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月收入好几万的年轻女性前辈,你们是怎样做到的,怎样才拥有现在生活的?

这个问题很钓鱼。
真的,无论怎么答都会给人留下欠打的印象。等回答的人多了,估计很多答案也会让我“呵呵呵”。
但还是忍不住答一发,因为目测有一大波微商、传销、网络视频招聘正在接近。
而且题主自称是高中生,我不敢从宏观经济和时局分析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向高中生介绍一下这个社会还可以吧……

题主作为一个高中生,平时听到最多的前途指导恐怕是这样的:
“考XX证/公务员,好找工作,收入稳定。”
“学XXX一个月赚多少?XX给我说他赚好几万,快去学!”
“女孩子学个XX挺好,稳定好嫁人。”
“学出来XX,我帮你找人在XX就业,离家近父母放心。”

这些话呢,看谁说的了。比如最喜欢说这些话的人——60年代早期出生的、以“文革耽误了我”解释人生一切困难的、没好好学习下岗又没创业成功的人……他们人生都过成这样了,预测未来的能力堪忧,这种建议就不要听了。
如果是另一种长辈——别人都不学习的时候学习、恢复高考就上了大学、别人沉迷于“体制内”的时候创业成功、全国人民下海淘金的时候学英语攻学历……这种人给的建议,就听了吧。

因为第二种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职业规划的真正目标:那就是,在自己50岁的时候,收入来源不会被任何历史事件撼动。
比如题主今年16岁,那么你50岁的时候就是2050年。
从2016到2050年期间,你的人生中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至少四次大规模金融危机,几次全球饥荒,可能遇到数个动心的男人,可能和相爱的人结婚可能不会;这期间会有两三次科技革命,没跟上的人马上失业;几次大规模体制改革,大批铁饭碗下岗,大批木饭碗变铁饭碗;还会有几次产业全面升级,几个当前最火爆的大公司破产。

如果以未来五年为目标规划人生,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扑街。
因为题主所提出几个人生目标,无非就是吃喝不愁,有点余钱搞兴趣,一年旅游几次,朋友圈有的晒,看上去还有点事业……
对女性来说,最可怕的不是这些要求遥不可及,而是这些条件唾手可得。
我们不唱高调,实事求是地说,在当前的情况下, 城市出身的女性进入中层生活并不是太困难。
相比之下,男性很容易在社会阶级中滑落,当然,也很容易上升并取得更好的事业。
女性上升有玻璃天花板,但是只要不主动作死,停留在自己出生的阶级是很容易的。
这是现实。
身为年轻女性,同阶级的人很容易对你敞开怀抱,你容易被一个圈子接纳,很容易进入一个行业,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中如鱼得水。就算你性格内向、毫无进取心,身边的人还会忙着给你张罗相亲,而平凡女性嫁入本阶级的难度,比平凡男性娶本阶级小得多。
这个,我称为“机会的错觉”。女性在18-35岁之间,会有身边机会很多的错觉。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被这种机会的错觉冲晕了好几年。
虽然当时对行业前景一片茫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也毫无信心,但是身边机会很多很多,各种合作和提携自己找过来,各种免费导师,人际关系极端好做,宴会和客户接不完,从来不和大牛套瓷,因为大牛会自己来套瓷。
而本人外貌极其普通,几乎是用脸着陆的那种。因此一度认为,是自己很努力得到了别人认可。
还会有“因为我天生聪明”、“我亲和力好”、“我就是会做关系”之类自我陶醉的想法。
生活如此容易,简直怀疑以前为什么要那么努力读书。
反正世人都很亲切,都乐于助人,世界一片阳光。
其实并不需要很漂亮,也不需要非常外向。只要有“年轻女性”这个身份,又能表现出上进心,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通行无阻。
因为这个社会,实际上还是中年男性掌握的。
他们也不是出于什么猥琐的居心(虽然也有坏人),只是本能上,希望身边多一些年轻异性。这就给女性提供了很多机会接触行业内部。
还因为,很多女性在感受到世界的善意后,连这一点点上进心也没了,倒在地上享受善意。你并没有很多竞争者。

另外,年轻男性彼此之间抱有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小团队的领导者,也不会在实务上互相帮助。但年轻男性爱把所有异性看做潜在婚恋对象,对女性比较宽容。
当然,女性之间也有竞争意识,但那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事,女性不会因为竞争领导者破坏队伍团结。这就导致了,年轻人的队伍喜欢选女性领导,以保持正常运转。
(那为什么中年男性又容易成为领导者了呢?因为经过多年积累,他们可以给团队带来资本、人脉、名誉。而在所有人都一穷二白的年轻人里,女性只要带着自己来就行了。)
总之,大学刚毕业的女生,不会发生题主担心的情况,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之类。
你见过几个(神智正常的)女流浪汉啊?
所谓“生活状况很坏”,一般是自己不愿出门,或者交了不争气的男朋友。
不然,就算卖点骗人的理疗仪,也能维持正常生活。

