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的最简捷的途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化充分发展,人格的完善。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在的农村,已经达到或正在大步迈向小康生活。在这些农村,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全面关心下一代的素质,提高生活素质,培养艺术才能,已经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在此背景下,加上我校的舞蹈教育优势,开发了《农村小学舞蹈特色教学》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笔者谈谈在课程开发中关于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过程中四个步骤。

一、以欣赏熏陶为先导。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和舞蹈题材。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生舞蹈教育的任务和目的,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幼儿感兴趣的题材。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就选择一些节奏欢快、活泼、优美的音乐来让小学生学习舞蹈。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和舞蹈教材,这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败,也是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提高小学生对舞蹈感兴趣的基础。

2、让小学生感受舞蹈作品。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小学生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知识为主,更多地依赖于主动、直观的形象。在活动中我们就利用多种形式、教育手段来让小学生感受舞蹈作品,让小学生能逐步投入舞蹈这种意境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形象思维,体验乐曲情感和意境。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意境,就能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就应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表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语言、肢体动作、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提供想象的空间。

二、以舞蹈基本功训练为基础。

1、地面训练。主要解决柔韧性、软开度及身体各部分的灵活性。解放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为把科和中间的训练做好最重要的准备。

2、扶把训练。

3、中间训练。

4、技术技巧。

三、以舞蹈模仿训练为重点。

1.律动的模仿。

律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做不同的律动性动作。律动可以单一动作重复练习。也可将几个关联动作组合练习。律动的训练加强动作与音乐的协调配合,提高幼儿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为学习舞蹈打好基础。

如,形象模仿动作:鸟飞、兔跳等。集体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有组织、有规定的队形、位置上做舞蹈动作,一般可以反复进行,舞蹈时要求学生要有相互的感情交流,动作和谐一致。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_四步舞蹈

2.集体舞的模仿。

集体舞一般是在短小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有组织、有规定的队形、位置上做舞蹈动作,一般可以反复进行,舞蹈时要求学生要有相互的感情交流,动作和谐一致。集体舞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变换队形,在音乐中整齐、协调的动作、树立相互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

3.表演舞的模仿。

表演舞一般是指体裁广泛、主题突出、有特定的内容、情节、角色,有画面和队形的变化,舞蹈性比较强,是部分学生参加用于演出的舞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舞蹈,教师在排练舞蹈时,要给学生讲清舞蹈中的故事情节、表演时应注意什么。在教学过程要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并进行模仿,反复练习,达到教师的要求。例如,在排练舞蹈《花儿向阳开》时,主要动作是学生双手作动态开花状,脚下做娃娃步和小碎步,初学时,学生动作做得较僵硬,我反复示范,并用启发式的语调告诉她们:“你们就是一朵含苞欲放的小花,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欣喜的开放。”学生理解了动作的含义,头、眼、手、身段、表情的配合有了,动作也就做活了。

四、以培养舞蹈创编能力为目标。

1、创设学习和创编舞蹈的环境。

环境是小学生的教师,它能让小学生获得经验,建构自信,发展自我。为小学生创设健康、丰富的舞蹈活动环境。以满足小学生舞蹈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如:在班上设立音乐活动区,老师为小学生准备各种舞蹈表演器材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创编表演,让小学生随时随地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从而产生对舞蹈活动的兴趣,小学生通过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用自己创作的表演道具进行表演,不仅能激发小学生对舞蹈活动的兴趣,还能培养小学生自信心。

2、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舞蹈创编的素材。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捕捉有趣的、耐看的动作形象,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小学生观察的对象。让小学生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小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以前我们做各种动物律动往往采用一种固定的动作,如小猫捋胡子,小狗耷拉大耳朵等。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量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

3、师生共同创编舞蹈,体验创造的快乐。

作为孩子的“好伙伴”,我们经常与孩子们一起创编舞蹈。如和孩子们共同创建表演区,搭建小舞台,提供演出服装,头饰,道具。并随着教学活动的变换,不断变换材料,使环境对孩子有了吸引力,又由于材料的变换,无形中给孩子创编动作带来了一定的启发性,孩子在当前生活经验的提示下,能够轻松自如的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教师顺应孩子的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表演实践的机会,并参与表演,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三联阅读
4、尊重首创,使小学生主动创编舞蹈。

大家都知道,舞蹈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尤其是创编出与众不同的动作那就更难了。试想,如果某个小朋友千方百计地设计了一个新动作,被别人模仿去了,而他没有得到肯定和表扬,那么,久而久之,他是不是也就有动脑筋创新了呢?教师要像尊重专利技术一样,重视幼儿的首创。在每次创编活动总结时,要对小学生的首创动作加以肯定、表扬。这样,不但能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让小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而且还能丰富其他小学生的想象,让每个小学生都产生创作出与众不同动作的欲望。

在小学生创编舞蹈的过程中,还可采用了从单独自由创作,到能力强弱搭配,再到自由分组创作的由易到难的形式。不仅在教育活动中让小学生进行创编,而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节目排练中找机会,让小学生进行创编。有了这样的宽松的环境,小学生创编起来就更加自主、自由、自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5090103/333288.html

更多阅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中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课时容量之大,阅读记忆量之多,在各门学科中是比较突出的,而文理分科后,历史学科深度、广度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如何使学生由低效学习向高效学习转变?这值得每一位历史老师认真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要让儿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长期坚持朗读,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  朗读只是阅读的形式之一。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的最简捷的途径,它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个性化充分发展,人格的完善。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龄前宝宝的阅读能力培养

   有研究表明,“儿童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和知识,是通过自身的经验建立起来的。”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让他经常感受阅读,经常接触图书是很重要的。比如让儿童拥有自己的书,有自己随时可以取到和翻阅的图书,家长能够经常

声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舞蹈能力培养四步曲》为网友花开雨落又逢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