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体系 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XX县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该县按照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关于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在预定时间内,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相互衔接,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在实际操作中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了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功能全面、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运转高效、成本合理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形成了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社会动员和保障体系,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了该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按照国家关于应急预案体系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实现全覆盖”的要求,该县认真做好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2015年以来,在参考上级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逐步进行修改和完善。2015年,该县新制定了《XX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XX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暂行办法》、《XX县应急救援暂行办法》和修改完善了《XX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XX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截止目前,该县应急预案体系共有县级总体应急预案1个,应急体系建设规划1个,应急管理办法3个,专项应急预案25个,部门应急预案75个,乡镇总体应急预案15 个,乡镇专项应急预案128个。县级总体应急预案以县政府文件印发,专项预案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部门预案以部门文件印发,乡镇预案以乡镇政府的文件印发。目前,该县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已基本覆盖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覆盖率达到100%,基本搭建起了全县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进行应急处置。

近年来,该县先后10余次组织县政府办公室、监察局、应急办、法制办等部门人员,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应急预案建设、制度建设和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2015年,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参与开展了冬季森林防火、春夏季抗旱救灾、秋季防汛抢险、城区供水中断、鄂渝陕三省五县应急救援联动、XX县堰塞湖抢险等多次实战应急演练和组织了中小学生紧急疏散、地质灾害紧急避险、银行职工灭火抢险等应急模拟演练活动,演练成效非常明显。2015年10月29日,该县组织开展了一次综合应急救援集中响应演练,县长余世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夏良胜,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杨子舟等现场观摩了演练情况。XX市应急救援大队副参谋长黄全海在演练现场进行了指导。XX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10支补充应急救援分队220余人参加了应急救援集中响应演练。在演练中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还现场开展了一场交通事故灭火演练活动,县长余世明为参加应急救援集中响应演练的21支队伍授了队旗。

二、近年来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领导,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自2015年3 月中旬以来,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和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该县工作实际,组建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公安、民政、卫生等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处置相应突发事件的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和指导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在此后的几年中,该县还结合人员变动和工作实际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逐年进行了调整,使之逐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于2015年7月成立了XX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范围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和应急值守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于2015年3月, 该县在县公安消防大队挂牌成立了XX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和应急指挥中心,组建了以驻军、公安消防、武警为骨干,以安全生产、森林消防、民兵预备役、医疗救护等专业力量为主体的应急救援队伍。现有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支,队员45人;专业救援队伍10支,队员153人(其中公安交通应急救援队1支24人,森林防火救援队1支12人,安全生产(矿山)救援队1支6人,专业医疗救援队1支45人,分为4个分队,供电抢修救援队1支10人,供水抢修救援队1支16 人,地质灾害救援队1支10人,通讯抢修救援队1支12人,畜牧兽医救援队1支12人,环境治理(化工)救援队1支6人);民兵应急救援分队23支,队员 700余人。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配备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

(二)抓规范,建立应急管理运行机制。该县严格坚持24小时应急值班工作制度、领导带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近年以来,县政府应急办与县政府值班室、县政府办公室信息科三个科室合署办公,4名干部负责8小时以内的应急值守工作XX县政府办公室值班工作的组织、安排、协调管理等有关事宜。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的值班,由办公室在编在册干部轮换值班,确保24小时人不离岗、人不脱岗、应急工作不断档。借用干部和跟班学习干部不单独安排值班,更未出现过雇请临时工或司机(工人)值班现象。周末、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县政府县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亲自带班。【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当日值班人员定时、不定时对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值班情况进行抽查、通报。各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遇到紧急突发情况,较好地落实了第一时间报告情况、第一时间报领导批示、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的应急工作要求。通过几年来的努力,该县基本建立和完善了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了严格的信息报告制度,健全了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确保了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阵不乱,共同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三)抓备战,着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为使应急工作落到实处,该县从多方面强化了应急保障体系。在人力保障方面,建立了以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为骨干,以相关专业队伍为主力的应急队伍,发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同时发挥基层社区为单位的社会公众应急力量的作用,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队伍。在财力保障方面,按照“分级负责、多方筹集”的原则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应急经费保障机制,县乡两级分别将必要的应急工作预备经费和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应急支出的需要。同时,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每年对应急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制定了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查处的规章制度。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县应急办提出应急物资储备和规划,由县发改局、商务局、经济局负责协调落实。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建立常备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物资供应。在县民政局、水务局、卫生局、林业局等部门设立了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并配备了专门的运输、指挥车辆。2015年,投入600余万元新建了消防大队营房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已正式完工投入使用。配备了大型应急救援设备15台套,储备了救援帐篷、棉衣和棉被等救灾物资。相关企业还储备了5000余万元的生活必须品,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征用调运。在其它保障方面,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县民政局会同事件发生地乡镇政府负责受突发事件影响的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卫生局按“分级救治”的原则,负责组织实施现场抢救、院前急救、专科救治,并组织开展现场卫生防疫工作;交通、治安、通信、公共设施、法制等方面的工作分别由县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相应保障。

