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会工作调研 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策的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结合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市单亲家庭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今单亲家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社会对策。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有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引导单亲家长树立健康、积极、乐观、自强、自尊的婚姻和教育观念,从而减少单亲家庭对社会整体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关键词:珠三角;单亲家庭;调查分析

【作者简介】**,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广东**:528000

随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传统婚姻伦理观念的不断变化,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亲家庭逐渐增多,这些家庭面对经济、情感等方面的困扰较多,由此而引发家庭成员的行为异常和非正常心理案例不断产生,继而带来不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犯罪、吸毒、失业等。这不仅是一个摆在单亲家庭成员面前的严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外对单亲家庭问题的研究已经走向成熟,已由数字统计分析发展到心理学分析及社会学

分析;由单亲家庭问题的现象研究转向对其本质的研究;由单纯实证分析转向了系统理论分析;并且,各项研究由描述性转向对应策略的寻求。其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单亲家庭的两种极端认识,一是夸大了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将所有发生在单亲家庭的问题均归咎于单亲家庭的结构;另一种认识是对单亲家庭状况的估计过于乐观,认为单亲家庭形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和未来性。这两种倾向为正确对待单亲家庭、解决单亲家庭问题设置了障碍。

而国内对单亲家庭问题研究还没引起足够重视,在研究上仍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单亲家庭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对单亲家庭问题的研究多偏重于离婚式单亲家庭,而对分居式、未婚式、丧偶式单亲家庭的问题研究较少,对单亲家庭子女影响研究较多;相对而言,对单亲(父) 母主体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比如,对单亲家长婚姻观念的研究就很少有人关注,但其研究对控制单亲家庭的数量,减少由其衍生而来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单亲家庭问题研究上的一个缺憾。

二是单亲家庭的研究中过于强调单亲家庭给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全忽略其正面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单亲家庭所形成的不良环境只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大小,还取决于家长本身和孩子的互动关系。而生活中,也不乏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在某些方面优于完整家庭之中的儿童。因此,对其研究有利于正确对待单亲家庭和解决单亲家庭问题。

三是关于单亲家庭社会问题的对策研究较空洞,而且带有倾向性,过分强调对单亲子女的保护和对单亲家庭的资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观点起了一个不好的暗示作用。一方面加重了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单亲家庭对社会福利的依赖。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都面临困境和存在诸多问题,也有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过着十分正常和健康的生活。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试图结合**的实际情况,就解决现存问题作一较深入的探讨。在**市妇联的支持下,**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从2015 年10 月开始,历时5 个月,就珠三角单亲家庭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本次调查内容除涉及单亲家庭的经济、社会、情感和子女教育等共性问题之外,还对一些带有珠三角特色的单亲家庭问题作了特别关注。根据这次调查掌握的基本数据,笔者对珠三角单亲家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应对策略。

1 **市单亲家庭的基本状况

家庭社会工作调研 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策的调研报告

据调查统计,**市目前共有单亲家庭19751 户,占全市总户数的1196 %;在单亲家庭中离异、丧偶、非婚生育三种类型的单亲家庭,分别占单亲家庭总数的51192 %、43174 %和4133 %;单亲家长的年龄相对集中在36~45 岁年龄段,而且女性家长比男性家长多,单亲母亲家庭占单亲家庭总数的79105%;单亲家长的文化水平偏低,其中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1161 % ,大专以上文化的只占5142 % ,其余的为高中或中专。

城乡单亲家庭的总体构成。在单亲家庭户数中城市单亲家庭11412 户,占单亲家庭总户数的58 % ,农村单亲家庭户数8339 户, 占单亲家庭总户数的42 %。其中离异户数城市有7337 户占71155 % ,农村有2918 户占28145 %。而丧偶户数城市有3519 户占40 % ,农村有5121 户约占60 %。未婚生育户数城市有556 户占64195 % ,农村有300 户约占35104 %。

年龄性别构成。在单亲家庭构成中单亲母亲16069 人,占79105 %; 其中28 岁以下615 人,占3183 %;28~35 岁4752 人,占29157 %;36~45 岁7655 人,占47164 %;45 岁以上3047 人,占18196 %;单亲父亲3682 人,占20195 % ,其中28 岁以下占3183 % ,28~35 岁占29157 % ,36~45 岁占47164

% ,45 岁以上占18196 %。

文化程度构成。单亲家庭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在初中以下。有32197 %的人是高中或中专,5112 %的人是大专,只有1133 %是本科和0128 %是研究生以上。在11412 户城市单亲家庭中,有初中以下6134 人,占53175 %;高中或中专4289 人,占37158 %;大专以上989 人,占8166 %。而8339户农村单亲家庭中,有初中以下6034 人,占72135 %;高中或中专2223 人,占26165 %;大专以上82 人,占0198 %。

