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化简教案 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 的化简.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与计算进行,而 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

.

这个公式的表达形式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而实际运用时,则要牵涉到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性质的引入方法很多,以下2种比较常用:

(1)设计问题引导启发:由设计的问题

1) 、 、 各等于什么?

2) 、 、 各等于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出

(2)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引入.

二次根式的化简教案 二次根式的化简

2.性质的巩固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1)注意与性质 进行对比,可出几道类型不同的题进行比较;

(2)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形式的表示方式,在教学时要注意细分层次加以巩固,如单个数字,单个字母,单项式,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多项式,等等.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 中的 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式子 ( )表示非负数 的算术平方根.

问:式子 的意义是什么?被开方数中的 表示的是什么数?

答:式子 表示非负数 的算术平方根,即 ,且 ,从而 可以取任意实数.

二、新课

计算下列各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 ; (2) ; (3) ;

(4) ; (5) ; (6)

(7) ; (8)

1.各小题中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是什么数?

2.各小题的结果和相应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用字母 表示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将有怎样的结论?并用语言叙述你的结论.

答:

(1) ; (2) ; (3) ;

(4) ; (5) ; (6)

(7) ; (8) .

1.(1),(2),(3)各题中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是正数;(4),(5),(6),(7)各题中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是负数;(8)题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是0.

2.(1),(2),(3),(8)各题的计算结果和相应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分别相等;(4),(5),(6),(7)各题的计算结果和相应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分别互为相反数.

3.用字母 表示(1),(2),(3),(8)各题中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有

( ),

用字母 表示(4),(5),(6),(7)各题中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有

( ).

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非负数本身;一个负数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这个负数的相反数.

问:请把上述讨论结论,用一个式子表示.(注意表示条件和结论)

答:

请同学回忆实数的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它和上述二次根式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答:

填空:

1.当 _________时, ;

2.当 时, ,当 时, ;

3.若 ,则 ________;

4.当 时, .

答:

1.当 时, ;

2.当 时, ,

当 时, ;

3.若 ,则 ;

4.当 时, .

例1 化简 ( ).

分析:可以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

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指出:在化简和运算过程中,把 先写成 ,再根据已知条件中 的取值范围,确定其结果.

例2 化简 (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当 时, .

解 .

例3 化简:(1) ( ); (2) (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当 时, .

解 (1) .

(2) .

注意:(1)题中的被开方数 ,因为 ,所以 .

(2)题中的被开方数 ,因为 ,所以 .

这里 的取值范围,在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但可以由已知条件分析而得出.

例4 化简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有

所以要比较 与3及1与 的大小以确定 及 的符号,然后再进行化简.

解 因为 , ,所以

, .

所以

三、课堂练习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2.化简:

(1) ; (2) ;

(3) ( ); (4) ( ).

3.化简:

(1) ; (2) ;

(3) ; (4) ;

(5) ; (6) ( ).

答案:

1.(1)0.1; (2) .

2.(1) ; (2) ; (3) ; (4) .

3.(1)4; (2)1.5; (3)0.09; (4)-1; (5)4; (6)-1.

四、小结

1.二次根式 的意义是 ,所以 ,因此 ,其中 可以取任意实数.

2.化简形如 的二次根式,首先可把 写成 的形式,再根据已知条件中字母 的取值范围,确定其结果.

3.在化简中,注意运用题设中的隐含条件,如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 ,这是隐含条件.

五、作业

1.化简:

(1) ; (2) ;

(3) ( ); (4) ( );

(5) ; (6) ( , );

(7) ( ).

2.化简:

(1) ;

(2) ( );

(3) ( , ).

答案:

1.(1)-30; (2) ; (3) ;

(4) ; (5) ; (6) ; (7) .

2.(1)2; (2)0; (3)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70103/279234.html

更多阅读

对《二次根式》教学反思刘树龙 二次根式加减教学设计

《二次根式》在九年级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实数平方根的延续,另一方面是二次根式运算以及实数运算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对二次根式要求不是很高,但比较重视概念的形成,知识的建构和学生运算能力提高。教学时存在以下不足:1、对学情

圆的周长导学案 比的化简教学视频

圆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际测量计算理解圆周率的意义。2.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3.能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4.通过对圆周率的计算,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教学重点:推导圆的

聆听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 聆听 公鸡母鸡 教案

聆听 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帮助学生复习“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学习小姑娘勤劳、朴实、善良的品质。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活泼抒情的情绪;

八上5.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2011-12-9本节课的重点是同类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这节课涉及到最简二次根式与合并同类项的知识,所以,最好在课前复习一下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同类二次根式这一知识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一、设计思路:本节课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注重“过程”,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和变化机理。着眼于区域,以全球问题为对象,进行宏观层面的探究,解决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整堂课力求培养学生的地

声明:《二次根式的化简教案 二次根式的化简》为网友倒映她的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