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从古代修道理论来看,通天河故事所象征的,可能是唐僧的一场梦遗。以下内容重口预警:

在西游记原著的结构中,通天河一节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


在路程上,大唐到通天河五万四千里,正好取经之路一半。


在回目上,唐僧师徒在第50回开头离开通天河,也正好全书一半。


在地点上,唐僧姓陈,而通天河边的小村子,也正好叫做陈家庄——在悟空八戒变童男女献祭时,两人也曾经有一段对话:

那八戒见人散了,对行者道:“我们家去罢。”行者道:“你家在那里?”八戒道:“往老陈家睡觉去。”


凡此种种,不由让人展开无尽的想象。


那么,通天河故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其最关键的信息,就隐藏在两句诗中。



那一夜,唐僧没有睡好觉


在第四十八回,灵感大王将通天河冻上后,唐僧着急取经,师徒四人冰上赶路,结果冰层破裂,唐长老落水变作“陈到底”。在这一回的结尾,作者给出了两句诗:

误踏层冰伤本性,大丹脱漏怎周全。


请注意,“大丹脱漏”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对应是一个修行用词——“漏丹”,说白了就是遗精。古代内家修行讲究炼精化气、还精补脑,如果修炼不得法,元精就会变为凡精走漏,所以历来修行者都对漏丹问题极为重视。


像金丹派南宗创始人,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就在其《修道真言》中说到:

初入元关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无漏精液,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结婴种子。


另一位宗师级人物,明初的张三丰也有一首《固漏歌》,道出了固精不漏的妙处:

固漏形躯炼太阳,精气神全守中黄。铅汞熬煎成至宝,金丹一粒放毫光。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洪金宝饰张三丰】【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洪金宝饰张三丰】

作为一位虔诚的修行者,唐僧不会打炮,也不可能自撸。再联系四十七回名为《圣僧夜阻通天水》,点明了一个夜字,那么“大丹脱漏”的隐喻只有一个解释:


他梦遗了。


这个答案看似耸人听闻,但结合书中给出的众多线索,其实不难理解。


在通天河之前,唐僧师徒车迟国降妖,这个故事同样充满了修行术语。


比如第四十四回题目《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其中便关系到两个名词,河车搬运与夹脊双关。


在这一回中,悟空看到了拉车的五百个苦力和尚:


行者渐渐按下云头来看处,呀!那车子装的都是砖瓦木植土坯之类;滩头上坡坂最高,又有一道夹脊小路,两座大关,关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那车儿怎么拽得上去?


后来悟空打死道士,解放众僧:


那大圣径至沙滩上,使个神通,将车儿拽过两关,穿过夹脊,提起来,捽得粉碎,把那些砖瓦木植,尽抛下坡坂。


车辆、夹脊、两关,这些关键意象的一次次强调,明显有意为之。


所谓河车搬运,乃运转真气的一种方式,一般用于小周天修炼。所谓夹脊双关,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两肾,有的说是脊柱正中一带,有的说是对应脊柱的两个穴位。要将真气搬运过夹脊,是修道中难度极大的一环,所以此回故事的修行隐喻,在于外道行邪法,导致河车搬运工夫被延误,所以这个地方会叫车迟国。


在修行者突破夹脊双关之后,会做什么呢?


有一种“添油续命”修行法,即凝神夹脊,将真气导入小腹阴跷,从而培养元气、生精壮阳。


话说修行人没有性生活,为什么要壮阳?这就是为了还精补脑,长生不老。


将阳精通过脊柱送入大脑,乃是修行的重要关键。


人头圆象天,脚方象地,所以这个阳精上升的过程可以看作“通天”。


由此不难理解,过了车迟国的夹脊双关后,唐僧师徒为什么会来到通天河了。这条河就是令阳精通天的脊柱。


这条河的起点在人体的正中,正如通天河在西天取经之路的正中,同时也在西游全书的正中。


玄奘姓陈,此地有陈家庄,也许正在提醒,这里有最重要的自家根本。


这条通天之路说起来简单,但实际颇有凶险之处,因为精满自溢。


当阳精充沛之时,就算没有淫欲,也有可能出现遗精——漏丹。


当通天河被妖怪冻上后,书中着力渲染了唐僧着急取经,强行踏冰过河。对此清代宗师级道士悟元子刘一明在《西游原旨》中的评点是:

金丹易得,火候最难,时刻未至而妄动,则丹不熟而易漏。


心不清净,过于急躁,轻举妄动,这正是唐僧那一夜梦遗的直接原因。


一秤金,这个名字不简单


由漏丹这个设定出发,可以进一步理解通天河故事中那个奇怪的小孩名字——一秤金。


陈家庄人向灵感大王献祭童男女,男孩叫做陈关保,女孩就是一秤金。


原著第四十七回这样说道:

老者捶胸道:“老拙叫做陈澄。我今年六十三岁,他今年五十八岁,儿女上都艰难。我五十岁上还没儿子,亲友们劝我纳了一妾,没奈何寻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岁,取名唤做一秤金。”八戒道:“好贵名!怎么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


西游记的很多名词都有隐喻,那么一秤金也有更多的涵义么?



