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自命题)等,近一点的有2008年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自命题)、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自命题)等。诗句粗略地分,可以分为描写、记叙,说理、抒情、言志等。如果是倾向于描写记叙的句子作题目,切不能把这句话记叙描写的内容扩写新编一番,可以先观察字里行间的人、事、物、时、地这些最基本的构成元素,然后选择最重要的元素,确立写作的重心,进行详写,并且要从生活、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出发,选取一二,提炼出这些元素中蕴含的“言外之意”,催生出比喻义、象征义。如果是说理、抒情、言志相对比较直接的句子作题目,那就要先把诗中的情理志趣,准确地概括出来,确立写作的中心,然后结合生活、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情节或细节去生动、具体地写出这种情理志趣。简而言之,前者和后者都要虚实相生,但前者更注重化实为虚,后者更注重化虚为实。本题显然是前者,审题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个是关注诗句中的构成元素,如“夜”、“风雨”、“花落”,体味一下孟浩然的在这首诗中做表达的心境――怡然中的怜惜,可以顺其意(如淡然的伤感),也可以反其意(如惨然而绝然),还可以相互比照出新意(如决然而释然)。然后对元素进行详略分工,根据诗意选择其中一个元素为轴,带动其它元素问自己几个彼此相关的问题。比如在这里,我们可以以“花落”为轴,“夜”和“风雨声”构成一种环境,问自己从生活、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出发,“花落”可以借喻、隐喻或象征什么,随之“夜”和“风雨声”又可以借喻、隐喻或象征什么。最后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有感触的细节和情节去作答,从而形成这篇文章主要的骨架思路,然后根据文体的不同展开层次,或描写,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要注意的是主要的元素不是找到内容简单画个等号,作个比喻就可以的,必须提炼出一种思想内涵,即象征义,达到由实到虚的升华。比如要是议论霸王的话,“花落”可以对应“霸王自刎”,相应的“夜”可以是“垓下之围”这个最后的夜晚,“风雨声”可以是“四面楚歌”的声音,但还要发掘霸王这朵“花”在“落”时本身的感觉(如绝然、决然、释然等),以及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你的感受,如杜牧替他感到惋惜,李清照觉得可歌可泣,各有人觉得是匹夫之愚,觉得不值,可谓众说纷纭,那么你又如何想呢?

【佳作示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梁秋仪

昨夜的风雨,不知今早花落多少。花瓣落在了潇湘仙子的心上,花朵的颓败气息落在了张爱玲的心上。我的青春却失落在花里,失落在昨夜的风雨里。

昨夜风疏雨骤,谁人关心红花是肥是瘦?颦儿泪自为花流,抑或为己流。昨夜“风雨”肆虐。昨夜听说了宝玉要娶别人家的女儿。昨夜见了宝玉与别人嬉笑取乐。这样的风雨,颦儿那针眼大的心眼,如何能容纳得下。而落了一夜的泪如兀自飘零的花,无人问津。那“昨夜”,成了今早的苦楚。温室花朵里的女子,承受不住昨夜风雨的肆虐,她们能选择的只有寂寞花落,无人知。只有满地落红证明他们的存在。她们仅仅是美丽的花影,消逝在昨夜的风雨中。试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张爱玲,世间最骄傲的花朵。但骄傲,停留在昨夜。昨夜,她还为着用玫瑰小花的英式瓷杯泡茶还是用青花小盏饮酒苦恼。昨夜,胡兰成的甜言蜜语还萦于耳后。但,风雨来袭,再骄傲的花朵也只是无力颓败。爱人的背叛,生活的潦倒,一次又一次如肆虐的风雨摧残骄傲的花朵。骄傲,那只属于昨夜,那过于绚烂而又美好的昨夜。今夜,留下的仅仅是寂寞花落,风干右脸颊的泪,花般女子枯萎的灵魂。没有人愿意关心她的骄傲。她如此骄傲而又孤独地活着,为那些如她一样的女子,在华美的、长着虱子的袍子上流着泪绣着颓败的花朵。试问:“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大观园里的寂寞女子,上海滩的小资女人,面对命运的风雨,无从选择,只有寂寞颓败。那于我,风雨来临,我又会如何?

