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有哪些电影 / 电视剧 / 书籍是你时隔多年以后才懂得和理解的?

一觉醒来好多赞(ง •̀_•́)ง 新人不抖机灵,认真写长篇答案还能收获这么多赞也是不容易的,感谢大家的鼓励。

评论区里有说过度解读的,这个就仁者见仁吧,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尊重对方观点~

对了,有转载的朋友麻烦私信告知,并且加上原文出处和作者署名,谢谢~

————————————————————————————————————————

原文:

《水浒传》

初中的时候,开始看完整版的四大名著。当时水浒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群除暴安良、忠义无双的好汉,扛着替天行道的大旗,与封建王朝统治英勇斗争,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相信许多年纪阅历较浅的读者第一次看水浒也是这种感觉。

长大以后再看水浒,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这本书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梁山就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梁山好汉则是时代背景下孱弱的蝼蚁,他们的大多数在残酷的利益角逐面前倒下,被伤的体无完肤而又无可奈何。

首先,当时世界的国家正统是赵宋朝廷,好汉们在这个正统的统治下又自立了一个小世界——梁山。按理说,自立的原因无非是对朝廷的统治不满,所以要另起炉灶,这样看来,梁山应该和朝廷处处相反才对。然而事实是,梁山和赵宋朝廷是一样的,一样的封建专制,一样的权力至高无上,只不过,皇帝从姓赵的变成了姓宋的,披上一层忠义的外衣。

其实不论是在梁山,还是在朝廷,都遵循着同样的游戏规则,即,弱肉强食。林冲以武力杀了王伦,然后杜迁、宋万服了,低头甘心当小弟。鲁智深和史进在街头偶遇史进的小学老师李忠,鲁智深拉他去喝酒,李忠正在卖膏药做生意,不愿意去。花和尚眉头一皱,赶跑顾客,李忠只好陪笑跟着走。因为他明白,就凭自己这两下子,要是翻脸,准得挨揍。李逵当县令审案的时候,碰到了俩人打架,更是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打挨揍的。他说,那个打人的才是好汉!

上面说的是武力上的弱肉强食,而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权力才是王道。任你武功再强又怎样,皇帝的旨意一下,好汉们纷纷上阵前赴死。至于高俅利用权力给林冲小鞋穿,杨志丢了生辰纲畏惧惩罚不敢回去,这些更不消细说。遍观水浒,普遍存在着一种价值观:这是一个实力说了算的世界,实力即包括武力,更注重权力,权力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话语权,人所能做的,无法改变,只能适应。人的价值只有通过无上的权力来体现。所以也就有了宋江、杨志念念不忘的衣锦还乡,光耀门楣。

好汉们并不都是行侠仗义的英雄人物,他们中间,有的是残暴不仁的屠夫,有的是安分守己的农民,有的是只想过太平日子的小公务员,有的是胸怀大志,却被命运操得沉默的败者。每个人的命运跌宕,走上梁山,都有不同的原因,但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原因,组成了赵宋王朝统治下芸芸众生的无奈和叹息。

(一)王伦的悲剧

作为梁山的开山老大,王伦是秀才出身。没有一技之长,又考不上功名,只好拉着杜迁、宋万落草。可惜的是,造反还没干出点成绩,就被林冲给杀了。用林冲的话说,王伦“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乍一看,似乎真是这样,可是如果认真想想,王伦之死的悲剧无非就是四个字,不懂权谋。

宋江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却安稳的做着梁山头把交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而王伦,却是个反例。林冲被高俅逼的风雪山神庙,杀了陆谦,来梁山时,已是走投无路。试想,如果此时王伦能好心安抚一番,大摆筵席,说几句,“林教头智勇双全,小可一介腐儒,甘愿让梁山寨主之位,他日定为教头报仇”之类的话来,以林冲的性格,未必肯接受,但对王伦感激涕零是肯定的。而王伦却不懂这个雪中送炭的道理,不仅敷衍林冲,反而对后遇见的杨志大加赞赏。杨志是个什么人物?名门之后。正要上京大展宏图之际,怎会看上一个小小的梁山?王伦此举,不仅没有讨好杨志,反而冷了林冲的心,再加上当着林冲的面,冲着晁盖七人说,“一洼之水,如何容得许多真龙”这样的话,已无路可走的林冲怎能不起杀心?再加上吴用的一番煽动,王伦之死也就成了顺理成章。

