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为什么高中历史说「一战是狗咬狗,二战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

一开始,我觉得既然是中共的教科书,当然要先按中共对“正义”和“狗”的定义来分析一下。但分析到一半发现,一战的无道德评价和二战的道德极化评价其实是世界普遍现象,绝非中国独家,所以后边又加了一些文字,简单阐释了一下从一战到二战全球政治价值的演变。
---------------------------------------------------------
不过我们仍还是先从中共的角度来看一下“正义”和“狗咬狗”是怎么回事。

先看一战。无论是苏共,还是中共,都是一战的直接或间接后果。这也就是说,在一战的时候,象征“正义”的共党政权还未诞生,那除此之外自然就都是“狗”了。
再看二战。二战之所以描绘为正义与邪恶,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比较简单,第二个原因比较复杂:
1. 德国法西斯对苏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一直被共产主义阵营一致认为罪大恶极。中共是跟着苏共的,所以也称对方为罪大恶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共至今为止仍然极力渲染自身势力和日本人的深仇大恨,尽管双方的直接冲突远比不上中共国军之间的冲突或者国军日军之间的冲突。
2. 这个原因就复杂了,因为整个世界的主导体系对一战的评价就是不带道德评判的,而对二战却有极强的道德评判,几乎所有国家(包括德国自己,但日本除外)都认为法西斯是罪大恶极、穷凶极恶的。这不光是中共自身的原因可以解释的。因为中共毕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联合国是二战盟军战胜法西斯的直接产物,它必须在这方面采纳主流价值观。

所以仅按中共的价值体系来分析一战二战的区别对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从全球价值体系的情况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
还是先说一战:我在英国经历过两次一战纪念日活动,每年的11月全英人民胸前都会佩戴虞美人,熟悉英超的也应该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球队的队服胸前也会佩戴这些。而相比来说,二战纪念对于英国来说就没这么隆重,这点来说,跟楼里的法国留学答主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
但是,无论英还是法,他们的纪念仅限对于本国战死军士的纪念,而非对于正义的颂扬和对邪恶的鞭笞。也就是说,在现在人看来,一战就是一场普通的伤亡惨重的战争,而非正义战胜邪恶。为什么?有两层原因
1. 比较浅的,那就是一战胜利方以英法为主,但他们主导的政治体系却未能延续至今,所以与当今的价值判断已经脱节。在后人看来,纪念他们的理由仅仅是这些战争牺牲者为国家而战而付出了生命,仅此而已。
2. 事实上,即使是一战和二战之间,对于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也没有明显的正邪划分。一战过后,成为英雄和象征的是英王乔治五世,甚至巴黎还专门命名了乔治五世大街对君主表达感谢。乍看起来,这与古代和现代早期时候的君主国战争没什么不同。在这种政治观念下,敌人是国家或君主的敌人,不带有道德褒贬,因此不同于带有“嫉恶如仇”含义的道德私仇或“人民公敌”;纪念军士,也非对正义的纪念,而只是纪念他们为国家或对君主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没有道德优劣,只有胜与败。

然而到了二战,就完全不同了。二战以及战后世界的主导是苏和美,这两个国家在二十世纪都先后各自发展出了名为“意识形态政治”的东西。这个神奇的玩意儿的最大功效在于给胜利者加以无与伦比的道德正义感,并给失败者施加无以复加的罪恶感;同时,十分重要的是,把这种正邪的感觉附加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或许称之为“洗脑”)。相比来说,法西斯就比不上这两个,因为它对于仇敌的目标是“肉体消灭”(德国)或者“肉体奴役”(日本)。这其实还比较原始和纯朴。加之它诉诸的终极价值是“种族利益”或“君主神圣”,这个东西不具有“普世性”,因此也就缺乏核心的道德价值观作为支撑,它根本无法对其他势力施加精神洗脑,所以它根本斗不过“意识形态政治”。

继续说意识形态政治,这种“意识形态政治”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每一个人的能动性,通过激发他们的道德热情来为国家提供巨大的能量和支持。在“政治科学”领域,这个被称为“国家能力”。政治科学家们认为,当前中国比美国差就差在“国家能力”,这个说的实在是太对了。因为现在的中国人看待国际国内事务早就没有“意识形态政治”了,大家都是犬儒和阴谋论,哪来的正邪之分。
它的功效一方面在于国内政治:战后的中国经历了很多与道德和正邪紧密相关的政治运动。在美国也一样,每一个民主政治的决定似乎都要以其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根据,即使是表达不同意见,维护少数族裔的权利,也一定要扯到道德观念那里去。这样的话,国家的凝聚力就非常的强。

同时,它的功效也在于国际:曾经驰骋天下的“第三国际”从来不仅仅是政治同盟那么简单,它还是“大势所趋”,人类未来的光明图景,一切与它敌对的要么是资本主义剥削力量,要么是殖民势力,要么是封建旧恶。类似地,美国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在战后逐渐推向全世界,不仅把二战描绘成了正义对于邪恶的胜利,而且用同样的思路解读冷战的结束。它要人们相信:世界政治阵营的划分是有正邪之分,是有很强的道德性的,比如“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

所以在我看来,楼主想问的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意识形态政治”这里来寻找,因为这才是一战和二战之间人类对于政治和战争的看法发生根本区别的原因和体现。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为什么高中历史说「一战是狗咬狗,二战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
------------------------------------------------------------------------------------------------------------------------
我并不想对“意识形态政治”做出任何道德评判,因为没必要。它就是现实中全球看待政治的现行方式,甚至也是全球的主流政治理论家们研究政治的切入点。但从个人喜好来讲,我并不喜欢这种政治,而且这种方式跟我对政治的理解也不相符,不过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毕竟是以解释为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40103/7632.html

更多阅读

中世纪的欧洲:重装骑兵与步兵的较量

古代欧洲战争欧洲中古世纪的战争形态必须看时代与地域而定,但一般来说,在百年战争之前,战争的规模都极小,绝大部分都是领主之间的“小冲突(skirmish)”,既使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欧洲骑士也还是不喜欢列阵出击,所以十字军东征除了第一次东征正

蛇年说蛇:吉祥与邪恶的“双生花”

蛇年解蛇:是远古图腾标记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楚汉传奇》里的刘邦(下)和项羽,他俩都属蛇,刘比项大24岁。这两人的性格与命运可谓判若云泥,可见,属相并不是人生的决定因素。农历蛇年就要到了。作为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一,蛇紧随龙后,通常为了好听

生与死的转瞬…… 凡高的生与死

生与死只是转瞬间的事,请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一切……天气热了许多人选择海边游泳。海边吃着烧烤,三五个好友喝着小酒,诉说着昨日的种种……那种感觉真的很爽昨天单位组织海边烧烤,大家玩的都很尽兴……2009年8月3日下午17

战争片:美国的《八月战事》与俄罗斯的《八月八日》。

刚刚看完的两部战争片分别是美国拍摄的《八月战事》与俄罗斯拍摄的《八月八日》。两部影片都是讲述了2008年8月正值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那场冲突。刚看完美国拍摄的《八月战事》感觉有点歪曲历史,在战争中没有谁是

声明:《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为什么高中历史说「一战是狗咬狗,二战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为网友逗比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