唯一的问题是,这种“机会的错觉”消磨人的意志,给人“冬天永远不会来临”的假象。
曾经有一个做推销的“姐姐”对我抱怨说,现在生意太不好做了,她以前什么都能卖出去,现在卖点东西怎么这么难……
当然,所有人都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但是即使这样说的人,生活水平还是持平或者一点点提升。
而这个姐姐的生活已经直线下降好几年了。对,她以前卖没用的健身器材、没用的药品都能卖出去,现在卖没用的按摩椅,根本没人听她把话说完。
因为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即使穿着很显身姿的连衣裙、化着强调唇线的妆、烫了一头的卷发、说话时眼波流转……看上去那么符合90年代的审美观……那也是90年代的事了……
我无法向她解释,为什么她曾经“什么都能卖出去”。
而她的生活越来越不好,而且不可能会好起来,因为她做了一份无法积累的工作,学了一项无法积累的特长。
所谓“机会的错觉”之所以是错觉,就是因为那些机会不是真的机会。
真正的机会可以给你带来更多机会,比如一个猎头把你送上一个新岗位,这个岗位会让下一个猎头给你开出更高价。而女性的“青春红利”越用越少,它会渐渐关起自己的门,把你留在人生虚荣的高位上。如果你没有善加利用青春红利,给自己积累起技术和真正的友谊,接下来就是莫名其妙开始走下坡路的人生。
很多人,直到人生下坡下到谷底,都没明白事情是怎么变坏的。

重复一遍,这里说的“青春红利”并不是做色情相关的行业才有的,也不是说的潜规则。
女性做所有事情都有青春红利,自然到你根本感觉不出来自己受了照顾。
能感觉出来,通常是因为红利在减少。
被青春红利迷惑,就会走上弯路,选了人生的简易模式。然后在无法回头的时候,才发现红利用完了。
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50岁的时候,经济来源受到撼动。这是人生最悲惨的事。
说这个,因为这是男性和女性职业规划最大的不同。看上去,20多岁优秀又有前途的女性很多,但是40多岁就没那么多了。这里面有家庭的磨损,有社会不公正等很多原因。
但是,进入家庭也可以优秀,职业发展不太顺也可以仍然有前途。
造成这个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一些女性把年轻时的优势荒废掉了。用优秀的教育和能力,换了一个无法积累技能的家庭服务员工作。或者用周围人对自己的照顾,换了一个“稳定”但没有发展潜力的职位。
把“稳定”作为人生目标是最不靠谱的事情,过去30年里,世界稳定过几年?是经济稳定过,还是制度稳定过,还是法律稳定过?资本主义本身都不太稳定,以为一个证书、一个单位、一个职业能稳定一辈子,做梦呢?
而家庭主妇,是浮萍之上的浮萍,飙尘之上的飙尘。

下面说城市里最常见的三种职业模式:
1. 用资本产生资本。就是投资,X二代可以用,这种就不讨论了。

2. 贩卖专业知识。这是投资以外,最容易收入不错的方式。
首先你要找个专业,然后拼命学习,考证书,在岗位上学习,掌握行业规则,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换代知识。这是没有太多资本的人,用自己的肉身拼出未来最常见的方法。
无论是职业会计、职业律师、医生、码工,都属于这一种。正常“月收入好几万的年轻女性”应该走这种路线。有资本但是资本不雄厚的人也应该走这个路线,可以小规模创业,投资不大,丰俭由人。
也许一开始收入不太多,也许根据未来社会发展,你的职位,甚至行业可能会变化,但是自我积累的趋势是不变的。你掌握着大部分人需要,但是没有掌握的知识,不是因为你更聪明,只是因为隔行如隔山,他们总会需要到你,这就是你的安身立命之道。你的50岁,会比你的30岁更宽裕从容。

3. 贩卖自己的生理资本。卖劳动力,卖青春都属于这一种。
在早期,贩卖生理资本比贩卖知识赚钱多,即使是搬砖。对,工地搬砖比办公室搬砖收入高。
但是这种工作不能积累经验,你的50岁只会比30岁更差,很难更好。
卖口才、卖个人形象、做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卖原生家庭附带的人际关系也属于这一种,除非你的口才、人际关系有不可替代性。
(这段是不是太隐晦了?说明白一点,我认为不能用“X岁赚了多少钱”来衡量一个职业的价值,很多短暂的青春工作收入是很高的。但是付出的机会成本也很高。实验室搬砖收入低,毕业了也不容易找到工作,但是整个职业生涯能走得更高更远。)

不过,一切工作做得非常专业,都能变成专业工作。一切专业工作没有与时俱进,都会变成体力劳动者。

——————————————————————————————————
补充:反响好强烈!吃了一鲸!
原来大家喜欢看人生导师型回答吗?为什么不早说呢,早说我早演给你们看啊!
这样鼓励歪门邪道真的好吗?这不是正途啊!

