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完成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先不表态度,只放论据。 的观点来源于此文章:
“关于提前去工业化”


境外链接,可能浏览不畅,我粘贴下原文:
====================================================================

Traditional economies grow and develop first by industrializing, and then by moving into services. This has been the classic path t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modernity.


A few non-Western countries have been able to replicate this path: Japa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are examples that come immediately to mind.


I have been concerned for some time that for most latecomers this pat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traverse. It is not that industrialization has gotten entirely out of reach. Most poor countries do experience some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manufacturing factory.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not attaining industrialization levels reached by early industrializers.


What's even more striking, the onset of deindustrialization is now taking place much sooner, at lower level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lower incomes.


This shown in the chart below, which depicts the peak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measured by manufacturing's share total employment) in a sample of early and late developers. For each country, the income per capita at which deindustrialization began is also shown.

The pattern is unmistakable. While early industrializers managed to place 30 percent or more of their workforce in manufacturing, latecomers have rarely managed that feat. Brazil'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peaked at 16 percent and Mexico's at 20 percent. In India,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began to lose ground (in relative terms) after it reached 13 percent.


This may come as a surprise, but even China employs few workers in manufacturing, relative to its huge labor force. Moreover, the manufacturing share of employment in China seems to be coming down (caveat: Chinese data o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re problematic).


As I explain in a new , the early onset of deindustrialization has a number of implications. On the economic front, it slows down growth and delays economic convergence. Politically, it forecloses the typical path to democracy --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labor movement, disciplined political parties, and habits of compromise and moderation arising out of industrial struggles over pa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

作者Albert O. Hirschman,是社会科学的教授。

该文在最后得出了一条结论:去工业化在政治上的影响是,它关闭了通往民主的传统路径→通过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纪律性的政党组织、产业工人就薪酬和工作条件所作的抗争中产生的妥协习惯和自我克制。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甘地生早了...


言归正传,我们不问作者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但至少知道了,Jonanthan在他的答案里表明自己的右翼身份,并且带出“工业人口比服务业人口更有可能带来有效,平稳,非暴力的政治改革”这样的观点,是和Albert一脉相承的。


马克思爷爷:我早就强调过产业工人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嘛!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完成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会是怎样一个世界?

谈论经济问题,带出政治观点毕竟不太好。


到目前来看,我还没有明确反对或赞成Jonanthan的观点。我也建议大家仅需保持对图表数据的敏感度即可,对Jonanthan得出的其他结论,可以先放到一边。

----------------------------------------------------------------------------------------------------------------------------------------

好几位答主谈到了“工业化”的概念,认为是概念没讲清,导致论证过程和结论差之千里。
以Albert教授图标中的“Peak manufacturing levels”来讲,我之前确实也没见过这个词汇,并且也google不到对这个词组的解释,所以来看这个名词目前不具有普适性,不可作为学术指导,各位答主的争论可以暂时熄火了。

我尝试下结论:
①一个国家即便到了Peak manufacturing levels,并不表明这就是其工业化的顶峰;
②万万不能用Peak manufacturing levels来指代工业化水平,PML最多只能用来描述数量方面,不能用来描述质量;

实际上,Albert教授仅用简单的产业工人数量/就业人口数量=PML,以此数据随时间推移而降低的趋势来得出提前去工业化的结论是有问题的。忽略了生产率的提高等其他要素。(暂不展开)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去工业化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同时更存在于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原文第5段已经给出了解释,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去看。
文章主要是介绍印度工业化的,在结尾给出了这么一句:
Time, or rather the weight of history, is not on the side of Indian manufacturing.


简直是印度人民感情伤害专家...

贴张原文插图:
Gujarat(古吉拉特邦)算是印度工业化发展得最好的邦了,其他地区简直惨不忍睹...Gujarat(古吉拉特邦)算是印度工业化发展得最好的邦了,其他地区简直惨不忍睹...