职业构成。据问卷调查显示,在抽查的1847 户单亲家庭中,农民在各职业领域中居首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4132 %;其次是工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9127 %;私营与个体商业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198 % ,机关工作人员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156 % ,公司职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军人公安武警也分别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160 %、1173 %和011 %。

经济收入构成。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363 人中有12164 %的调查者领救济金,经济收入在300 元/月以下的占15160 % ,300~500 元/ 月的占24147 % ,500~700 元/ 月的占21185 % ,800~1200 元/ 月的占10186 % ,1200 元/ 月以上的仅占27122 %。

2 当前单亲家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1 单亲家庭中家长的情感困扰

21111 心灵孤独在单亲家庭中较常见

在调查中“, 作为单身您的最大心理问题是什么”一题的回答排在第二位的是孤僻心理。离婚或失去配偶之后,他(她) 会由于突然失去心理交流和感情沟通的对象而顿生孤独感。对那些自身条件差,离异后不易找到更理想、更适合的新配偶的人,这种感觉会更强烈,心灵上有难以填补的寂寞黑洞。

在访问的单亲家庭中许多单亲家长由于担心受到歧视,在遇到困难时,不愿向他人倾诉,生怕自

己的处境被人知道,有时还显示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别人越是主动帮助,他们越是戒备森严。在问

到“您对繁重的家务劳动的困难采取何种方法来克服”,回答自己独自承担的人占49143 % , 让孩子来

分担的人占33193 % ,寻求其他途径来获得帮助所占比例极少。55175 %的离异家长就自己已经离婚

的事实向孩子采取隐瞒或告诉他们“父(母) 死了”、“去了远方”、“什么都不说”等消极的态度。有一部分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学校隐瞒其单亲的实情。她们渴望受尊重保护又害怕被同情,既希望为大众所接纳又害怕受伤害,这种重重矛盾的心理促使她们强化了自我保护的意识,有意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远离社交。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社交圈子里。

21112 单亲家长的性尴尬和压抑家庭的解体、婚姻关系结束的同时也使夫妻合法的性生活终止。在面对很自然、很正常的性欲时,单亲(父) 母表现得尴尬和压抑。数据显示(见表1) ,有21155 %单亲(父) 母选择“自慰”来解决性需要,12118 %选择“性伙伴”,12186 %选择“再婚”,53141 %选择“其他”。对“其他”这一项的选择,我们无法确定这半数以上的人具体用的是什么方式。但这个问题上表现出的尴尬和压抑确是显而易见的。

表1 您的性需要的解决方式

选项人数%

自慰407 21155

性伙伴230 12118

再婚243 12186

其他1009 53141

合计1889 100

21113 对家庭未来的发展方向悲观

**市单亲(父) 母的婚姻观念还处在相对传统保守的阶段,

对婚姻普遍存在较悲观的倾向,这与其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社会

环境和自我教育能力有密切联系。

据表2 可以看到,对未来的家庭发展方向的考虑,只有极小部

分的单亲家长选择了再婚,8164 %的单亲家长对家庭的去向模糊

不清,66129 %持顺其自然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选择是

较被动和有悲观倾向的,选择维持现状的人明显是抗拒再婚的。

这个群体中大多数是女性,究其原因,除了这个特殊群体生活普遍贫困忙于生计和子女的教育而无暇

顾及个人问题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近年来珠三角“包二奶”、重婚、婚外恋等消极现象的普遍和离

婚率的急升使得单亲妇女对再次婚姻的信心大打折扣。这些人在婚姻失败后对婚姻持怀疑否定的态

度不敢再主动靠近婚姻,视再婚为畏途,不愿轻易迈出这一步。

;表2 您对未来的家庭发展方向的考虑

定位人数%

再婚129 5177

维持现状431 19129

顺其自然1481 66129

不清楚193 8164

合计2234 100

212 单亲家庭所面临的生活困难

第一,经济困难,收入来源没有保障。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单亲家庭存在经济困难,单

亲家庭年均收入3999 元, 月收入在800 元以下的占

61192 % ,不拥有自己住房的占63161 %。在调查的近半的

单亲家庭中,主要靠低保与打零散工所得收入艰难地维持

生活,这些家庭省吃俭用,也只能勉强过日子。在我们入户

调查时发现有的单亲家庭的家具还是1960、70 年代遗留下

来的。有相当部分丧偶单亲家庭在治病期间用光了家里的积蓄,甚至债台高筑。

第二,家务繁重,没有安全感。

对“你在照顾或教育孩子时曾遇到很多困难吗?”,71113 %的人回答有困难。【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策的调研报告】。单亲家长往往是又

