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阅读心得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一)

念高中时,读完《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大家都对文中的主人公冯谖那种忠心侍主、敢说敢做的精神和深谋远虑的能力所折服,同时也对孟尝君说三道四,认为他处处不如冯谖。但我仔细推敲。认为孟尝君田文大智大勇,有他光辉的一面。

冯谖客孟尝君阅读心得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首先,孟尝君有“知人善用”的能力。冯谖是因为贫穷无法养活自己和母亲,才去投奔孟尝君的,既没有正式的文凭,也没有什么“爱好”和“才干”,更无什么过硬的背景关系。但孟尝君深知“自古英才出寒家”这个道理,“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冯谖他既然敢慕名而来,必有他的过人之处,没有对冯谖进行严格考核,就欣然接纳了他,正应了清朝思想家龚自珍的话“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孟尝君比起楚怀王等那些拒人才于千里之外的蠢才来说,不知要高明多少。对当今社会一些“任人唯亲”“唯文凭是论”的用人机制来说,也是一个借鉴。

其次,孟尝君有“礼贤下士”的虚心。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大家都知道,在商品交换活动中遵循的是“等价交换”规律,即你有多少商品,就只能换多少钱,换在劳务领域里来说,就是你付出多少劳务,就只能领取多少报酬。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了很久的门客,未立寸功,主人孟尝君甚是连他的面都不认识,他居然整天“弹铗而歌”,抱怨吃饭没有鱼,出入没有车,不能养家糊口,其他的门客都讨厌他,没想到孟尝君居然一一满足他,说明孟尝君具有三国时期刘备那种“三顾茅庐”的精神,他既然认定冯谖有才干,就以礼相待,迁就他。

再次,孟尝君有“大肚能容”的开阔胸襟。孟尝君是耗费祖辈和他自己几代人的心血,才创下这偌大的家业,得以确保自己在齐国高贵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一旦这种根基不稳,势必影响他在齐国的地位,甚至给他带来生命危险。冯谖在替孟尝君收债的过程中,未经主人同意,擅自将孟尝君的债务人缴纳的债款分发给债务人,并焚烧了债务契约,动摇了孟尝君的根基。这在“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私有制社会里是犯了兵家大忌的,轻者杖责几十,赶出家门,重者就要被杀头。如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就是不顾宋高宗的感受和想法,整天催着皇帝立太子和北伐,终被宋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但孟尝君仅仅只是“不悦”,说算了,就不再追究,这种胸襟恐怕也只有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能比。

最后,孟尝君有谦虚谨慎,不抢功的高贵品德。几年后,孟尝君虽然遭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70103/228293.html

更多阅读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一篇很短的议论文,仅有90字,比归有光的《寒花葬志》还短,但非常经典,是阅读古文的必选作品。该篇全文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

第七章苏秦合五国攻秦 苏秦止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入仕魏国想要检验下孟尝君对齐国的憎恨程度,不妨从孟尝君入魏国为魏昭王相邦后,一次驱逐齐女的坚决态度上便可窥见一斑。这位齐国王室的女子,来到魏国成为了魏昭王姬妾,并为魏昭王生下了一位公子负刍;孟尝君三言两语便把魏昭王说

比较《史记》与《读》中孟尝君形象 孟尝君养士阅读答案

朝阳外国语学校自主阅读论文论文题目比较《史记》与《读<</SPAN>孟尝君传>》中孟尝君形象学生:黄田依指导教师:王涛班级:高二6班学科方向:《史记》研究2013年1月2日摘要孟尝君作为一位乱世豪杰,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多面的

乱评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将入秦 战国策齐策一

【原文】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 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翻译及重点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

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声明:《冯谖客孟尝君阅读心得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为网友瞬间高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