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守贞 婚前守贞过时了吗

婚前贞操是社会一直广泛讨论的问题,很多年长者会批判如今的年轻人恋爱观错综复杂,未婚男女在婚前就已经开始同居。事实上,这一现象也确实应该引起大众的关注。今天,小编从心理学分析角度为大家解析婚姻守贞究竟有没有过时,看看女性魅力哪些特点才是值得男人关注的地方!

心理学分析

“婚前”指的是第一次领到结婚证(不包括订婚或者定亲)之前,无论是否举办过婚礼。本次调查对象范围仅仅指那些到调查的时候从来没有领到结婚证的人。

婚前守贞 婚前守贞过时了吗

婚前有亲密方兴未艾

在全国18到61岁的所有未婚且没有与任何人有过亲密行为的男女中,已经与异性接吻过的人,从2000年的40.5%增加到2010年的45.6%;已经有过爱抚(触及或抚摸异性的敏感部位)的人,从2000年的30.6%增加到2010年的40.8%。

从接吻与爱抚的差距来看,在2000年的时候,在接吻过的男女里,有10%的人是仅仅接吻而没有进一步的爱抚;但是到了2010年,两者仅仅差距5%,也就是一旦双方接吻就有95%的人接着进行爱抚。这就给传统的道德提出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婚前没有亲密行为却有接吻或爱抚,究竟算不算“失贞”呢?

在全国18到61岁的未婚总人口中,就是到调查的时候仍然没有领取结婚证的人里面,有过亲密行为的比例: 2000年=37.7%;2006年=37.0%;2010年=49.1%。

在10年的发展中,男人和女人的未婚同居都一直保持在20%上下,没有显著的增长。这说明未婚同居是一种非常理性且必需的行为,双方同居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没有多少道德的色彩,因此也就不受社会风气变迁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于全体未婚者中至少20%左右的男女来说,现行的结婚登记制度并不适合于他们的需要,或者一部分人是待登记者。尤其要注意的是,这里定义的未婚同居是指双方住在一起超过一个月的人,与夫妻性质类似,这已经跟结婚没有任何性质上的区别,仅仅不符合结婚制度而已。

男人女人的所有未婚有亲密(含同居)在10年中出现了显著的增长,但是增幅还不算最大。由于其中的同居比例是相对恒定的,因此这说明未婚者的非同居的各种亲密行为显著地增加了。中国社会对于婚前亲密行为的争论,其实也是主要说这一情况。

就未婚有亲密(含同居)而言,男人的比例在10年间从大约45%上升到大约55%,也就是说,所谓“处男”已经少于半数。可是女性的这一比例却仅仅从30%上升到40%多一些,远少于男性的比例。因此,社会上那些所谓“天下无处女”的说法,基本不符合事实。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未婚者与一个以上的人发生过亲密行为的比例,在男人中短短10年就从大约15%直线上升为45%还多一点;在女人中则从2000年的近乎于无,一举跃升为30%还多一点。这种还没结婚就有过多个伴侣的情况,是中国传统道德最不能容忍的;可是它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剧增了。

其实,让大众更为恐慌的是,社会道德底线已经在一点点被瓦解,不论男女,很多没有结婚就已经有了固定伴侣的现象并不是少数,这其实与发生亲密关系基本上也能画上等号。

什么阶层“婚前守贞”

如上所述,既然中国人里的婚前亲密行为已经如此之多,那么我们社会学家就不应该去研究“谁有过”这样一个老掉牙的问题,而是应该反过来考察一下,什么人还在“洁身自好”?

笔者把三次调查所得未婚者的数据合并在一起,把发生率最高的“婚前有亲密行为(含同居)”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的结果。

对于男人是否发生婚前行为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是他们的职业等级,职业等级越高的男人就越开放自由,阶层越低,婚前行为就越少。这并不是道德的问题,而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文化。

可以看出,与上学或者在待业的男人相比,农村劳动者和城市的生产工人发生婚前行为的可能性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

这就是说,中国的体力劳动阶层的男人更多地遵守所谓“婚前贞操”的性道德,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亲密生活以及跟什么样的女人。反之,非体力劳动的、居住在城市的、职业等级更高的男人们显然已经创造了自己的新的思想,婚前有亲密者已经接近70%。

婚前守贞过时了吗_婚前守贞

其他方面的显著影响因素有这样一些。男性流动人口比固定居民的婚前行为多出17个百分点(66.3%对49%);有过自慰的比没有的多11.5个百分点(55.5%对44%);有异性朋友的比没有的多13个百分点(54.1%对41%);抽烟的比不抽烟的多20个百分点(61.2%对41.3%);喝酒的比不喝酒的多出将近25个百分点(62.7%对38%)。

这些调查结果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生活作风本身就有问题的人,在婚前发生亲密行为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会说人生在世,就应该如此放纵享受,无论哪一种,其实也都是个人的选择。

