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学生思维 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说一个自己的学生思维,先自我批评一下。

前不久我去Stanford玩,导师带着我游览校园,由于我暑假在Berkeley上暑校,所以一直穿着一件蓝色的上面印着大大的Berkeley字样的卫衣,我看到校园里面也有很多人穿着印着Stanford字样的红色卫衣,就和导师开玩笑说,『据说Berkeley和Stanford是死对头,在加州谁都说自己是老大,每年的橄榄球赛都打的你死我活,我穿着Berkeley的校服在Stanford校园转悠,会不会被揍?』

导师微微一笑,『我觉得你不必担心,因为在这个校园里,穿着Stanford或者Berkeley字样衣服的人,99%是游客或者旅行团,真正本校的学生,是很少穿这种衣服的,因为大家都已经是这里的学生了,「是否是斯坦福学生」这件事对于我们而言是完全没有区分度的,斯坦福开学的时候,校长演讲也会给每个人传递这样的观念——撕掉标签,如果你毕业五年后还是以「斯坦福学生」自居,那么你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loser,因为五年了你还是没能升级为更牛的角色,还在炒冷饭』

后来导师还给我讲了他在申请青千计划的时候,系里一个老教授给他的答辩做指导:学校、实验室、导师这些东西一开始一张PPT一带而过就行了,你来自什么学校,在哪个实验室,博导是谁,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工作,你的研究能力到底怎样,发了什么样的文章,做过什么项目,是否有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你是否有足够的科研能力来推动整个领域向前走,通过你已有的工作,能否看出你有做出突破性科研成果的学术潜力。

人不够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认为『标签』这种东西是可以解释一切,就好像某些er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总要一上来加一大段自我介绍贯口,恨不能见个人就把自己简历糊他脸上,仿佛在叫喊着『你看,我有这么多牛逼的标签,所以理所应当我下面的回答都是有价值的』,但其实这种贯口开路的答案,鲜少有价值的内容,大多还是延续吹牛逼的传统,一路惯性下去而已,打着TOP2旗号整天抄袭写软文晒自拍群里养粉刷赞的我们见得还少吗?挂着FLAG标签整天到处演讲做分享扮演导师教父后来被人揭出来技术弱逼圈内声誉狼藉的招摇撞骗的混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警惕那些第一次见面就表演简历贯口的人,除非你是HR

就好像穿着Berkeley校服的我一样,这并不能证明我和Berkeley学生一样牛,我只不过是走到街口的Student Store,买了一件衣服而已,『不要把平台的功劳当做自己的本事』,想想百度的那位设计总监,业务不长进,事没做扎实,靠着公司和职位的标签,四处招摇撞骗,觉得自己说的一坨屎也有人为他的标签的光环而鼓掌,最后只能折大跟头。

『标签驱动』的做事风格,放在哪里,都是癌症一般的存在。

比如标签驱动下的某些大学生创业:有没有市场不重要,有没有产品不重要,有没有用户不重要,但,有没有CEO CTO CMO的名片、有没有学生会干事邀请你做经验分享、有没有广播社小记者的采访、有没有在学校的阶梯教室做一场发布会、有没有让每一个见到你的人都知道你在创业、有没有微博V认证、有没有一张穿着西服和校领导握手的照片,这些都至关重要,重要到如果没有就宁可不创业的程度,项羽说『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但您这还没富贵呢,就一副腰缠万贯的派头,衣锦日行千里,您这是创业,还是T台走秀?

褚时健71岁入狱,一夜之间从全国知名的企业家沦为阶下囚,往日的标签全部被生生撕掉,出狱后做褚橙,85岁身家过亿,为何他能做到这一切?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决定你到底是狼还是狗的,不是你胸前的牌牌和毛发的色泽,而是你是否有坚硬的骨头、是否有沸腾的血液、是否有富有爆发力的肌肉以及战斗到底的意志。

You are defined by what you do, not by what you own or where you are from.