站在王伦的角度想想,他不过想安静的做个小寨主,似乎也没有做错什么。但错就错在,他不懂权谋,不识人心,又没实力。

文种不识勾践,落的鸟尽弓藏。韩信不知急流勇退,落的身死未央。关于权谋的游戏,历史的舞台上演了不知多少遍。而王伦,在狡诈的吴用面前,段次太低了,即使没有这次的火并,以吴用之阴险,弄死王伦是迟早的事。

吴用:要怪就怪你不识权谋,不懂用人。要怪就怪你不适合当老大,却占着梁山。要怪就怪这个社会吧,游戏规则如此,没实力还想当老大,只有死路一条。

(二)吴用的悲剧

吴用不过轻动巧舌,就借林冲之手除了王伦,帮助晁盖在梁山站稳脚跟,这段次够高吧。然并卵,他的名字就暗寓着他悲剧的命运。智多星,无用。任你足智多谋,又有何用?

吴用似乎是为了造反而生的,刚出场就导演了智取生辰纲的好戏,随后上梁山挑动林冲火并王伦,后面更是在祝家庄、曾头市大展风采,妙计层出不穷。还有为了拉朱仝入伙,让李逵劈了小衙内的脑袋,为了让卢俊义上山,造伪证害得玉麒麟家破人亡。可谓为达目的残忍至极,不择手段。

这样的人若生在乱世,逢得名主,或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但是抱歉,在水浒的世界里,阴谋诡计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吴用起初是晁盖的人马,两人自幼相交,可算的上是发小了。但是在碰到宋江以后,吴用发现,这个刀笔小吏可比晁天王厉害多了,为了自己的造反伟业,吴用果断投入公明哥哥的怀抱。

但是梁山的实力和朝廷差的实在太多了,一个地方性的黑社会组织怎么干的过国家军队?绝对的实力差距,加上宋江的招安思想,梁山团伙最后还是缴了枪。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招安后的梁山被朝廷派遣南征北战,十之八九都死在了沙场。而打了胜战回来的宋江,却被毒酒毒死,吴用这时候还能怎么办?

如李俊、李应之辈还可离开朝廷,保存性命。但是吴用不行,他是梁山的核心领导人物,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的,任你智谋超群,最后也逃不过命运的摆布。

诸葛亮六出祁山,功败垂成。李定国西南抗清十七年,枉费心机。他们都是不世出的英才,比吴用不知强了多少倍,然而一个蜀弱魏强,一个明朝气数已尽,又岂是独木能支的?

缺少实力的智,再多也是无用,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实力为王。

—————————————————————————————————

7.7 继续更新:

(三)杨志的悲剧

书中的杨志是杨门虎将之后,从小接受的就是正统的思想和教育,他一生所追求的不外乎是“博个封妻荫子,为祖宗争口气”,但是在黑暗的社会背景和利益的勾心斗角下,他的这个理想也不能实现。

如果说押送花石纲在黄河上遭风打翻了船是运气不佳,那么杨志来找高俅求职碰壁,得到梁中书器重押送生辰纲被劫,就只能怪世道多艰了。

然而即使梁中书器重杨志,也不过是把他当作自己的爪牙,杨志上阵杀敌,凭自己一身好武艺博取功名的梦想在梁中书的身边永远也不能实现。

后来杨志上了二龙山,接着再归顺梁山,在落草为寇的日子里,昔日自信豪爽的杨志开始变得默默无闻。那个立志要为祖宗争口气的少年死去,留下来的,不过是一个寡言谨行,失去了人生目标的凡人。梁山的吴用一伙可谓是杨志不共戴天的仇人,没有他们来劫生辰纲,也就没有落草的杨志,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杨志孤身寡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与吴用团队抗衡,所以只能选择屈服。

杨志的结局是在征方腊的第二站就一病不起,最后在一个陌生的小县死去。相信在杨志最后的日子里,一定是满腹的心酸与悲哀,要怪就怪他生不逢时吧。

梁山上的人物悲剧实在太多,林冲、卢俊义、武松......他们本想过着太平日子,却因为社会不同的黑暗,走上了梁山这条不归路。

林冲到末了也没有杀死高俅,替自己报仇,卢俊义则是陷在升官的梦里,不听燕青劝阻,送了性命,武松被张都监厚待,还许以玉兰,本是感恩戴德,可是在得知这是一场阴谋后,心底的柔情彻底幻灭,变成了一个杀人机器,在命运的作弄下,他们都是弱者。

(四)草菅人命的好汉

如果说上梁山落草的正当理由是“奸臣当道”,杀官兵富商的正当理由是“替天行道”,那么滥杀无辜平民又能有什么理由?

