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清白在人间全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诗词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两句是描写石灰的。生石灰遇上水变熟石灰从一整块变粉末,这就是粉身碎骨,石灰是白的,这是清白。这两句出自于谦《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要留清白在人间全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1]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60349.html

更多阅读

于谦《石灰吟》书法 石灰吟 于谦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诗人把它的制作过程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

深圳有个月亮湾公园 襄阳月亮湾公园

做有节君子树清白人生清除蛀虫让我们拥有一个绿色家园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石灰吟》的教学设计 石灰吟的诗意

第一部分核心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学习目标: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

牟平西关李德海死了 村官李德海和他的“王国”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如果谁忽视乡镇企业,那他必定会被市场打败;在那个时代的烟台,如果谁没听说过牟平西关和李德海,那他实在是孤陋寡闻。李德海,一个只有九个月学历的农民,却饱读诗书经典、出口成章;没学过管理,却能把西关治理成闻名全

于谦的石灰吟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于谦,字廷益,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诗歌贯穿着忧国爱民的思想和廉洁坚贞的情操。诗风刚健质朴,明白如话,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少年时代

声明:《要留清白在人间全诗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为网友指定对你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