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养生 五脏之肺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养生 五脏之肺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提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所谓相傅,即为宰相;治节即为节制与调理。五脏之肺作为相傅之官,功能为协助君主,均衡天下,即肺协助心的工作,起宣发和肃降的作用。肺朝百脉,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百脉通顺,肺主行水,肺的肃降功能良好,则水液运行通畅。肺为五脏六腑之盖,主一身之气,肺好,有助于其它脏腑的高效运作。

五脏之肺

肺对应五行中的金,与六腑中的大肠相关,与四时中的秋相通,与五官中的鼻相联系。肺与情志中的悲相关,故大悲易伤肺。肺主气、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1、肺主气

《素问·五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2、肺主行水

《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3、肺朝百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4、肺主治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

中医养生 五脏之肺_五脏

中医教你养五脏之肺

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

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从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肺“均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

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

很多老人常因气血不足,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此此时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如果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从而调用气血,使的本身就不足的气血更为不足,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

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

寅时为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此刻大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的状态,若此时因吹空调、扇风扇、没盖好被子等而遇寒气,便会使得风邪侵肺。所以,平时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肺受风寒入侵。

多食“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

肺通五行之金,通五色之白色,中医认为,多食润肺的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如百合、秋梨、银耳、莲子等。

结语:自古逢秋悲寂寥,五脏之肺对应四季之秋,在志为悲。所以悲秋并非文人墨客的感时伤怀,而是人体五脏之肺与天地自然变化的相关性,故曰秋天宜养肺,与四季相呼应,一日之中的寅时便是养肺的最好时刻,通过此文希望各位读者均能养肺于日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20103/291528.html

更多阅读

中医九种体质养生法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的九种体质和日常食疗保健中 医 九 种 体 质祖国医学认为,根据临床上的症候表现、脉象、舌苔,主要有以下九种体质:正常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阳盛本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其具体养生方法如下:1.

张悟本食疗养生偏方 百科全说特邀专家张悟本的中医养生食谱

系列专题:张悟本事件  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有很多中医理论,本套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经平安健康网中医频道整理后,又在原来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上加入了更多中医养生理念,我们不仅要学习张悟本中医养生食谱,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提倡张悟本先

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美容与五脏的关系

从中医美容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相貌、仪表、乃至神志、体形等,都是脏腑、经络、气血等反映于外的现象。 人体各部分以五腑为中心,通过经脉、气血、津液与人体皮肤、五官、须发、四肢九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旺盛则肤色红润有

声明:《中医五脏养生 中医养生 五脏之肺》为网友黑色小背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