李逵把黄文炳在活着的时候剐下来烤着吃,把死了的李鬼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着吃,劫法场的时候不顾百姓死活排头砍去,把四岁的小衙内一斧头砍死,张青孙二娘用蒙汗药把客人麻翻,然后杀死切肉做成馒头馅,燕顺王英在清风山开膛挖心的勾搭干的可不少,还有张横在浔阳江上劫杀客商,武松在浔阳楼上把丫鬟马夫佣人尽数诛杀......梁山好汉这个群体里,太多的残暴不仁。

其实水浒世界的血腥残忍,正是当时社会的映射。

正是有了高俅童贯之流在上的作乱,才有了梁山暴徒在下的行凶,开篇未写梁山一百零八人,先写高俅的发迹,其实这就是一种隐寓:乱,自上作也。

(五)歧视技术人员、文人和女性

前面说了,梁山正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在梁山的权力世界里,作为技术人员和文人的地位是极低的。除了戴宗(神行速)和雷横(打铁匠人)以外,其他人都在天罡三十六星以外。而戴宗和雷横的排名较高,也不是因为他们的特长,而是因为他们和宋江的交情。

徐宁的连环马搞的梁山众人束手无策,这时候汤隆出来献计,督造钩镰枪,再加上时迁出马盗甲赚徐宁,梁山才有了此役的胜利。

若要论功行赏,汤隆可谓头功,时迁次功,但是书中在描写战斗结束后,却对这点只字不提,到了排座次的时候,才给了汤隆一个区区的“铁匠总管”,排名在88位,尚在李忠、周通这等混饭吃的小混混之后。

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有哪些电影 / 电视剧 / 书籍是你时隔多年以后才懂得和理解的?

圣手书生萧让模仿蔡京笔记救过宋江,时迁更是多次出场,火烧翠云楼,打探曾头士,功劳不小,但是这些人的排名没有一个高的,时迁甚至排在倒数第二位,想来,无非是因为他是盗贼,职业歧视的原因。至于火炮专家凌振,医学家安道全,兽医皇甫端等等,这些人在水浒的笔墨里不过寥寥几句,有的更是没有台词,他们上的梁山有的是被抓来的,有的是被逼来的,毫无存在感。在梁山上,他们唯唯诺诺,任人宰割。梁山人马要去打方腊之时,安道全和皇甫端又被朝廷留下,这些特殊的技术人员在这个武力和权力为尊的世界里,是毫无地位可言的,他们的命运永远掌握在“有实力”的人手上。

至于对女性的歧视,全书从荡妇阎婆惜、潘巧云、潘金莲开始,满满的恶意,弘扬的是“女人祸水”的观点,这是封建社会对女性本能的一种歧视。

李逵接母亲上梁山途中,母亲被老虎吃了,宋江一伙听到这个事儿反而哈哈大笑,武松杀嫂、杨雄杀妻,卢俊义杀贾氏不是剖胸挖腹,即是凌迟处死,令人胆寒。宋江做主把花荣的妹妹许配给秦明,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完全不顾当事人的感受,在水浒世界里,女性形象只是男人形象塑造的陪衬和物件罢了。

(六)排座次

梁山既然是当时社会的缩影,那么从好汉排座次中,也是可以看出很多东西的。

前面说了王伦不懂权谋,那么宋江能安稳的当上梁山老大,最大的本事就是他对权谋的使用、对人心的揣摩,说白了,就是有手段。

驰马东溪村给晁盖报信,虽然是仗义之举,但也未尝不能说是一种施恩。后来晁盖让刘唐给他送来一封信和一百两黄金,宋江只收一条,既不得罪晁盖的好意,又彰显出自己的施恩不图回报和义薄云天,树立了个人威望,分寸拿捏得正好。在江州的时候,宋江带有吴用给戴宗的信,却不主动去结识戴,把银子打点给了狱卒,偏偏不给神行太保,等到戴宗恼怒得发作之时,再提吴用名号,这一招欲擒故纵瞬间俘获了戴宗的心。后来初上梁山,宋江来了一句“梁山泊旧头领坐左边主位,新头领全坐右边”,这一手派系分明,极大的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宋江这般手段,再加上吴用的转投,击败晁盖也是必然。