评论中提到的几件事,有几个想法。
1. 年轻时存下钱享受一辈子——的可能性。除非这笔钱真的很多,并且你精于理财。不然,实际上随着收入增加,首先增加的是你的消费。要先填平消费欲望,再填平未来几十年的通货膨胀,再留出应急储备款,并且应急款用完就没了,最后还有剩的,才能分配到退休以后的每一年。并且你的生活水平再也不能提高了,并且你不能活太长。

2. 关于退休。在非常稳定的社会里,退休只取决于你存了多少钱。但是我不知道是最近看新闻太多还是怎么样,觉得世界越来越不稳定呢。另外这里有个逻辑问题,比如你从25岁工作到55岁是30年,55岁到85岁自然死亡是30年。也就是说,在30年的工作中,除了建立自己的生活、抚养下一代、照顾上一代以外,还要储蓄未来30年的开销。30年换30年,是不是压力太大了?有必要这么拼吗?退休以后又要做什么呢?我们这一代人还会跳广场舞吗?45年工作换15年退休还比较合理。

3. “我观察40多岁的人,根本不可能学进东西了;60岁的人根本不可能工作了”。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隔了一两个工业革命好吗?生活根本不一样了。你的身体素质、脑力、接受新事物的程度,都和上一辈不一样了。当然,还因为不学习就会死。

4. “XX工作是不是知识密集型行业?还是体力密集型行业?有没有未来?”不知道。不过从过去30年来看,比如幼儿园老师,从体力工作逐渐变成了知识型工作。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体力型幼儿园老师,但是你可以选择成为知识型的,两者收入差距非常大。而小学老师的基本要求,从以前的中专提高到现在的大本以上。在这个行业整体提升的过程中,一些人不得不经历强制深造,非常痛苦。如果年轻时主动深造过,就好受很多。很多行业,就算现在看来是轻松的工作,以后压力会越来越大。比如公务员和大学讲师。

5. “怎样预测行业前景?”
国有粮店: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由政府开设的分配粮食、食用油的地方。城镇居民从单位领出油本和粮票,在粮店排队购买基本食品。粮店工作人员一度在婚恋市场上非常吃香,这个逻辑链非常缜密:粮店是管粮食的国营单位,国家总要管粮食的,粮食总要在一定程度上调配的,调配粮食时总有远近亲疏之分,粮店人员的家属永远饿不着。这么大的国家,要是不发粮票,一人多买一斤米,粮食不被抢光了?——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法反驳。
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月收入好几万的年轻女性前辈,你们是怎样做到的,怎样才拥有现在生活的?
然并卵,你见过粮店吗?
“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80103/4528.html

更多阅读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 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丽一个人是否充满朝气,不是由年龄所决定的,而是心态,只要心年轻了,身休就会年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让自已的人生更加美丽,永远拥有快乐的心境,真正的要做到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心里学家认

拥有感恩的心--戴玲慧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诗歌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橘黄的灯如花般在寒冷的冬日里绽放,尽管在我身边,飞舞漫天的雪,渐渐溶入我的心,一瓣一瓣。只因感激,感激“逝者如斯”的生命,赐予我这一方净土,

重庆沃尔玛营业时间 重庆沃尔玛八连罚罚不出一颗畏惧的心

  中秋节刚过,重庆沃尔玛将当地“好又多”超市的3家门店收在旗下。此举让不少重庆市民多了一些担心,因为重庆沃尔玛接连出现食品安全等问题,8个月被处罚8次。多次呼吁政府部门严惩沃尔玛的市民张海峰9月15日对记者说:“在守法成本高

第22节:一颗激情的心,能帮助你不断征服自我

系列专题:《生活就是一种态度:让你的心灵温馨过冬》  一颗激情的心,能帮助你不断征服自我  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热忱的人拥有一颗激情的心,他们不畏困难,敢于挑战,所以他们会不断迈

英特尔招聘:拥有一颗奔腾的“心”

英特尔在IT业的地位,就像众所周知的那则广告——“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从8088到一度在国内掀起热潮的X86直至现在的PentiumⅡ、PentiumⅢ,英特尔作为一家主流CPU(中央处理器)提供商,在IT业内的位置不可替代。   那么,像英特尔这样

声明:《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月收入好几万的年轻女性前辈,你们是怎样做到的,怎样才拥有现在生活的?》为网友我是绿柠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