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篇一: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1、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为什么云雀会有这样的心愿?我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出云雀产生这一心愿的原因,点出关健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小云雀又为什么会认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它是从哪里感受到森林重要的呢?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以我的教学设计又围绕着这一问题全面展开,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读读想想,图图画画,从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在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的扩充训练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并帮助他们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领悟课文精髓奠定了基础。

2、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会引起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这一案例,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许多课件, 森林变成贫瘠的沙漠;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这些动态的画面给学生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他们在情境中感知了砍伐森林的危害之大。通过课件对 森林是个大水库;森林是一座巨大的空调器 这些内容的介绍,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发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述心中的愿望。

3、拓展延伸,深化课文重点

书本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多更广的学问来源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与对学习资料的收集运用中。本篇课文只是介绍了森林四个方面的重要性,对它更富魅力的东西没有全部例出。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生活中,森林还有更大的作用,你知道吗?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他们读书看报,走进图书馆,上网,或单独作战,或合作进行,在阅读,思考、整理、采纳等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答案,通过课上交流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4、体验心愿,进行个性化朗读

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文章通篇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于艺术魅力。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及森林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5、深化主题,表达自己的心愿

课文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外面飞行时所看到的伐树毁林造成的危害,说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重要。在课件展示 肆虐的沙尘暴、光秃秃的大山、河水咆哮着向下游冲去 等情景中,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在保护环境方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对周围人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环境满意吗?你又是怎样做到保护环境的,准备如何去做?交流讨论。鼓励学生根据环境保护的现状,进一步学习,扩展阅读和调查绿化情况等,拓宽学习时间和空间,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起学生关注社会,主动参与环保的意识.

篇二:《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

该文用童话形式,以形象化语言描述了小云雀与妈妈的所见、所闻、所言。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1、注重感悟:

课文以对话形式来说明森林的重要作用,语言浅显易懂,不需作过多分析、讲解。因此,教学时就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依据语气提示读好课文,就可以很清楚地感悟到了。如在教学描写土地变沙漠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语 黄沙漫天 、 乱砍滥伐 ,依据提示语 埋怨 、 心疼 练读课文。在学生读书时,我使用多媒体出示黄沙漫天的场景,并配上巨大的风声,把学生带人沙漠狂风之中去感受。这样学生就很到位地读出了小云雀和妈妈的对话,悟到了 埋怨 、 心疼 ,从而体会到森林的重要。

2、注重积累:

课文中的第10和13自然段既说明了森林有水库和空调器的作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自然常识,应该让学生积累下来。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后试着把它们复述下来。在复述课文时,我相机板书 树冠、树干、树下、土壤 几个词语,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降低复述难度。同时这几个词清楚地表现了作者的记述顺序,在学生复述后,我就提示学生: 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这样的复述,既积累了妙词佳句、自然常识,同时也积累了写作方法,可谓一举三得。

3、注重迁移:

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听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 你们不能再砍伐森林了,要不然我们的土地都会变成沙漠,你们就会饿死。 有的同学说: 你们要是再乱砍森林,就会被洪水淹死。 还有的同学说: 森林是大水库,是空调器,它给我们人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感谢它,保护它,不应该破坏它,砍伐它。 透过这些精彩的回答,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感悟、积累、迁移 是语文教学的 三步曲 ,只有依据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篇三:《云雀的心愿》教后反思

上课结束后,我觉得我上的这堂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是一节没有语文味的课。

一、这堂课我的两个教学目标没有达成:1.让学生认识森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让学生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让学生认识到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两个危害:土地沙漠化,和洪水泛滥成灾,比较难理解。因为生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同学们很少有这样的体会。因此我收集了两个小视频,可以让学生直官的去感受这样的场面,但我出示的时机没把握好,导致于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还是没有进步。另外一个是抓关键词体会情感没有做好。学生如果理解了 漫天飞舞 贫瘠 咆哮 乱砍滥伐 这些词语后,再加上抓住提示语, 埋怨 心疼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应该会读得很好。

二、之所以说没有语文味是因为没有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实可以抓住关联词语 可以。。。。。。也可以。。。。。。 让学生造句,但我没有去做。担心时间不够等。

做得比较好的是:能根据课文内容拓展延伸:森林还有哪些作用,你知道吗?联系学过的课文和上网搜集到的资料来交流,既复习了旧知,又使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使语文走向生活大课堂。

还有一点需要改进的是:最后剩5分钟时可以把作业(海南现在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我们可以设计一则环保广告语。)拿到课堂上来做,做到读写结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30103/215042.html

更多阅读

教学设计《吸跳步和敬礼》 吸跳步和敬礼mp3

教学设计《吸跳步和敬礼》【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在掌握单一步伐训练的要领后,达到锻炼学生协调的目的,并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2、通过《吸跳步和敬礼》组合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老师和同学讲礼貌的习惯。3、让学生感知音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案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

教学设计《彩色玻璃窗》 彩色玻璃窗图片

教学设计《彩色玻璃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各种图片,让学生了解彩色玻璃窗的艺术特点。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色不同的纸张材料设计玻璃窗,并学会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3、情感目标:在观察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关系。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声明:《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反思》为网友指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