卢俊义和宋江毫无交情,能做得第二把交椅,是因为宋江看上了他“大名府第一等长者”的名望和财富。卢俊义在梁山毫无实权,充当的只是门面的角色。但是宋江仍是把戏做的十足,卢一上山,他迎头便拜,一定要他当老大。这时候,李逵跳了出来,说“哥哥若是让外人当山寨之主,我便杀将起来”这一出红脸配白脸,卢俊义是心知肚明,但是此刻寄人篱下,他也只能求一个自保。

吴用排第三就不用多解释了,资格老,心计毒,对宋江忠,如果说宋江是梁山的皇帝,那么他就是梁山的宰相。

排在第四的公孙胜的身份是个道士,要知道,宋徽宗自称道君,三清弟子自然比平常人尊贵许多。再加上他不热衷参与梁山领导核心的重要决策、入伙较早,而头上又有神的光环,在缺乏信仰的梁山里,给他一个第四的排名也是合理的。

关胜坐第五把交椅也是有理由的,宋江要干的事情是将一个黑社会组织改造成可以与朝廷对话,通过对话走向和解。那朝廷这边的人,自然要重用,梁山五虎将之首,非关胜不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关胜是关羽后人,关羽以忠义闻名与世,而梁山打着的就是忠义的名头,那么“梁山第一将”自然要由这个关羽后人来担当。

林冲武艺高强,又是梁山元老之一,排在第六是正常的。但倘若他是宋江的亲信,或许他和关胜的排名谁在前后,还值得商榷。

秦明是宋江的头号心腹猛将(花荣不算弓箭加成的情况下),自然不能太低,位居第七。

呼延灼同样是朝廷降将,又是河北名将呼延赞之后,按照宋江跪舔权势的习惯,放在第八也是情理之中。

花荣,宋江的心腹,第九把交椅。

花荣的后面是柴进,柴进对宋江来说,是一个有些“功高盖主”的人物,柴进出身比宋江高,家底比宋江厚,对梁山的恩惠也不比宋江小,这个威胁太大了,所以宋江把花荣放在他的前面,让自己的嫡系压一压他的风头。

同样功高盖主的还有鲁智深,鲁智深武艺高强,不在呼延灼秦明之下,令杨志都自愧不如,至少和林冲关胜是一个级别的。论义气,鲁智深千里护送林冲,救助素不相识的金氏妇女,是梁山一个少有的能担的起“侠义”名头的好汉,论性格,鲁智深仗义耿直,既无功利心也没有牵挂,人格魅力大,且对宋江没有像其他绿林人物那般倒头就拜的“粉丝心理”,在二龙山也是做老大的人,所以对宋江来说,是个极不好控制的人物。

所以宋江把他放在了第十三位,在大财主李应和宋江旧友朱仝的后面,这个位置不算低,但也不算高,意思是,给你花和尚面子了,但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鲁智深后面的武松也是自我主张极强的人物,不是宋江所能掌控的,但是武松到底和宋江有旧情,且武艺摆在那儿,所以也不会太低。

第十五十六的董平张清几乎是最后上山的,基本上就是按战斗力来排了。

后面的杨志、徐宁、索超几乎也是如此,这几个人的武功算是梁山第二个层次的,不能放到太低。

接下来的戴宗、李逵是宋江的嫡系,所以都在天罡之列,刘唐凭借晁盖的薄面坐上了第21把交椅。

而史进是少华山老大,穆弘和雷横基本上属于关系户了,前者是揭阳一派,带家私老小上山,:和宋江关系不浅。后者武艺平平,和刘唐单挑的时候,居然被吴用用兵器给分开,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依仗的无非就是资格。

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的排名可以看出,宋江的打压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

第二十六,李俊(揭阳派),二十七,阮小二(晁盖旧系),二十八,张横(揭阳派),二十九,阮小五(晁盖旧系),三十,张顺(揭阳派),三十一,阮小七(晁盖旧系)