(四)抓宣传,提高全民应急意识和能力。一是利用媒体抓宣传。该县把应急知识宣传培训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城镇、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入“五五”、“六五”普法内容,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加强专业培训,重点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的应急知识和指挥技能。特别是对县总体应急预案、县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分别通过县内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在竹溪信息网、竹溪政务网、竹溪新闻网等网络媒体上设立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管理网络知识讲座和交流园地,重点推荐优秀的学习视频和课件,以满足广大干部学习和交流的需求。二是进村入户抓宣传。积极开展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的“四进”活动,特别注重加强对在校中小学生的应急管理知识教育,将应急知识引进课堂,有效地提升了应急知识覆盖率。近年来,累计向群众发放各类防灾应急知识宣传资料40000余份,接待群众应急咨询12000多人次。在 2015年发生汶川大地震之后,该县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了城镇建设的规划之中,已建立了50余个应急避难场所。三是多措并举抓培训。按照“骨干带动、全员普及、点面结合”的思路,积极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开展骨干调训,共开办骨干人员培训班12期,县乡党政机关、县直事业单位600 多名骨干人员参加了骨干班学习培训。还多次邀请省市应急管理处置专家定期举行专题讲座,提高干部处置应急突出事件的能力。2015年3月举办了一次应急管理工作专题讲座,邀请省政府应急办副主任郭斌到该县现场主讲。实行单位集训,由各单位“骨干班”成员组织本单位集中授课,先后有80余家单位3000余人参加了单位集中培训。纳入学习超市精修。该县县委党校自2015年开办“理论学习超市”以来,先后开展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讲座10期,参加培训学习3500余人次。

(五)抓防范,完善应急预警预防体系。该县多次召开相关会议,要求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对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区域加强风险排查和隐患分析,对重点行业、重点危险源进行深入调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了重大危险源信息档案和重点高危行业县处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健全了县级领导接访值日制度,对当日发生的信访突发事件依照属地原则进行协调处理。各乡镇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责任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人民调解员制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重大信息报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通过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使群众性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明确责任,牢牢掌握化解事件与矛盾纠纷的主动权。逐步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建立了气象观测站1个,地震监测站1个,在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县气象局收集了全县村级干部的手机号码,在有可能发生灾害天气时提前发布气象信息,建立了覆盖全县城乡的灾害天气预警预报制度。

(六)抓应对,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该县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后,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各地各部门均能按照应急的预案的处置程序进行了规范化的应急处置。2015年以来,该县先后发生了多次突发事件,在事件发生后,该县各级政府XX县有关部门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应急预案的信息报送程序向县政府、市政府应急办及有关部门报告事件情况,并立即成立了相关应急工作组进行了救援处置工作。通过启动应急预案,使这些事件得到了有序、高效的处置,最大限度的挽回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规范化处置这些突发事件,为该县今后积累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经验,同时也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该县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较为薄弱。部分单位和乡镇尚未配备专职的应急管理机构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或兼代处理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现有的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

(二)预案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改进。少数乡镇和部分单位,特别是基层组织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制定的不够完善,尚未得到实践的检验,而且有的内容和标准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大部分预案应急演练开展不够。

(三)投入保障机制不够。由于该县财政为“吃饭财政”,财力保障有限,不能满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的需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储备物资种类、数量尚不能应对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当前,只储备有防汛抗旱、民政救济、卫生药品、森林防火等物资,其他物资储备比较少。

(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够。该县目前运作较为规范的预警机制仅有气象监测预警机制和地震监测机制,其他的预警机制有的虽已建立但还不规范和系统,不能有效的发挥其预警作用。监测预警网络的种类不够健全,预测预报尚不够准确、及时。

(五)应急处置水平不高。一是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一旦有事,不能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救援。二是尚未建立与应急有关的各种专家人才库,应急专业人才匮乏,部分单位还没有专门从事突发事件处理的专门技术人才。【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三是应急处置科技含量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科学处置未得到充分运用,水平亟待提高。

应急预案体系 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建议要加强预案体系建设。上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和部门应急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督促下级政府继续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注重提高预案质量,不断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做到各个层次预案的制订和落实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和人员,尽快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加强各级政府及应急机构的工作衔接,建成强有力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真正将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二)建议集中展开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把应急知识宣教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城镇、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二是要制定培训规划,根据不同类型的应急工作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培训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级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急指挥水平。三是要加强专业干部培训,抓好岗位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和救援能力。

(三)建议要加强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预备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检验应急工作机构是否是完全,应急反应和应急救济能力是否是进步,各部分之间的调和配合是否是调和一致,从中找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展开单项演练、专项演练、协作演练、综合演练等多种情势的演练,增强演练效果,进步应急处置能力。上级政府要对下级政府和部门进行演练的指导和督办。

(四)建议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根据“整合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采取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必要投入的办法,切实解决应急处理所必需的物资、器材和装备,并建档建册,建立数据库,以备应急状态下的征集、调用。要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保证应急工作的经费需要。不断提高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应考虑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和备用系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6354.html

更多阅读

学校停电应急预应急预案 医院停电应急预案

一、指点思维:应急处理预案是应答突发事件,掌握事故发展,下降事故丧失的有效办法根据国度、省市对于增强公共保险应急预防工作请求及《安徽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平安事故防备与处置措施》的划定,联合我校可能涌现的不定期停电情形,如遇晚

标准化施工保证体系 关于加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思考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作为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建设单位,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建立有效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对于油田区域的建设市

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关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议

摘要:  本文了分析当前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重点分析了目前尚存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本文指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目标的初步设想为:到2020年,建立“三支柱”(或“三层次”)医疗保障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预案-类型

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

工业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分析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历时三个多月,深入到县发改局、经贸局等6个部门,麻柳镇、蒿坪镇等7个镇,锆刚玉、湘贵锰业、富硒矿

声明:《应急预案体系 关于县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为网友亮瞎你的小眼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