当爹又当娘,下班之余既要作采购、做饭、洗涮等家务劳动,还要干一些重体力活。为减轻经济压力,

有的单亲母亲与老父母亲一起生活,自然又要担负赡养老人的责任。

单亲家长最怕的是自己或孩子生病,因为身边没有帮手,常常遭受痛苦孤独的煎熬。调查时,问

到家长患病时,是否有人接送孩子回家和照顾孩子的食宿? 34126 %的家长回答没有,她们为应付突

发事件而存着休假;不少单亲母亲还存在与男性交往的困惑。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而且身边

也确实有想占便宜者。有些单亲母亲提醒自己尽量少接触男性,省得招惹是非。更有一些单亲母亲

因遭受前夫的欺骗、遗弃,得出“男人不可信的”结论,放弃与异性的交往。

第三,抚养费难以兑现。

尽管法律上对抚养费有明确规定,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首先,抚养费以基本工资为基数并不合

理。就现在职工的基本工资来看,只是全部收入的一部分,福利奖金的收入一般都高于基本工资数。

其次,一部分人拒付或者少付。在离异或非婚生育的家庭中,每月能真正拿到抚养费的只是少数,而

78 人口研究28 卷

? 1995-201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且离异前夫妻双方存在怨恨,导致离异后双方来往很少,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义务都是由单亲家长一人

承担,经济压力相当大。如果母亲失业或下岗,就会出现阶段性的无收入而缺少基本的经济保障。

第四,单亲母亲家庭经济状况令人担忧。

在我市单亲家庭中,女性单亲家庭与男性单亲家庭的比例分别为59121 %和40178 %。单亲母亲

大多数是中年女性,文化低、技能单一、体弱多病,所从事的大多是苦、脏、累等零星杂工,收入低,并常

常面临失业的危机,而孩子多处于读书阶段,学习费用高。经济收入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另外,单亲

家庭中独生子女户只占32121 % ,有67179 %的单亲家庭均有2 个以上子女,子女多更是导致了家庭经

济的困难。

表3 单亲家庭经济特困及其原因

类别

项目经济特困及其原因

经济特困

男% 女%

特困原因

丧失劳动能力% 失业或无稳定收入%

合计802 100 3896 100 445 100 3459 100

城市286 35166 1537 39145 177 39178 1176 34100

农村516 64134 2359 60155 268 60122 2283 66100

在家长调查问卷中发现有64 %的单亲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之下,但正在接受政府或慈善机构援助

的却仅有6 %。其原因与单亲家长的教育水平、观念及对政府、社团的福利设施缺乏认识有关。由于

人们对社会福利团体认识有限,当遇到困难时,会倾向于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找寻支持。这一普

遍态度,妨碍了单亲家长寻求社会服务机构作适时的协助,并因此而衍生出

诸多社会问题。

213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行为状况呈两极分化

对大多数单亲家庭,其特殊环境通常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 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在调查中“您发现孩子在性格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9 %的家长回答是缺乏自信。离

异家庭的子女由于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那种完整的温馨亲情,在学校里又常常受到同学的轻

视,甚至讥笑和嘲弄,加上社会的偏见和不良舆论,往往使他们抬不起头,他们为父母的离异感到羞

耻,觉得低人一等,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自卑心理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愿在老师和同学中谈及自己的家境,更不愿意同学到自己家中

玩。同时,父母离婚前的反目,已经破坏了和谐的家庭气氛,而婚姻解体,则更使家庭分崩离析,这样,

孩子必将忍受失去父爱和母爱的痛苦,必将失去已有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产生被遗弃感和恐惧感。

(2) 性格孤僻,交往能力欠缺。[此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48702.html

更多阅读

单亲家庭孩子的性格特征及对策转载 单亲家庭女孩子的性格

随着社会离婚率的不断提高,单亲家庭在都市中日渐多了起来。独立抚养孩子的父(母)亲直接面临的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在家中应该得到的是温暖、安慰、激励、放松和调整。但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因为缺少一方父(母)亲的关怀与疼爱,在家庭教育中

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管理 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缺陷

刘铭明(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第二小学 110122)[摘要]单亲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孩子成长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单亲家庭的

单亲家庭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

现代社会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但是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像孤独、渺茫、逆反、自卑等等,每个孩子都是或多或少会有的,如何帮助孩子正视这些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呢?单亲孩子的特殊

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的原因

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分析湖南省桃源一中课题组 冯桂辉2001年12月11日,我国已正式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我国社会及经济更进一步全面开放,全方位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在一

声明:《家庭社会工作调研 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对策的调研报告》为网友宿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