三十二和三十三的杨雄、石秀除了自身武功不弱之外,算是半个卢俊义的人。

解珍解宝能进天罡之列,让人大跌眼镜。两人不过是猎户出身,地煞星里随便挑几个有战斗力的土匪,二人恐怕都打不过。所以解氏兄弟能进天罡,宋江的安排也是值得考究的。

在三打祝家庄中,孙立的登州人马可以算是居功至伟。然而孙立同样是极具领导才能的一个人,武功也不弱,宋江忌惮之余把他放在了地煞之位。为了补偿登州人马,宋江把没有能力的解珍解宝提上了天罡,可谓深谙权谋之道。

而登州人马的孙新夫妇,邹氏叔侄排名都在九十名开外,牢牢的被宋江所控制。

天罡之末燕青就不用说了,卢俊义的助手,面子还是要给的。

其实朝廷的人,在宋江这里排名都不会太低。

关胜的两个副手宣赞、郝思文以及呼延灼的副手韩滔、彭玘,武艺平平,远不如孙立,但是排名都在地煞的前列。

从上面的分析里不难看出,梁山好汉的排名都是围绕宋江的利益来拟定的,小小的忠义堂就是一个微型版的朝廷。

心腹之人得以重用,朝廷(有背景权势)之人得以重用,不听话、有自己想法的下属需要提防、功高盖住、不易控制的下属需要打压。

(七)理想与现实

梁山之内其实并不是铁板一块,吴用一伙害得杨志丢了官职,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朱仝几乎视为自己孩子的小衙内被李逵一斧头砍死,性格豪迈的鲁智深看不上猥琐吝啬的李忠,出生高贵的关胜呼延灼相信和时迁白胜这样的混混也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燕青乐和这样的文艺青年和吃人肉的张青夫妇估计也聊不来。

表面上和和气气的梁山实际上早已貌合神离,面对山寨的出路,宋江选择了招安。

如果宋江不选择招安,梁山迟早也会被朝廷剿灭。一个地方性黑社会组织再牛逼,也打不过几十万的正规国家部队。轰轰烈烈的梁山伟业最终还是化作一枕黄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好,富贵荣华,锦衣功名也罢,梁山上的许多人都看不透。

真正看透的人寥寥无几,鲁智深看透了,他明白自己的一身好武艺,一腔热血,都改变不了这个浑浊的世道,所以他选择了坐化。说什么替天行道,最终落得个囫囵尸首。说什么替天行道,最后落得个死死伤伤。公孙胜看透了,他选择了归隐。燕青、李俊也看透了,所以他们选择了离开。

水浒其实很黑暗,很残酷,也很无奈。崇尚武力的规则征服了弱者,崇尚权力的规则又征服了崇尚武力的规则,在这个世界里,要么你做权力的掌控者,主宰别人的命运。如果不能的话,你只能没有尊严的活着,甚至在命运的捉弄下,随时都会倒下。

(完)

—————————————————————————————————

能够看完的都是真爱,码字不易,欢迎点赞 (~y▽~)~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2963.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失去才懂得珍惜句子

这几天看了一些小说,虽然我知道小说里的内容与现实相差甚远,但还是不得不为小说里的情节所感触,这使我不断的感慨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总要在失去最重要的东西后才懂得珍惜呢???刚刚又看了一位朋友的日志,题为《失去》,又加深了我的感触。。。

为什么人总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作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在乎的不是路边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人是种会思考的动物,会瞻前顾后,会比较得失,因此才会后悔才会知道珍惜但是为什么总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呢?拥有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保护她?因为猴子都懂得西瓜比芝麻大,还是因为比较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歌词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请别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也许人就是这样:容易得到的不会去珍惜,失去时却竭力想挽留。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亲人的撒手人寰;友人的不辞而别;爱人的狠心离去,都是我们无法挽回的。前几天,一位同事,因为某些原因,要卖掉自

失去才懂得珍惜 失去了曾经的拥有,才懂得珍惜为何物

人在路上,鞋磨破了可以换,但路必须自己走;心在心上,喜可与人分享,但伤只能自己扛。累不累脚最懂,苦不苦心最明。别为累找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别为苦找不安,没有苦中苦,哪得甜上甜。笑,不代表没伤心过;哭,不代表从此屈服。尝到了看不透的

声明:《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有哪些电影 / 电视剧 / 书籍是你时隔多年以后才懂得和理解的?》为网友大丈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