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啃老”是一个可选的人生方向吗?

7/7/2016补充:
感谢大家关注这个问题。评论里很多人提出影响家人生活就是不妥,我在第三、四段里就阐述了相同的观点,意在排除家里做出实质性牺牲和子女好逸恶劳的情况。不知是哪里没说明白,反正为了不要误导更多人让我手动高亮一下。

有人说我的定义是错的,本来人们就是仅指被我排除的情况为啃老。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很开心,可是人们就是会轻易对成年人“没正式工作”的情况一概而论。听听多少人对博士生说“这么大年纪还读什么书啊”,“什么时候才能工作啊”就知道了,而且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家是不是有奖学金读书的那些人是一概不管的,一副“我是萝卜我有坑,你为什么没有?”的架势。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毕竟随着90后和00后长大,生活多样性在递增,人们的眼界和包容度也会不同。

而且我说现象合理但没说它是公平的,家与家之间不光经济条件相差太多,文化、眼界与思考方式也是天壤之别的。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啃老”是一个可选的人生方向吗?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说某种情况不至被批判不代表我说它值得提倡或者高于其它情况。自食其力努力追求理想生活自然是上上策。求别把我没说过的话塞到我的嘴里。

也是因为“啃老”一词定义不清且被滥用,我觉得把它挂在嘴边评判别人及其不妥。(评论区还有用心理问题定义这个词的。其实那样的定义我很喜欢,只是生活中很少有人真地会确认对方有这些问题才下结论,通常是盖棺定论的吧。)当然我知道有很多类似的流行标签存在,我要是较真起来那是较不完的。

不再更新了,看得懂的早就看懂了,看不懂的我再补充也是无用了。

-------下面是原文和原文发出几小时后的一次必要补充-------
“啃老”这个词和“剩女”一样都是我们这个特殊社会想方设法制造舆论忽悠年轻人的词。不让“啃老”其实就是让年轻人少去探索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而尽早进入劳力市场从而协助国家养老。

真的,"啃老"这个词没有存在的必要。

父母倾家荡产供养孩子,孩子却不劳而获 - 那有另外一个词形容 -- 这个词已经存在几世纪 -- 那就是"王八蛋",文明点说就是“败家子”。

然而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用不伤自己生活水平的闲钱供孩子追求一些梦想,探索自己喜欢的生活(比如读研读博资助创业或者在转业期提供资助),而孩子也努力,这是人家不愿过流水线人生的选择,甚至也可以当作一种投资。此时也不必用“啃老”那么难听的词形容。

然而社会上大多数人会不分青红皂白地称所有21岁以上用父母资金的人为“啃老族”。按此逻辑,岂不是15岁初中毕业去打工的人最光荣?

我是专门找这个话题来答的,因为无意间看到电视上一个“梦想秀”类型的节目。里面有个25岁左右的男子表演了杂技,成功演完后动情地说他用了一年还是三年的时间练成的(忘了具体多久),这段时间靠父母卖菜的钱购置杂技的设备(三万左右),基本上是靠父母养。然后所有评委开始说他啃老,说他不光彩,问他是否为自己的行为汗颜。年轻人说他自己也很惭愧,以后发誓要为父母而活。于是评委打了鸡血似地让他大声重复一遍。男子亢奋地喊着“从此我要为父母而活!”台下掌声雷动。

这简直是我近期见过的最扭曲的场面。农民/卖菜的商人这样的身份并不说明家里穷困。人家愿意投资孩子上节目以后找到更大的出路和平台是人家的选择。更甚,还要道德绑架地让人发誓从此为他人而活也是令人瞠目。场面之变态简直像一出讽刺主流媒体的荒诞剧。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们说成年后用父母的钱不光彩,即便做出什么成绩人家也说,“你家有钱给你提供条件,我投胎投得没你好啊”,而没能力养孩子时生了孩子让父母带占据父母大量时间精力就是正常,且不这样做还是不孝。也不知这都是谁订的规矩。

