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头 惊艳 你读过的书中,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的开头?

电影开头 惊艳 你读过的书中,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的开头?
犹记得《三国演义》开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刘兴平书)(临江仙 --刘兴平书)

词入我心,如痴如狂。犹记当年,为了奖励我期末考试语文得了油条俩蛋,在99年笔者小学三年级时,父亲送我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毛版)的《三国演义》。说实话,当时并不喜欢看这一类的长篇历史小说,甚或此为是古白话的。毕竟就小学三年级的我而言,当时我的审美品位还在于小人书版本的《朱元璋》(陈丹旭版)《李自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78年版)呢。然而当我翻开《三国演义》褐色的书皮,赫然映入这首词时,虽然有一些字尚不认识,但当磕磕绊绊查字典读下这首词的时候,内心竟有“纵览华夏五千年,惯看人事于古今”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何等的震撼,雄哉,悲夫,叹为天人!遂一口浊气相吐,一本正经的看完了《三国演义》。应该说如无毛批此词,大抵如今对《三国演义》以及《三国志》间或中国古史并不会有那么大兴趣。当时还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姓甚名谁,但所读之下,如扬汤于雪,酒浇块垒,感受到此作者必为一代豪杰。


随着渐长人事,漫读史书,大抵是初中三年级(06年)时,因缘巧合,为做课外文言文阅读,恰是读了《明史》和诗词鉴赏,遂知该词为《临江仙》,为明代才子杨慎所作。


杨慎此人,觉为神人。杨慎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机警敏锐,聪明非凡,有一个好脑瓜,人送外号“神童”。据说五六岁时,杨慎在家乡水塘里洗澡,恰好县令经过。在阵阵开道锣声中,人人都让路、回避。然而只有杨慎在塘里我行我素,照洗不误。县令见此火冒三丈,本想打板子惩治小杨慎,但这家伙在水里又打不得。于是县令虎躯一震,抖了一下机灵,让衙役把他的衣服挂到树上,说:“我出一对联,你能对得出来,就还你衣服。”杨慎自信满满地答应了。县令沉吟一番,说:“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不假思索,信口答曰:“万里长江作澡盆。”县令一听,心想坏了,遇到BUG了,目瞪口呆,自愧不如,遂马上将衣服还给了杨慎,还邀请他到县衙里作客。【注1】


想起《世说新语》关于孔融被调戏和反调戏“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注2】,然而杨慎却是把聪明当成了一生的事业。杨慎十一岁就能写诗,幼年时曾看过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和汉代贾谊的《过秦论》,然后立刻拟写了《吊古战场文》、《过秦论》【注3】,立意和内容都和原作迥异,并且十分新颖,让他的叔父龙崖先生和祖父杨春大吃一惊。到京城后,赋了一首《黄叶诗》,恰如当年唐代白居易以《赋得古原草送别》深得大名士顾况推崇一样。《黄叶诗》引发京城文坛地震,搞得洛阳纸贵,人人传抄,深得当时“文坛七子”首领李东阳赏识,因此被收为门徒(可惜《黄叶诗》已经失传,我们只能类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瞻仰当年青年才俊杨慎的风采了)。后来他乡试考中第三,会试又考了第二,连战连胜。更于正德六年(1511年)得了殿试第一,即大家俗称的状元,时年24岁,简直是考试机器。杨慎春风得意马蹄疾,被授为翰林修撰。如此风采,想必当时京城各位大少去青楼听曲,报杨慎的名字可以打五折,送酒水;而各种萌妹子软妹子夜里做梦都会梦到他;嘉靖三年(1524)世宗重用桂萼、张璁,召杨慎为翰林学士。杨慎偕同列36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意译成现代网络用语大抵是:我们不能和你愉快的好好玩耍了)帝怒,痛加切责,停其俸禄。不久,“大礼”之议起【注4】,杨慎等再次上疏力谏,继而率众廷臣两伏左顺门哭谏,声彻殿庭。而且说了一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注5】帝位继承关乎礼法,为国家之本。杨慎荡气敢言,这是何等的具有煽动力和号召力!由是众廷臣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世宗震怒,下诏将哭谏大臣全部下狱、廷杖,削职贬谪。杨慎被廷杖两次后已是满身疮痍,体无完肤,更惨的是还要被充军云南。幸有其夫人黄峨亲自护送,经过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二人来到了湖北江陵,杨慎不愿爱妻与他同去边地受苦,同时家中老人又需要照料。其夫人黄峨只得与丈夫分离。当杨慎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恰见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烹煮大鱼喝着小酒,谈笑风生。触景生情,杨升庵突然间,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于是请军士找来纸笔。写下了这首《临江仙》,是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是啊,“滚滚长江东逝水”,汹涌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那英雄如魏武挥鞭东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呐。“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这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时间在此刻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历史为镜,明澈其影,大抵是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一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黄酒入腹,思绪万千,“历史”英语是为History,法语则为Histoire,意大利语更是Storia,三者同源于希腊语Historia,其意为“征问”、“问而知之”。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曾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史学通人作为努力的方向,亦是今人明事晓理的捷径,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就《三国演义》这篇序言之文而言,岂不如是。而作者杨慎亦犹如此。