高三的风雨肆虐着青春的脸庞,沿着脸的轮廓轻轻滑下的,是冰凉的雨,还是温暖的泪。而那落了一地的,是风雨肆虐下的花朵,抑或是碎了一地的青春。谁知道呢。只知道,昨夜,依然混淆着学了三年的三角函数,昨夜,依然不明白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法的区别,昨夜,父母依然在唠叨“高考”二字。那些风雨肆虐着的,还有我落了一地的青春。这一夜,青春注定如花落般消陨。没有人能知道我们到底为之消耗了多少青春,流了多少眼泪。难道不能知道吗?有时泪水是为了电影里在樱花树下的男女拥抱,是为了小小考试的失利,或者仅仅是一种寂寞惆怅情绪袭来,不由得,湿了眼眶。那样轻易地,失落了青春。但是,今早,一切都会好转。落红会化作泥土,滋养新一年的花朵,而昨夜的风雨,在今早,亦会止息。但人们依然会问下一代人:昨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风雨肆虐着。昨日的林黛玉,昨日的张爱玲,昨日的我。三个人,演绎着类似的花落。苦苦追问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但当你今天一觉醒来,窗外依旧是“处处闻啼鸟”的活泼世界。

就把“花落知多少”当作一句矫情的梦呓吧!青涩年华难免经历一缕苦涩,一阵风雨,一个长夜,但只消睡上一个懒觉,和睡眼朦胧的你撞个满怀的不还是那个“春晓”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命题作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

李珊珊

我的书桌前有一扇窗户,每当疲倦劳累的时候,或是伤心难过的时候,我总喜欢望向窗外。因为那有一棵桂花树。

那棵桂花树是八年前我和妈妈一起种的。从那时起,我便和妈妈一同悉心地照顾它。每年的秋天来了,我们家的“春天”也就来了。赏桂花,那是诗人拿手的事;闻桂花,那是闲人拿手的事。待到“人闲桂花落”,一碗桂花糯米粥也就端上桌头,那是妈妈最拿手的。而把那碗粥和桂花再请进腹中,“端”进心里,那该是我这个凡人最拿手的。

端着喝着,那桂花粥甜而不腻;仔细端详,妈妈的脸也是如此:桂花的香浸泡了这一切。我认为桂花虽美却很脆弱,一朵朵淡黄色小花串起来,一串串挂在枝头,显得那么弱不禁风。幸好江南的秋天雨水不多。它才免遭雨打风吹之苦。但两年前10月12日的那个夜晚,却下起了难得的大雨。雨点借着风力敲打着窗户,早早关灯上床,我在床上默默数着。雨风声里夹杂着簌簌的呜咽和呼呼的恐吓,蜗居的我几次想起来,但又想不出起来做点什么好。“树比人坚强,放心好了。”只听到妈妈轻轻说了这一句,我模模糊糊也就睡着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桂花香甜的气息似乎也消失在风雨之中。那一夜,妈妈躺在我的身旁。

原来桂花并没有我想的那么脆弱。那一夜,我不知何时入睡,醒来时,妈妈已不在身旁。我的脸贴住窗,看到还点缀在枝头叶间还是一串串淡淡的黄,不由得想起妈妈昨晚轻轻的话,轻松了许多。窗外的妈妈正蹲在树下,用手轻轻地捡起一朵朵小小的桂花,轻放在身旁的碗里,捡完了这边,又慢慢挪向那边,继续捡着。那么地小心翼翼,生怕再次伤害到它们。有的时候,在桂花树下和妈妈一起捡桂花,还能“请”出妈妈的回忆。妈妈小时候和外公在家乡的家门前也种过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外公也常做桂花糯米粥给妈妈吃,她的手艺就是外公教的。后来外公去世了,她才和我一起种下了这棵桂花树……

风雨打落了桂花,却打不落妈妈的心。风雨打落多少桂花,妈妈就捡起多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知何时起,我喜欢望向窗外。因为那有一棵桂花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匡汉

