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400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篇一: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血的记忆。小时候不可能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由于家里贫穷,十四岁就下煤窑做苦工,煤尘、瓦斯、地下水几次要吞噬他的生命。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镇压,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没能养活家人。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工人却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认清了受压迫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惟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一九三八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决心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所感动呢?

我读完了这本书,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我一定要抱定了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

篇二:

读了《把一切献给党》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为吴运铎的这种坚强意志而感动,为他的遭遇而感到心酸。他的精神感化了我,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400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吴运铎在战场上杀敌、曾经三次身负重伤,留下了伤口百余处,左眼失去,左手、右腿致残,经过二十多处的手术,身上仍有几十片弹片没取出。这就是所谓的奇迹,这就是信念的支撑,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组建工厂,为抗日前线提供枪支弹药。不幸的事发生了,导火装置受到碰撞,引起爆炸,吴运铎的手指被炸掉四个,他终于出院了,又坚持着投入到抢榴弹的试验中,他坚持着:“一个人知道为什么冒险,他就会投入到这项冒险的工作中去,后退一步,心里都会觉得不好受。现在,我们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烧,我们要在烈火中锻炼我们的意志。为民族赴汤蹈火,得到永生。”这是一个重大的试验,是一次更危险的试验,抢榴弹发生爆炸,将吴运铎左膝盖炸了一个碗口大的血口,膝盖骨被掀开,他再一次住进了医院,1953年,他写了一篇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以感人至深的事迹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把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切,都交给祖国、交给人民、交给党!”

我从中体会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和实在内容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是党的儿女,是党的哺育和培养造就了他们,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前进,都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

读完之后,我觉得很有教育意义。你看,我们现在的小学生,过着幸福的生活,家长和老师都宠着我们,上学都有人接送。很多小朋友却撒娇、怕吃苦、没有目标,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还在学校打打闹闹,什么都怕学,不知道将来能为祖国做什么贡献。所以,作为一名在校小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学习革命者和建设者们的崇高精神,并以他们为榜样和动力,努力学习回报家长、老师和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

篇三: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

在我空闲的时候,用什么来把我的时间给填满呢 对,可以看书,就看《把一切献给党》。无数的党员曾在党旗下宣誓“把一切献给党”,那么我就来读读《把一切献给党》吧!把一切献给党,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誓言!

这是我们建国后的一本革命回忆记录,也是被称做“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同志的自传,是曾经在五、六十年代非常受广大青年喜欢的一本书,只是这三、四十年来,很少有人提起了,不怎么喜欢读一些有关党的书,现在读的人似乎也不多了。我不知道现在我提起读此书,会不会有人嘲笑我,但是书中的主人公吴运铎,是永远让我难忘的一位伟大的英雄!《把一切献给党》是吴运铎一生的真实经历。吴运铎出生在穷苦的工人家庭。在苦难的童年里,就已留下了革命的记忆。小时候没能力上学学习,只能拣煤渣,有时跑到矿山上看机器,还时不时地向工人问上两句。虽然家里贫穷,但还是有着一颗坚强的心。

北伐战争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工人武装被欺凌,失学的吴运铎当工人的梦想也破灭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挑煤、捡炭渣,但还是没能养活家人。后来。他一家人逃难到了湖北,仍在矿地上,却是暗无天日的学徒生涯,当他没有机会和条件学习与机器相关的知识,一切只能靠自己一点一滴地积累。战乱的时代给了他觉悟的意识,也为他得到锻炼、发挥才能创造了条件等。 但是,书中更多的是讲述了他在革命队伍中的锻炼成长。抗日战争的爆发给了吴运铎一个全新的生活理想。工人们都觉醒了,吴运铎更进一步的认清了受欺凌的原因,明白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吴运铎毅然参加了革命,1938年,他投奔了新四军,尽管这支队伍非常困难,不仅缺衣少食,而且缺少武器,但是他的决心是永远跟着党。从此,为了消灭敌人,他开始了与枪炮制造紧密相连的一生。这是一个战士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思想发展史,“把一切献给党”是一个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共产党员的心声。吴运铎的一生与我军、我国的枪炮制造史一起走过,当他被派到修械所当工人以后,他和战友白手起家,靠着师父传授的本领,他学会了修枪,又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终于造出了自己的步枪、平射炮等很多武器。他在革命队伍里,为了制造武器不顾一切地苦打死拼,负伤流血,再所不惜。他三次负伤,左眼、四根手指和腿被炸坏,但他依然在病床上研究新武器。他原来是个文盲,后来却成了掌握现代科学的军工专家!

读到这里,我怎么能不被他的顽强刻苦的精神所感动呢?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吴运铎同志的坚强和勇敢!他刻苦顽强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我从他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把一切献给党?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是有具体实在的内容!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我们依然要坚持“把一切献给党”这个伟大的信念与概念,我们是党抚育的,是党培养和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次前进,都是离不开党的关怀、培养和支持、鼓励的。所以我一定要抱着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的目标而前进。让我们学学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坚强精神吧!让吴运铎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陪伴我们生活、陪伴我们成长吧!

篇四:

吴运铎,1917年生,祖籍湖北武汉,生于江西萍乡。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吴运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中南兵工局第二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顾问等职。是全国总工会第八、九、十届执行委员,第三届共青团中央委员。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20103/214526.html

更多阅读

“幸福歌声献给党”主题歌会串词 礼仪主题歌串词

1、男:《盛世欢歌》大锣鼓拉开纪念建党90周年“幸福歌声献给党”主题歌会的帷幕。今夜,在潮汕体育馆,汕头人民要用心灵的歌声,再一次深情地说出对党无限的热爱,对祖国无比的赤诚。女:气势磅礴的锣鼓声打开春天的门扉,阵阵春风催绽如画江

献给天河部落8岁生日 生日祝福献给党绘画

天上银河,群星部落。天河部落,一个基于BLOG技术的教学研究平台,一条联结同仁、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的绿色通道,诞生于2005年2月23日。  在这里,技术不是问题,注册后你就拥有了一片天空,可以建立分类,积累和梳理自己的知识,积累与学生共

我把青春献给党 我把青春献给党的短句

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岁的华诞。  九十年,风雨沧桑。回首眺望走过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那样的惊险---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先烈抛洒热血,前赴后继,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安宁。九十年,丰

“颂歌献给党、庆祝十八大”主持词 教师节庆祝会主持词

视频:http://www.56.com/u62/v_MTA3OTIwNzg3.html“颂歌献给党、庆祝十八大”主持词开头语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男:亲爱的老师们,朋友们,合:大家下午好!女:难忘南湖红船,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之光。男:难忘遵义会议,让中国革

声明:《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400 把一切献给党读后感》为网友提刂斬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