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图文]龙门石窟卢舍那佛为何神似武则天?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图文]龙门石窟卢舍那佛为何神似武则天?

奉先寺

在龙门西山南部半山腰,有龙门石窟最大的摩崖像龛“奉先寺”,寺中的主像是卢舍那大佛,高<?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7.14米,其中头高4米,耳长1.9米。这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额宽颐”,丰满富态,传说是照着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因此,当地人亦称为“武则天像”。

这佛像为何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造呢?

武则天是山西文水县人,父亲武士出生于贫穷的农家,后来经商致富,又步入仕途,晋升为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县)都督(统辖数州军政的地方长官)。《旧唐书》等史料和传说盛赞的那位星相家袁天纲,有年路经利州,看了小武则天的相貌,说是君临天下的王相,便早早地使她产生了这个念头和欲望。

武则天14岁上,以美名被招进宫中侍奉唐太宗李世民。不被太宗宠爱,这个有心计的姑娘便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智,勾引迷住了太子李治。李治继位为高宗皇帝后,武则天又一步步排除政敌,登上皇后宝座。

武则天要“君临天下”的念头是很强的。她不仅逐渐插手政事,还通过各种通径在天下树立自己的神圣形象。

高宗敬重佛教,曾在长安为亡母长孙皇后建了大慈恩寺,并给玄奘为首的译经事业以极大方便,但他更重道教,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命家家要备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李氏在建立唐朝之初,宣扬道教的教主老子李耳是自己的祖先,借以抬高自家的地位,增强自家在社会上的号召力。麟德元年玄奘病殁之前,请求在公开场合改变“道先佛后”的次序为“佛先道后”,高宗都坚决不肯答应。

武则天要想改变唐朝,建立自己的新王朝,不仅要在社会力量上打击李氏势力,像她称帝后大诛李氏封王一样;还要在形象上树立自己至调我上、君权天授的神秘色彩。在这后一点后,利用和道教旗鼓相当的佛教是最适宜的。因此,武则天一直是把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有意连在一起,混为一体的。

有说是她撒着娇,让高宗开凿这尊大佛时依自己形象为模特的;有说是她慷慨捐助了两万贯脂粉钱(大佛左侧束腰部位碑刻记有捐钱事),工匠们受感动后主动依她为模特的,总之,这尊佛和其他佛像确实不同,的确是位慈祥貌美的女性模样。

大佛塑好后,名为卢舍那。卢舍那译意为“光明普照”,武则天后来造字给自己取名“(zhao)”,意为:“日明当人”。这相同的含义不会是巧合。

武后称帝前夕,授意翻译注解并大力推广了佛教《大云经》,明明白白暗示出武则天就是弥勒菩萨转世,要成为女王,天下之人都将崇拜归顺。这实质上是继卢舍那之后,又在官民心中依武则天为模特塑造的另一尊大佛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00103/207208.html

更多阅读

夜游龙门石窟 2016夜游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之缘起昭示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手

历史的天空: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像之缘起昭示作者:傲雪在洛阳古城的伊水河畔,有一尊千年古佛卢舍那大佛像端守于此。但凡见过龙门卢舍那大佛的人们,都会被他慈悲安详的尊容所吸引、所动容,似一种穿越时空的召唤……千年来不知引来多少世

中国石窟文化36P 洛阳龙门石窟石刻文化

1.依山岩凿成的石室。亦泛指石洞。2.一种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著名的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

声明:《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图文]龙门石窟卢舍那佛为何神似武则天?》为网友狂刄星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