要知道,西游记作者对中医药非常熟悉,小说中不止一次出现了药名串连而成的诗词。


他还对内家修行非常精通,全书随处可见各种修行用语。


而在古代这两大领域中,都有一个叫“一秤金”的名词。


比如在中药领域,古医书《何氏济生论》中引用了白玉蟾的一秤金方,此方采用熟地、白茯苓、枸杞、人参等众多补养药物,主要功效为“添精益髓,保元种子”。


在修行领域,同样有一个“一秤金诀”,传为明初冷谦所创——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那位散人冷谦。



此诀原名“长生一十六字诀”,亦名“一秤金诀”或“十六锭金”,全文十六个字:


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修行此诀的要领为吸气、咽津配合提缩会阴,以意念将气提入督脉,从尾闾通脊骨,直至顶门。其功效为调和阴阳,壮阳固精。南怀瑾在其讲座中,就曾将此诀作为对治漏丹的一大秘诀。


不难看出,无论在中药领域还是修行领域,一秤金都是固精保元,对抗漏丹的重要武器。


由此,还可以解释和一秤金一起献祭的小男孩名字——陈关保,其隐喻也许就是陈玄奘的精关得保。


灵感大王:其实我想做好人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都有一秤金陈关保了,唐僧为什么还漏丹了呢?


这是因为,灵感大王并没有吃掉这两个小孩。当然,这里的“吃小孩”,同样也是隐喻而已。


在第四十七回,陈澄兄弟介绍灵感大王时念了一首诗:

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祐黎民。

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

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

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如果没有“吃童男女”这一点,他其实是一个好神。



对于灵感大王的象征,悟元子刘一明说得比较隐晦:

神妙不测,灵感非常,乃大药所产之处,所谓众妙之门是也。


大药所产之处是什么?当然是产生阳精的地方。


另一位道士悟一子陈士斌的《西游真诠》中则说得比较通俗:

灵为生育之灵,感为云雨之感。虽甘雨庆云足以长养万物,而恣情纵欲还能断丧真元。恩中带杀,慈里伤人。每每消耗真阴真阳,就好如吃童男童女一般。此喻言其隐征,岂真吃童男童女哉?


所以灵感大王这个名字,象征的是繁衍人类、主司生育的“众妙之门”,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性机能。


进一步联想的话,灵感大王是金鱼精,就此意义来说,金鱼是可以看做“禁欲”的谐音的。


灵感大王的兵器是九瓣赤铜锤,由一枝未开的菡萏的运炼而成,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此物的形状,也正与男根有几分相似。



对于灵感大王的来历,观音曾经说过:

“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涨,来到此间。”

渡唐僧师徒过河的老鼋也说过: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啸波翻,他赶潮头,来于此处,仗逞凶顽,与我争斗,被他伤了我许多儿女,夺了我许多眷族。我斗他不过,将巢穴白白的被他占了。”

灵感大王是趁海水涨潮跑出来的,这里看起来又与一个修行术语相关,那就是海底。


在古代修行理论中,会阴穴又称为海底轮、生死窍,乃脉气交会之所。修行人在欲念发动之时,若意守海底,则阳物渐倒,这又是克制漏丹的一大秘诀。


所以在小说中,灵感大王所象征的性机能,一没有守住海底,二没有用上一秤金,只不过是一股邪火,再加上修行人的急躁冒进,所以在阳气将要通天之际,这丹,不由自主的就漏了;这精,不由自主的就遗了。


斑衣鳜婆:我的来历很吓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又有问题了:


书里一直在说,唐僧十世好人,一点元阳未泄,功效非常,所以女妖与他欢爱便能成太乙金仙。你这里说他在通天河就梦遗了,那元阳还有功效吗?后面的女妖们难道都是在白忙活?


这就要请出通天河劫难的真正BOSS——观音菩萨了。


还记得灵感大王手下的那个女妖斑衣鳜婆吗?


