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袁枚赏析 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 “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写自有香气。【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答出任何四点即得)

(2)本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后两句中,“清香”喻指一种高洁的品德,“幽人”指高洁的隐士,这两句诗借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淡泊情怀。(意思对即可)

简析

本诗借物喻人,诗人以秋海棠借指品行高洁的人。“幽人”指高洁的隐士,借#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赞美秋海棠,表现自己的高洁操守和淡泊情怀。

秋海棠袁枚赏析 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

补充资料

她不迎合,不争宠。【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桃李芳菲时节,百花争艳,她只是静默着,积蓄精力。厚积方能薄发,她懂得。夏末,天气微凉,秋的高远爽朗,她喜欢,于是绽放笑颜;秋的肃杀之气,让众芳摇落,她不惧惮,她有竹的风骨。烈日朗照,如镁光灯,不是她喜欢的场景,只要一些散射的阳光,于她,便足够了。思妇的眼泪“恒洒于北墙之下”,不是嚎啕大哭,不是捶胸顿足,不是人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倾诉。“泪咽却无声”,情之所至,那眼泪通常都是无声无息落下的。“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袁枚是懂得她的。若把此花比女子,她断然不是衣衫华丽地在张扬在灯红酒绿中的那种。或许只是灯火阑珊处一个背影,惊鸿一瞥,便是一种风流之态,令人见之忘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49725.html

更多阅读

小学必背古诗词73——所见(清·袁枚) 所见 袁枚拼音

所见 (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

看才子袁枚如何“骂人” 袁枚

看才子文,确实是种享受,不仅因其行文如流水,更因其生动活泼,连骂人都骂得有趣。今日赖床懒起,抽出床头一本《袁枚文选》,随手翻看,即翻到《答人求娶妾》一文,短短几百字,看着竟让我从头笑到尾。赖床本是浪费时间,可是今天却“懒”有所值。此文

一枚袁大头——民间异术后人的传奇经历 一枚袁大头第五部

一枚袁大头——民间异术后人的传奇经历 作者:飞行电熨斗分类:悬疑探险一桩六十年前的离奇事件,兵痞马三炮在临死之际留下枚假的袁大头,隐隐指向一处秘密的宝藏。  有人寻找那枚袁大头,有人想找宝藏,而还有人却在找寻着袁大头和宝藏后的

论袁枚女弟子群 孔子的群弟子

袁枚晚年大量招收女弟子,形成乐师承袁枚的袁氏女弟子群。这个女弟子群作品既富,人数又多,对乾嘉诗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 袁氏女弟子群形成的原因清代中叶,随着清初反清复明热情的消歇,社会渐趋稳定,加之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恢复发展农业

声明:《秋海棠袁枚赏析 秋海棠|袁枚|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为网友源源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