下面来看看女性的情况,因为在中国传统中,所谓“婚前贞操”更多地针对女人

首先,对于女人发生婚前行为的可能性,发挥最显著作用的是她们的年龄,每长大一岁,仍然能够坚守“婚前贞操”的女人就减少14%。

这意味着,所谓的婚前贞操其实只不过是少女初入世事的时候对于sex与性别差异的一种出于无知的恐惧而已。

随着年龄增长和性别交往经验的不断丰富,女人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自己也需要sex与性别,因此在30岁之前已经有77%的未婚女性放弃了社会强加自己的所谓“婚前贞操”。

其次,发挥作用第二位显著的是女人的受教育程度。可是与人们的想象、大众传媒的宣扬恰恰相反,越是上学程度高的女人,发生婚前行为的可能性不是越大,而是越小。

与那些小学文化及以下的女人相对比,初中文化的女人坚守“婚前贞操”的可能性增加7.6倍;高中文化的增加10.6倍;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则增加15.6倍。也可以反过来说:越是文化程度高的女人,越少婚前行为。

其实,上面所说的情况并不奇怪,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事情对于女人来说不仅仅是生理需求,她们懂得什么叫做因小失大,所以社会道德感自然会强烈些。

最令人惊讶的是:体重超重和非常重的女性,坚守“婚前贞操”的可能性比体重正常与偏瘦的女性减少70%。反过来看则是:非常肥胖的女性有将近90%已经有过婚前行为了。可是这种情况很可能并不是单纯的肥胖造成的,很可能与当今社会格外歧视“肥女”有关。

最后,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女人有没有异性朋友,如果连一般的男性朋友都没有,那么坚守“婚前贞操”的可能性当然就会显著地增加。

婚前守贞过时了吗_婚前守贞

女性魅力

就魅力本身而言,除了女人青春靓丽的外貌,更深层的东西则是女人的性格。性格良好的女人,有时即使长相一般,但她辐射出的“魅力射线”也足可以射杀很多男人的心。

1.开朗自信的女孩永远是男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这类女孩喜欢豪华、热闹的生活,以施展她社交明星的魅力。她无需去做深沉的思考,也从不理会生活以外的东西,她为自己而沉醉。

2.一个性格温淑平和的中产阶级知识女性

她外表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内心浪漫、与世无争,强调个性却不张扬。只有能够进入她内心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她,也才能为她所欣赏。她的气质和教养是其丰富内心的流露,也是与别人拉开距离的原因。

3.安详亲善的贤妻良母

她温柔、善解人意,安静、沉着、细腻,注重生活细节,热爱儿童。家庭是她的人生乐趣。教养和良好的经济条件,使她超越了琐碎和庸俗,她从不羡慕男人和事业女性,只专心又平和地折着手里的纸鹤。

4.奔放、潇洒、热烈、不羁的多情女人

她让你联想起一切浓烈和快节奏的感受,她一向简洁、痛快的作风容不得半点纠缠。她的心太大也太高,于是凡俗琐事便一被她忽略掉了,但骨子里的性格和精神上的细腻却探抹不去。

5.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贵族

她从不因为物质的满足而放弃精神的追求,相反,物质基础使她更有实力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洞悉一切的成熟,使她在亦庄亦谐中刃有余。

6.聪明睿智而又富于理性的女人

她意志坚强、说一不二,喜欢把握局面。聪明而善用头脑,很少感情用事,不会因冲动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580103/306881.html

更多阅读

根据任正非思想集摘编 任正非管理思想过时了吗?

自从小米横空出世和“风口与猪论”流行,网络上就有一种声音,认为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已经过时,最有代表的是老冀那篇《别了,任正非讲话》的文章,理由是任正非现在的讲话没有了新意,所以老冀同志对任正非失望了,对华为也失望了,再也不看任正非

任正非的真实世界 pdf 任正非真的过时了吗?

昨天,看了老冀写的《别了,任正非讲话》,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在好多年前,在网络上就知道有老冀这样的一个名人,从他那里知道了很多关于华为的信息,对老冀十分钦佩。今天看了老冀的文章,就有了一点小小的不理解,有了点小小的遗憾。老冀《

会员制营销方案 会员营销过时了吗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催生了各种热闹的“新营销”,似乎会员营销有些过时了。实际上,新媒体营销中那些功成名就的品牌或个人,无一例外都得益于最传统的营销方式,会员营销就是其中一种。坐拥300万微博粉丝的罗永浩,对锤子ROM进行引

逝去感情如何留得住 感情留人过时了吗?

    同样是人力资源经理,陈磊对同行兼好友吴浩可以说是各种羡慕嫉妒恨:陈磊每天忙得头昏眼花,制定各种薪酬福利制度,办各种培训,为的就是能够留住员工。而吴浩则一身轻松:每天就是跟员工聊聊天,到各部门串一串。用他的话说,他跟员工都称

声明:《婚前守贞 婚前守贞过时了吗》为网友世界在热闹什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