又想起《旧唐书》说:“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那么,杨慎岂不如是,以殿试第一,得状元之才;以《明史》载论古考证之作著作达百余种,论为第一之学;以嘉靖年间大礼议,仗义执言之识,岂非大才,千古之下,犹有才思,令人向往!

(马氏所书《临江仙》)(马氏所书《临江仙》)

--------------------------------------------------------------------------------------------------------------------------------------------

写此篇的背后小故事:


国庆之夜,闲逛。恰是时,煮饮古越龙山十年陈酿,黄酒入腹,翻到此题,脑海之中《临江仙》翩然而现,遂有思绪如“铁骑突出刀枪鸣”一般,席卷而出,绵延不绝。乃于笔墨之上,案牍之间,执笔写了本文的上半篇,写到“·····遂知该词为《临江仙》,为明代才子杨慎所作”时,碗中黄酒不多矣,小口慢酌间亦过半,惜乎,乃去取酒,亦拍摄之。之后写得兴起,干脆就丢下钢笔,直接在电脑上码方块了。大抵是思绪漫出笔墨纸张了,好久没有这种思到笔至的感觉。此间狂态,犹如接舆,甚是有趣,乃记之。

(昨夜微醺之中手写此篇,且拍下来,贻笑)(昨夜微醺之中手写此篇,且拍下来,贻笑)

--------------------------------------------------------------------------------------------------------------------------------------------

2016年10月1日国庆于北京书房,偶有所思。


感谢评论区知友们的厚爱提醒,为防止读者疑惑,4日再次修改时我加入了个人查找史料而做出的注释,便于玩味文章。

【注释】:

【注1】:笔者按:“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做澡盆”典出《中华古代楹联趣事》童星璀璨中的“杨慎”篇,此书由任绍芳编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版。就典故而言,我专门查找了与杨慎相关的史料,《明史》等正史并没有收录这一轶事。但就认真的史料考察而言,《明史》记载杨慎是“······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正德六年是1511年,那么杨慎出生于1487年,假设他5-6岁,那么此时杨慎对这个对联所在年代大约是1492-1493年。反过来我们看一看其父杨廷和的资料,同样出于《明史》:"······成化十四年,年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以及“······弘治二年进修撰。《宪宗实录》成,以预纂修进侍读·······”笔者按,成化元年是为1465,那么成化十四年杨廷和19,该年为1478。那么推算一下1487杨慎出生,此时杨廷和28岁。而刚才说的1492-1493,此时杨廷和33-34岁之间。那么我们看一下,《宪宗实录》成书于弘治四年(1491),在成书之后杨廷和成了翰林院侍读(京官),此时杨廷和尚未名满天下。在地方是京官不如县官,而且冲撞县官仪卫是要受处罚的。(冲撞仪卫,参见cnki知网上《州县官的仪卫制度和基层司法困境-兼论礼法关系的另一面》一文,作者郭艳婷)那么如此看来,县官是可以对小杨慎打打屁股,恐吓一下的。对联典故虽然收录成书靠后,但是戏说一下,反过去看典故的历史背景还是站得住脚的。

【注2】:笔者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小时候非常聪明,长大之后泯然众人。这里的典故是孔融机智回答的小故事。典出《世说新语》,“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现代汉语译文: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注3】:笔者按:关于杨慎拟写的《吊古战场文》、《过秦论》。杨慎确实幼年时非常自信张扬,仿写拟写了许多经典古诗文。典出杨慎《升庵集》卷70,全文收录如下,以资参考:“······弱冠嵗,未习举子业,而好古文。每妄拟名贤之作,曽拟《吊古战场文》,叔父龙崖先生见而心异之,袖其稿以呈祖父留耕翁。召慎谓曰:“吾孙信敏,然场屋何用此也。尔既好古文,何不拟贾谊《过秦论》乎?”慎退,翌日呈一篇,旋失其稿。老戍滇中,士夫家有传録之者。慎取阅之,恍如梦事,亦不知为已作也。今録于此以示儿辈。”