她对唐僧性格的了解,到了极为可怕的地步。正是在她的一手导演下,唐僧一步步走向了踏冰落水的陷阱。


她的行踪非常的诡秘,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在灵感大王手下水精鱼怪尽皆死烂之后,尸体中同样没有她的踪影。


她看似要害唐僧,实际却又保护着唐僧。灵感大王拿住唐僧后,马上就想吃肉,正是斑衣鳜婆建议先等两天再说,才把唐僧关在了六尺石匣之中等待解救。


在这个女妖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再次有请悟一子陈士斌的评点:

唐僧之急性躁心,鳜婆知之有素,特在通天正路之处故作此难,以寒冰炼其性,以堕渊休其心。其始即大士化身欤……鳜婆一言一动无非为保全唐僧、安置大王之计可晓然矣。


原来,斑衣鳜婆正是观音大士所化!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原来,她的一举一动,从头到尾都是为唐僧和“灵感”所安排的一场试炼!


唐僧的漏丹刚刚开始,就被六尺石匣所象征的高超固漏手段封住,所以他的元阳并未真正走漏!


由此就可以解释书里的一个BUG,近乎全知的观音,为何没有发现她的金鱼已在通天河为害九年之久,为何又在孙悟空找上门来这天突然“发现真相”。


因为这一切都是她做的局嘛。


对于鳜婆的真身,西游记作者在书中还埋了一个小小的“彩蛋”,这个暗示数百年来似乎还没有研究者发现:


在捉住唐僧后,灵感大王对斑衣鳜婆的称呼变成了“鳜妹”。


鳜,音gui。


看到这里,熟悉《周易》的人应该会想起一个词,那就是六十四卦中的“归妹”。


此卦说的是办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正是通天河漏丹故事的寓意所在。


归妹的上六爻有五个字——“女承筐,无实”,一个女子提着筐子,其中空无一物。


观音在收伏灵感大王时,手里提的正是一个现编的空竹篮。


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张纪中版西游记·通天河观音提篮】【张纪中版西游记·通天河观音提篮】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通天河故事的深层寓意了。正是在观音大士的统筹之下,唐僧克服了漏丹之难。


被灵感大王占领洞府的是老鼋,鼋音yuan,寓意真元,通天河的行政区划又属于车迟国元会县,这一切象征的正是修行者与被邪火侵扰的真元相会,最后乘着元气过了通天之河。


一场着急上火的梦遗,就这么变成了强身固阳的大保健。


正是此回固漏故事之后,唐僧固住精关,具有超高疗效的真阳才真的炼成。从此之后,才有了纷纷扰扰的女妖夺真阳故事——在通天河之前,是没写过女妖对唐僧贞操有兴致的。


这正是:

通天河,河通天,风雪寒冰煅红莲,

唐朝长老心不静,半夜梦中漏金丹。

观音大士来相救,斑衣鳜婆计多端,

意守海底固阳气,跨下真元直通天!


延伸阅读:

谁才是西游记最淫荡的妖怪?


【个人订阅号一本神经(ybsj_maoshiqi),这里有更多好玩的三俗西游考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360103/4810.html

更多阅读

生活中细思极恐的细节 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六大生活细节!

  开教育学校的好友经常跟我闲聊,说遇到很多孩子,刚进她学校的时候,几乎已经被家长给毁了,经过好几年的心理疏导,孩子才重拾自信。我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家长竟然这么容易就把孩子能毁掉吗?   是的,她告诉我说,毁掉孩子其实很简单,只需

生活中细思极恐的细节 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的六大生活细节!

  开教育学校的好友经常跟我闲聊,说遇到很多孩子,刚进她学校的时候,几乎已经被家长给毁了,经过好几年的心理疏导,孩子才重拾自信。我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家长竟然这么容易就把孩子能毁掉吗?   是的,她告诉我说,毁掉孩子其实很简单,只需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史书里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我说一个算不得正经史书的,中唐李复言所著的《续玄怪录》中所写的辛公平上仙。为了阅读方便,我就不贴原文,直接援引魏风华所著的《唐朝的黑夜》中的一段(嫌长可以直接看黑体字部分):中唐李复言所著《续玄怪录》中的“辛公平上仙”一篇,当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社会上有哪些让你细思恐极的细节?

谢邀。是幸存者偏差。暗无天日的幸存者偏差。你还记得知乎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问题吗?这个事情的程度,问题描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们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看到这样的惨状,都会觉得不寒而栗,都会愤怒。所幸,这个问题放出之后,新闻开始报

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哆啦 A 梦》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大雄是旷世奇才,哆啦A梦就是大雄。(多图)我详细地考证了一下关于《哆啦A梦》的种种说法,相关引用有标注。一.大雄的杰出设定书上提到的大雄的缺点有这么多:懒散,运气差,幼稚。设定书上提到的大雄的缺点有这么多:懒散,运气差,幼稚。但是没有

声明:《人类细思极恐的细节 《西游记》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为网友笛声何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