评论区藏龙卧虎。



7月24更新----------
被大V带了节奏,收获了不少赞,感谢大家这么捧场。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我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异议,评论比较多,手机又打字太慢,所以就索性在答案区统一做一点解释。

关于标签。其实我通篇并没有污化『标签』这个字眼,标签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他可以减少了解一个人的时间成本,无论是社交层面的便利,还是降低企业招聘的成本,标签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之前写过一个和ACM有关的回答,里面还详细论证了这一点,,我想针对的,是『躺在功劳簿/标签上睡大觉』这件事,是『把标签本身看的比标签背后的行为更重要』这件事,这个逻辑就好像——上学是为了学知识,而知识学到位了,文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但如果把拿文凭这个结果当做终极目的,忽略学知识这个真正的目的,那么就会有人去买假文凭,就会有人搞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就会本科四年下来一无所得,这就是本末倒置。说回标签,只要是要形容一个人,打tag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当然得先『有』标签,然后才能谈『撕去』,而之所以要撕去,是因为标签仅仅代表过去,好的标签是一种荣耀,但过分过频的标榜就显得心术不正,而过多地罗列自己的标签,其实也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就好像八九十年代那种土财主,掏出名片五六个头衔,那么标签背后的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唐骏的学历造假,李开复的assistant professor翻译之争,不都是『唯标签论』害的?这种风气就很让人觉得反感,有的问题需要亮身份,比如百度人评说魏则西事件,这个时候亮明身份就很必要,就像李楠每次的利益相关一样,你不是中立人,所以亮身份,会提醒读者你的立场,但剩下的不需要亮身份的问题,我就不明白为啥有一些人反复不断的亮身份,看看他们的答案,十个答案有九个都在开头甩标签贯口,烦的不行,总感觉很外强中干,用头衔而非说理压人,大家有理说理,有事说事,甩一套名头,结果后续的答案又那么的幼稚可笑,这种反差真的挺让人尴尬的。
关于大学生创业。结合标签的论述,我其实想说的其实是,有个别的大学生,对,我说的是个别的,并没有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做事上,我本科的时候见了太多所谓的大学生创业者,产品做的极烂,也没人用,各种bug和丑陋的UI,一个没有交互的假网页,滚动着各种用户注册和购买的假信息,所有数据都是写死的,日活个位数,但到处以创业者自居,整天用所谓的股份拉人入伙,然后就占着学校的学创办公室打扑克嗑瓜子,用一个烂尾项目到处参加创业比赛,口若悬河,侃侃而谈,到处介绍经验,指点低年级的后辈,时间都花在营销上,而且更多是个人的营销,而非产品的营销,把他身上『创业者』这个标签拿走,一副空壳,而这种风气是有传染性的,一个人浮夸,不明真相的人见了他指点江山的风采,就更容易延续这歪风邪气,这是不肯撕掉标签的后果,如果他们肯撕掉这个标签,不再整天四处招摇自欺欺人地CEO CTO自居,把功夫用到完善产品上,相信也能做出来华科冰岩作坊里面出来的那些优秀的产品。关于校服。这个的确是我片面了,伯克利和斯坦福的确都有学生习惯穿着印着学校名字的校服,爱国荣校嘛,导师当时那个话也可能是有开玩笑的成分,我当时说话的语气好像我穿着伯克利的衣服就是伯克利的学生似的,导师就是讽刺一下我,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再纠正我了,我认错,我片面了。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4204.html

更多阅读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 欧洲圣母病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网上图片〕  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AntonioCanizares)枢机,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传统「儿童弥撒」中说,圣母玛利亚是目前面临经济危机的西班

九里香怎么养及九里香的风水学应用 九里香怎么养

九里香怎么养及九里香的风水学应用导语:七里香的名字或许对于我们很熟悉,这种植物也非常的好看,而九里香也是能够与之媲美的一种花,不管是用在家庭庭院的装饰点缀,都是非常的不错。九里香株形优美,美化效果九里香四季常青。花香浓郁,令人

转载 学姐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写的信 学姐给学弟学妹的话

写给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的亲爱的学弟学妹们,A level结束了,呵呵,祝贺每个人,不管成绩是怎么样的,要知道,每个人都经历过,努力过,告诉自己"I enjoyed theprocess",就够了。我想说,拿几个A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不要把任何事都看得那么重。佛

2.4光的折射学案 光的折射实验

第四节 光的折射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学习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声明:《典型的学生思维 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为网友乐得清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