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 干校六记 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作文700字

那本该是一个幸福的年代:困扰人们多年的战争终于结束。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场风暴,叫文化大革命。

这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而是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般对文化的蹂躏。一个各国人面对面目全非的故土,本想伸手为祖国献上一份力,却被无情的“革命”急匆匆地赶出了国。这,无疑是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悲哀。

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硝烟中,一个个文人都控诉着文革之错、干校之苦时,阳江夫妇却似是乐在其中。《干校六记》一书正是由杨绛在干校中写的六篇日记组成的。每篇日记都乐观的写自己正经历的惨境。她用一个个委婉、漂亮的俏皮话尖锐而不留情面地戳破人情冷暖;一篇篇日记无不透着朝气,又无不透着对人性的弱点的抨击。曾有人这样评这本书:“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十六字,金评!

然而,杨绛这一书教我们的,不只是她俏皮而犀利的文笔,还有她坦然处事的生活态度。生活总是有点波折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挺过去,谁不能;谁会把心死在挫折搭成的剑堆中,谁能笑着把利剑插回剑鞘,只留最后一把剑别在腰间用于刺穿敌人的心脏。赢了最好,败了也罢,这也是我从她书中读到的:“胜则淡然,败则坦然。”

与那时“战场”相比,我们如今所谓的惨景又如何?

杨绛 干校六记 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作文700字

每日早晨,在六点半的《命运交响曲》的“轰击”下我们一脸怒气地起床,殊不知干校中的大文豪们已忙了1个多小时了;雨天,我们在半干的马路上踱步,满脸厌恶地看着脚下污泥,殊不知当年文豪也未曾对此说些什么;当我们总埋怨作业太多、朋友太吵、老师明明说今天上新课却抱着卷子吼出二字:“考试!”时,我似乎穿过重重人影,声声叹息,回到过去,看到杨绛在小屋中微笑抬头看远方的样子。

作业会让你下走泥浆吗?吵闹的朋友难道不胜过爱人天各一www.aIhUau.com方吗?考试来证明你的成就难道不胜过满腹经纶却只能对白菜说吗?

所以说,我们还太浮躁,太年轻。

看看窗外,阳光在轻洒着,人们在笑着,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着,而我扔在这里无辜无虑的写着——这也许是个幸福的时代。

看到结局大家都回了家乡,竟莫名的为他们庆幸。合上书,我在读书卡上的“心得”一栏认真的写下八个字: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50103/192110.html

更多阅读

《浮生六记》随笔:事如春梦了无痕

一、天生一个沈三白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读到沈三白著的《浮生六记》。这世间的奇文粗粗一读便再也放不下了。想象着那个号称康乾盛世的年代,在江南的苏州城有这样一位性

也谈杨绛《老王》中的“愧怍” 杨绛 老王写作背景

也谈杨绛《老王》中的“愧怍”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先后被选入人教版初中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章写了他们一家与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按说,杨绛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丈夫是著名学者钱钟书),老王单身、贫困、残疾,他们之间身份不

何谓真实?——读杨绛《我们仨》 我们仨 杨绛 mobi

何谓真实?——读杨绛《我们仨》写在前面:回忆录很多,有自述个人历史,有叙述自己和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的过往,当然还有自己口述,由别人整理成书,接触口述作品多了,难免对其内容的史料价值有所疑问,如唐德刚给胡适写口述历史,“只有百分之

《浮生六记》卷二《闲情记趣》原文与译文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卷二 闲情记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

声明:《杨绛 干校六记 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作文700字》为网友深夏夜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