一场春雨,他们静静地开;一番风雨,他们静静地落。夜色中无人在意花开花落,但他们仍然在风雨中开开落落。

他,战国时一匹腾空而出的烈马,狼烟中驰骋,夜色中归去。

面对谋士韩非,韩王哈哈大笑:“韩非,何许人也?”秦王拈须微笑:“韩非,何许人也!”韩非一番哲思,一番抉择,在相遇秦王后,与之一夜长谈,指点江山,开出人生最美的灿烂。

他的绽放黯淡了李斯的光芒,李斯畏惧,畏惧相位难保,毒死了韩非。一朵盛开的花朵,就这样在历史的风雨中,凋落了,凋落了……

他生在战国,手执法之利剑,冷眼剖开现实,生命如花开;他在历史的风雨中逝去,生命如花落。花落后,汉赋竹简里闪烁他智慧的光芒---光芒万丈。他明白见秦王后,自己的生命会如花开般灿烂,也知晓生命会在历史的风雨中逝去,如花落般的。但他明知如花落,也依然要开。因为人生有一次花开,就不惧花落。

“昨夜雨急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词余韵在你的笔下绽放到极致,让同代的词人褪色。正如那只在夜色中盛开的海棠,红艳凝露,香气四溢。

“女子无才便是德”。李清照,无人赏识你这朵盛开在夜色里的海棠,无奈!一阵风雨,花落满地。但你依然要开。在风雨的夜色里,“惟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花落了,花落了,我在一遍一遍地读你花开时的美丽:“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是花开的凄美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还是花落前的淡定?月满西楼时,你对影叙说着:花已开,当开最美;花既落,无怨无悔。

是他们今生让花静静地盛开,努力地绽放,无畏风雨后的凋零。一次次花开绽放生命,一次次花落,无怨无悔。

千年之后,在一个清晨,我偶然遇见那落了一地的花,仍玲珑剔透,穿越千年而不褪色,历尽风雨容颜未改。此刻,我耳边又响起了儿时就会背诵的歌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经历过花开,经历过花落的一生,生命已经饱满。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胡前超

一夜幽梦,风雨声起,花落无数,留下的才是最灿烂的。――题记

风雨过后,总是晴天。可我的心却依然看不到阳光。

屋外鸟儿唧唧喳喳,唤起人想呼吸新鲜空气的欲望。推开门的瞬间,有一种清新的、湿润的气息争相涌进口鼻,大脑立即清醒了。

昨夜风雨,此时也仅留下少许的积水和满地的落花,表示它曾来过。原来一切过去之后,不管当时如何,都不会留下太多。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习惯性的看向花树,却发现指头仍有几朵挺立在晨光中。

点点露珠,衬着阳光,将花显得如此的脱俗、灿烂,如此的倔强不屈,如此的活力四射。

原来,风雨过后,并不是所有的花都被吹落,而留下来的却是如此的美丽。

突然间就想到了大文豪苏轼。他不也正是如此吗?历经风雨,却屹立不倒。

前半生,官场,诗场,可谓场场得意。却在最得意之时,风雨袭来,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且连及家人。

我想,那之后的他必定是痛苦的。

可是,我却读到了他“大江东去,浪淘去,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狂放;“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淡然;还有他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达观豪放超然的宽广情怀。

一贬再贬,风雨袭过,他已不是以前的苏轼了,而是更加的挺拔、妖娆。

在痛苦中,他坚守住了,他留下来了,他用笔和心在历史的风雨中绽放了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永远地昭示着后世之人。

看看他的人生,我不禁想:我们这点点失败,点点痛苦就算不上是什么了。

只有经历风雨中洗礼的花,才能娇艳夺目,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40103/191601.html

更多阅读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全文连载

基本资料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全文连载)作者: 郭敬明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年:页数:定价:装帧:ISAN:内容简介郭敬明在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经过时

网络:梦里花落知多少?

网络——梦里花落知多少? 近日,拜读了一篇来自中国电子商会杂志的文章,本文记录了记者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采访对话。采访中张瑞敏先生说:“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仅此一句话便道出了互联网在我们经济社会、企业运作中的重

声明:《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命题作文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作指导及优秀》为网友當妳的杀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