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整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诗 句出自唐代诗人李贺 的《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年代: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全诗翻译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人描写音乐运用了大量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比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惊叹。此诗是李贺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唐诗 中描写音乐的名篇。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白氏《琵琶行》主要是用叙述的笔法依弹奏的顺序进行描写,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李贺此诗则不表现时空顺序,而着重强调音乐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但又不是抽象地写,而是借助于具体的艺术形象,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全诗十四句中有七句描述音乐效果,用了四个神话传说,令意境扑朔迷离。韩愈 《听颖师弹琴》主要写诗人自己听琴的感觉,也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但未用神话传说,因而显得比较实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50177.html

更多阅读

且从名诗听妙曲----《李凭箜篌引》鉴赏 李凭箜篌引朗诵

李凭箜篌引(唐) 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

吴敬平教练的文章 吴敬平评价张继科

请看看国家队吴敬平教练的文章:正手拉球的发力动作一、站位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蜀游记张人龙 蜀南竹海 情景 游记

蜀游记张人龙乾隆乙卯春,予初与铨选,得蜀县尹职,使学为政。五月既望,抵家。七月朔三日,偕弟夔戒行,宿濮之临濮村。远道初登,顾望里门,有白云依依之思。越两日买渡黄河。幸洪波汹涌中,未遇急风,得安然竟渡。乃自兰阳口,直抵汴京。肩摩毂击,喧然

声明:《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为网友夕阳狠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