杨慎所作《过秦论》:

“其辞曰:有问于杨子曰:孟子有言,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秦以不仁而得天下矣。孟子之言其不验乎?曰:秦自孝公用商鞅富强之术,而关中之力雄。自惠文用离横之谋,而诸侯之势弱。自昭襄用范雎逺交近攻之策,而规取天下之计得。至李斯兼并之説用,而天下皆秦矣。

为臣者,功成而身防;为君者,业成而国亡。其强也,斯所以为弱。其智也,斯所以为愚。呜呼!悲夫。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六王初毕,四海始一。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俄而祖龙魂断于沙丘,鲍鱼腥闻乎四极矣。胡亥越十七兄而篡立,方欲极耳目、穷心志,而阎乐之戈,已及于望夷矣。子婴讨贼方平,肉未及下咽,酒未及濡唇,亲宾未及尽相劳,而赤帝真人已翔于霸上矣。

计始皇之余分闰位,仅十二年,胡亥仅二年,子婴仅仅四十六日,不啻石火之一敲,电光之一瞥,吹劒之一吷,左蜗之一战,南槐之一梦也。须臾之在亿千,稊米之在大块,实似之。是虽得犹不得也。孔子曰:虽得之,必失之。秦之谓矣。以孟子之言,合孔子之言观之,圣贤之论,卓乎不可诬。何尝不验乎哉?

善乎!苏子由之言曰:天厌防乱,假手于秦,秦亦淫虐无以受之。于是不韦乘隙,纳妾于楚以乱后,六国未亡,而嬴氏先亡矣。及至二世戮诸公子殆尽,而后授首刘项。老子曰:天网恢恢,疎而不漏。不观其微,孰知其故哉?以此推之,秦初未始得也。”

【注4】:关于“大礼仪”。嘉靖帝以外地藩王身份即位后,统治阶级内部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论争。“始而争考、争帝、争皇,继而争庙及路,终而争庙谒及乐舞。”斗争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世宗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的尊号。实质是世宗通过议礼之争,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阁臣和言官,确立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推行新政。这一事件从嘉靖即位之初的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开始,至嘉靖十七年(1538)以世宗一方胜利结束,在嘉靖年间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5】笔者按:“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这句话出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一》,收录如下:其时詹事,翰林,给事、御史及六部诸司、大理、行人诸臣各具疏争,并留中不下,群情益汹汹。会朝方罢,孟春倡言于众曰:“宪宗朝,百官哭文华门,争慈懿皇太后葬礼,宪宗从之,此国朝故事也。”修撰杨慎曰:“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遂遮留群臣于金水桥南,谓今日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俱跪伏左顺门。帝命司礼中官谕退,众皆曰:“必得俞旨乃敢退。”自辰至午,凡再传谕,犹跪伏不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29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我读过的GL文和Les文 剩女lesgl网盘下载

原文地址:我读过的GL文和Les文作者:Xylitolupdated on May 20,2007在看原创GL文正好满一周年的这个时候来更新这篇大约半年前所写的日志,以作纪念。看了半年的原创GL文和Les文,想对这段时间读过的文章作个梳理,于是乎想到写这篇网志。首

那些年你收过的中秋节礼物创意礼品定制原创 中秋节礼品盒

那些年你收过的中秋节礼物常常能够打动我们的,不是多么贵的礼物,而恰恰是精心准备出来的礼物。——题记有些人,我们未曾谋面,却能在收到礼物的那一刻感受到对方的真诚与关心;有些人,我们常常联系,却没经常见面,也能在打开礼盒的那一瞬间被

子桐读过的李欧•李奥尼作品集锦 李欧李奥尼作品

子桐读过的李欧•李奥尼作品集锦 文/图安娜 李欧•李奥尼:1910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虽然49岁才开始绘本创作,却开创了一个绘本新时代,《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和《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分别于1961、1964、1

第25节:记得喝完你称赞过的咖啡

系列专题:《写给涉世未深的你:你是你的奇迹》  请记得喝完你称赞过的咖啡  某日采访一位优雅的成功女士。因为以前打过交道,又是与她本人约定的采访,所以再见面时,就少了陌生和客套。这不,刚坐下,她就亲切地问:“来一杯咖啡怎么样?”采

声明:《电影开头 惊艳 你读过的书中,有哪些让你觉得惊艳的开头?》为网友滥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