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成电影的名著 知乎 如果把知乎拍成电影,你打算怎么写台词和剧情?

(零)
首先,一部电影,需要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和一个脑残无比的剧情。
那这个霸气侧漏的名字就是——《侠》。
“知”的声音,顺着微张的唇吐出,“乎”则元气十足,浑厚有力,“侠”字一出,听者闻风丧胆,只道大侠风范。

如果有人连这种霸气都能抵御,那你可以考虑向他抛个媚眼,轻抚着他雄壮的肱三头肌,说:那你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钢,铁,侠么。
他一定无法抵御地,吐血而亡。

以下为剧情。
脑残无比的剧情,请自行备好六神花露水醒脑兼驱蚊。

(一)

那一年,我十八岁,在昆仑山习天虹剑三载。昆仑迷雾中,我常常望向远方,在孤独的夜,思索今生今世应当如何立足中原。终于,在某个萧瑟晨曦,我拜别师父,来到。

传闻,圣地,乃当今江湖。江湖上的腥风血雨,虽在山中修行,也早有耳闻,得知当年中原武林,各大门派武功层出不穷。

有抖机灵派,剑法极快,擅长一招制胜,他们的掌门人武功更是登峰造极,常以一字制胜,在江湖上人称“一字弹”;

有鲍照派,据传是从峨眉派而来,和灭绝师太老婆婆有一些成年人的神秘关系,其门派下全为女流,武功极其阴险,擅长鲍照而夺人关注,赞未至而关注满;

有强行装逼派,武功不到家,但声势夺人,装备极其厉害,有许多人闻其声而丧胆,纷纷献赞;

还有蛤派,声势壮大,每逢必蛤,一眼望去哈哈哈哈全是暗语,而未成年人常需父母指导下观看,堪称中原一绝。

当然,在武林之外,还有最大的朝廷,这儿的东厂负责逮捕政治敏感话题,锦衣卫则是负责管理友善度。

在这中原江湖之中,有人想进朝廷为官,有人想为民除害,有人想行侠仗义,有人想独善其身,还有人只是悄悄地点个赞。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生于江湖,无人能逃。


(二)

我下山的时候,师父问我,你要加入哪个门派。

我说,本想加入鲍照派,奈何男儿身,遂决定自成一派,名昆仑。

我师父劝我,徒儿,江湖险恶,人心叵测,再修行一些时日,下山亦不迟。

我摇头回绝。我心里想着,去你麻痹。

我对师父说:“不行,我要让昆仑剑法重震,传我师雄威。再过几日,就是中原武林大会,丈夫有志,少年时光不可辜负。”

师父说,也罢也罢。年少有为也好。我送你下山。

我说好,正好还有一堆行李,之前有一些江湖上的朋友让我帮他们从昆仑代购。

在山门前,师父在山门内,我在山门外。我转身正准备离去,他叫住我,赠我一句谒:“为,不知为不知。你要谨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三)

我第一天住进客栈时,觉得确实新鲜。各种稀奇古怪光怪陆离的玩意,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在客栈里,听起别人谈论起当今武林的绝世高手——如张公子,马伯庸,大师兄,梁边妖,听旁人讲起他们的招式,实在是令人佩服。

但初来,我没能有幸看见他们的招式,反而第一次碰见的比武大赛,是“XXX是什么体验”。

这里大家的招式也极其厉害,修炼,阅历都高我无数,有丧父哭母者,有家财万贯者,有天仙下凡者,有朋友离奇死亡者,各式武功层出不穷。

真是眼花缭乱。

我发现我习得的武功还是太弱,家里没有从亿万富翁变到破产,在这里是不足道的。

我次日把代购的化妆品给了江湖上的朋友,便准备离去。
拍成电影的名著  如果把拍成电影,你打算怎么写台词和剧情?


(四)

就在我准备离去的时候,却发现,我的包里有一本书。

我打开看,竟然是《昆仑二十三剑》。这是当年独孤剑侠称霸武林时所用剑法,他归隐以后,该剑谱从此轶失。

没有人知道下路。我当初问师父,师父也说不知。

我此刻心想,去你麻痹,当初是逗我呢。

不过转念一想,师父对我确是宅心仁厚,知道我到江湖上恐怕多有磨难,竟把这宝物赠与我。于是,我急忙翻开剑谱,我都能够想象,在习得了这些武功后,在武林高手中轴展自如,分分钟就可以秒掉各大门派。然而当我翻开剑谱,当我一页一页翻下去翻到最后一页时,却发现里面都是那些最基本的招式——这是在刚学剑法时就学过的东西。

我心想,去你麻痹。

不过,心中却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武林第一的剑法?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我想到了在昆仑的日日夜夜,想到了那时为贪一时欢乐而偷懒不愿用功,我想到了那雾霭沉沉,在我贪睡的时候,师父却黎明时分起身,习武。

我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这江湖之中,拼的不是招式,外表,在高手之间,靠的是内功啊。

翌日清晨,我收拾好衣物,便准备返回了昆仑山。


(五)

却不料,那夜挑灯夜读《昆仑二十三剑》,被另外一位剑客看见。

“你要去哪?”他问我。

“我要回昆仑。”

“留下那本书,我就放你离去。”他说。

“那不过是一本普通剑法而已。”我告诉他,并把剑法给他看。

他不信。

他说:“哈哈,原来独孤也不过如此,也是一介武夫罢了。”

我说:“不准辱我师门。”

他说:“我就辱。”

我说:“请放尊重点。”

他说:“我就辱。”

我说:“去你妈逼。”

却未料想,他竟然叫来了锦衣卫。

“锦衣卫叔叔就是这个人!”他对锦衣卫说。

我只是回昆仑而已,刚才性子急了。我说。

反正不管,你要扣除友善度。那位锦衣卫对我说,生于江湖,无人能逃。

他的剑抹过我的喉咙,我冰冷的身体突然感受到一丝暖意,我想到了下山时师父的谆谆劝导,我想到了昆仑山上雾中看花的鬼魅邪美。

此生谁料,心在昆仑,身老。

衷情难述。

完。




看到评论区 的故事也很棒,贴一下:

那一年,我还年轻。不懂朝廷,也不懂江湖。 我以为是我们朝学者的圣地,可以分享,学习。 我也曾入过很多门派,后来发现到处都有装逼派的卧底,还有写手,幻想家,天马行空家,低能家的卧底,一开始他们只是卧底,后来他们人数成倍增长,开始主导圣地舆论。 知早已不乎。混迹江湖多年,被东厂阉过,被锦衣卫爆过菊。最后只想说一句。 去你麻痹的东厂和锦衣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370103/5090.html

更多阅读

美国人最真实的生活 美国真实的生活知乎

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看NBA篮球比赛和好莱坞电影,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呢?下面就请跟随我来感受一下美国人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吧。美国人的法制观念普遍较强,在街头,看不到美国人

罗斯科的画 知乎罗斯科

引言近日因罗斯科(Mark Rothko)的一张《橙、红、黄》(Orange, Red, Yellow 236.2x206.4cm1961),在纽约佳士得春拍夜场上拍到了8688万美元,这在大众那里肯定又是要炸开锅滴,相信全世界也都一样不会有什么好话说滴。这里的情况,则如《顶层

声明:《拍成电影的名著 知乎 如果把知乎拍成电影,你打算怎么写台词和剧情?》为网友酒肉兄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