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注释】:①鬻:卖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赴调,知天长县 ______________ (2)拯命制者才足贡数 ________________

12.#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诉他?

B.(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诉他?

C.(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

D.(你)凭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还来告他的状?

13. “割人牛舌者”其实就是谁? (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4. 本文表现了包拯 的品质。(3分)

答案:

11.(1)(2分)主持管理 (2)(2分)足够

12.(3分)C

13.(2分)来告私杀牛者(答“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得1分;

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得分。)

14.(3分)孝顺、英明、诸廉(每点各1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59335.html

更多阅读

汪藻《点绛唇》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藻《点绛唇》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点绛唇[宋]汪藻[注]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汪藻《点绛唇》阅读练习及答案】。[注]汪藻(1079~1154

《明史・张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明史・张溥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张溥传》【原文】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6-7题。(2分)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练习及答案】。7下列对诗歌赏

苏轼《南乡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苏轼《南乡子》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苏轼《南乡子》阅读练习及答案】。痛饮又能诗,坐

《明史・归有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明史・归有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归有光传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①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

声明:《宋史《包拯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为网友笑渐不闻声渐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