再说房子。给两个情景。A: 某男没房子娶不来媳妇,家里砸锅卖铁、剖体卖肾地弄出钱,帮儿子凑齐钱购置了房子。B: 孩子不需要家人为自己买房。家里置房是父母的个人投资意愿,决定房子放在子女名下以省日后的遗产税。A我不予置评,但至少B叫做基本的经济头脑,与啃老也无关。

其实生活中我很少看到接受过良好教育并有一番真正事业或学术追求的人张口闭口评论他人啃老,反而更多是教育水平较低且过着流水线生活的人看不惯用家里的资金做有趣的事的人。其实有时需要反问自己,天上掉下一年六万美金供你去哈佛深造一年,你考得进去吗?或者让你去投入真正你的热情之所在,你能立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吗?我可不是说你梦想当奥运冠军,现在可以从零开始训练,而是说已有能力和准备,只欠资金就能实现的事?答案否定的话就谁都别看谁不顺眼。大多数人所谓自食其力的路也不是自己挑的,只是逼不得已罢了。

所以自食其力固然是美德,然而在不伤及家人的大体生活水平、自己也努力的情况下,怎么活都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成事时也不会在意别人酸酸地说你不是白手起家没什么了不起。

再退一步,家里若真是开金山的,坐吃几代山都不空,那也轮不到我们普通人评判。

最最后,不论怎样活,只要一辈子活下来不会沦落到只能坐着哀唱“时间都去哪儿了”并且见到任何自己没经历过的事物都要抨击一番,也就算不枉活一回了。

-----赞数忽然增多后倍感压力的分界线-----

虽然还没被吐槽,但其实我知道我有点答非所问。题主在描述中问趁年轻用父母的钱享乐是否不妥,而我答的主要针对用父母钱做正事。我只是看了上面提到的节目不吐不快就借用地盘了,不好意思。

至于题主描述中的情况,我只能说要看具体情况了:你的享乐具体指什么且会持续多久、需要多少资金、家庭条件、未来规划等等等等,这是没有标答的。

最后必须要补充,成年人用了父母资金就会少一份话语权多一份压力,这是肯定要权衡的。这压力有多大就因父母性格与经济实力而异了。能自食其力并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然是上上策(这里也包括以按部就班稳妥生活为目标的情况)。我只是想提出:在全家有共识无实质性牺牲的情况下用父母钱做正事,实在无过。然而这句话里改变任何一个条件就没那么黑白分明了,但也不能一杆打死,毕竟自己家的生活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评判不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60103/6988.html

更多阅读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第35节:第二部 决定人生的价值(12)

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当在路上开车欲通过路口时,正好遇到红灯,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是抱怨“都是前面那辆车开太慢,只差几秒,别人都过去了,就我的车过不去。”还是心想:“挺好的,等等绿灯亮了,我可以第一个通过路口,后面的车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第34节:第二部 决定人生的价值(11)

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积极绽放无限力量  一位智者曾经说过:要使过去的失败具有真正积极的意义,唯一的方法,就是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然后忘了过去的失败。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生焕发出无限的力量。成功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结果 第30节:第二部 决定人生的价值(7)

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家不是一个讲理、讲回报的地方,听起来很没有道理,但它是千真万确的。这句话是真理、至理,是多少夫妇、多少家庭,用多少岁月、多少辛酸、多少爱恨、多少是非、多少对错,在纠缠不清、难解难分的混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第27节:第二部 决定人生的价值(4)

系列专题:《35岁前应该有的35种态度》  老婆为什么一定要煮饭?那是她的工作、她份内的事吗?其实是因为她爱你。  丈夫为什么要辛苦工作,就算受到老板指责、剥削仍不敢辞职?也是因为他爱你。  爱不是理所当然,爱是得来不易。  有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第32节:第二章 目标决定人生(13)

系列专题:《入职十年内应该想明白的事:职场达人志》  我彻底研究了形势并评估了自己的力量,决定将大本营克利夫兰作为我发动统治石油工业战争的第一战场。待征服那里的二十几家竞争对手之后,再迅速行动,开辟第二战场,直至将那些对手全

声明:《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啃老”是一个可选的人生方向吗?》为网友喓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