当然,出于国家利益,我希望Albert教授和Jonanthan的理论是对的,因为如果该理论是对的话,那么基于上图,印度已经被判了死刑,我们根本不用担心印度的超越。
可惜这个理论还不那么对...
---------------------------------------------------------------------------------------------------------------------------------------
当Jonanthan尝试用Albert教授的思路来解释“中国很可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完成(工业化->步入发达国家)这个步骤的经济体了”时,招来了无数反驳,是因为无论是从论据、还是推理的逻辑上都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但是这个观点错吗?不完全错,只是Jonanthan没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来,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图:




我们颜色一致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国家啊…


在浅蓝颜色区域,你们觉得能找到工业品可以匹敌天朝的吗…


橘黄色区域,也就是我大天朝所在的档次,可能性也很小。


红色区域基本更没希望了,黑蜀黍们,先学一句:少生孩子多种树…

就算是我们工业领域里,产业工人的工资已经比目前和我们国家竞争的其他国家产业工人工资高,照样还是竞争不过的...

所以至少从(工业化→产业升级→步入发达国家)这条路径来看,中国的崛起,几乎是正好堵在了这个窗口上,其他国家根本看不到光了。

为什么?因为假如仔细观察的话,除了欧美日列强之外的后期发达国家/地区,比如亚洲四小龙,都是曾经以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长时间对外输出某种工业品的,才从根本上保障了这些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后来的富裕程度。

你再想象一下,还有这种可能性吗?
我给你假设吧,在目前市场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突然人们有了某种工业品的需求,或是黄色/红色区域的厂家升级了某项技术,带来了全新升级的产品或更低廉的工业品,这种凭空创造的机遇窗口,会面临什么情况呢?答案就是我们义乌的那些中小企业家们,会在第一时间盯上这项技术和产品,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复制出来,将市场填到饱和,然后恶性杀价,导致推出这项产品的企业彻底绝望...我真的难以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制造业反应速度能快过江浙地区

然后的然后,深蓝色区域的国家们,你们以为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了吗?

你以为“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称呼是空穴来风吗?

====================================================================


敲出上文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已经想到了反驳自己的黑材料,即发生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的外企制造业从中国撤出、转战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情况。

4.1日开始更新。
====================================================================


2014年末到2015年初的外企制造业从中国撤出、转战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主要是外资企业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部分撤离中国,比如:

典型低端制造业-A类:

①春节前夕西铁城(日企)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
②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
③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等均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
④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

A类外企制造业部分撤离中国,主要是因为制造业能够为其提供的利润和回报的急剧下降,这要归功于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非制造业(零售&日化)的B类:

如Metro AG(麦德龙-零售、超市), Home Depot(家得宝-零售), Best Buy(百思买-零售), Revlon(化妆品), L’Oreal(欧莱雅)......
B类外资的撤出,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的竞争。国内企业更能理解消费者的习惯和喜好,能推出更便宜、更能把握市场的创新产品(包括山寨)。零售类的退出主要原因就是国内零售类实体的不景气(电商冲击)和国内零售连锁企业的咄咄逼人。

金融的C类:

Royal Bank of Scotland,这个打算并放出风来关掉或变卖中国和香港分行,貌似最终没撤。

此外,以上所有类型公司的撤出同时还都受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在此之前,外资公司享有税收优惠。而此后两次变更了相应政策:第一是2007年使外资和国内企业收入税持平;第二是2010年使其他税种持平;导致外资更加撑不住了。

B类、C类撤出,是完全没任何问题的,撤了就是败了,无所谓转移机会给别人,本土企业可以代劳他们干的事情,使利润留在国内。而问题就出在A类企业身上,他们的转移,是否会给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家带来完成工业化的机会。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225.html

更多阅读

能测算出你上辈子是什么人 情人上辈子是什么缘分

一则公式 能测算出你上辈子是什么人将你的公元出生年月日加起来例如:1973.12.19出生的人就是1+9+7+3+1+2+1+9=33 这时出来的数字如果是一位数以上的话再相加(如果相加之后还是一位数以上的话就再相加.直到变成一位数)例如:先前出来的

席慕容-如果 如果我是一棵树席慕容

如果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我可以永不再出现如果你愿意除了对你的思念亲爱的朋友 我一无长物然而 如果你愿意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 断落如果你愿意 我将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大汉之全球攻略 许景南的全球攻略

     李宁本人很善良,但他不擅长管理。”面对近期国内体育品牌企业接连出现问题的现状,匹克集团(下称匹克)董事长许景南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抛出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2012年对于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来说,是个“寒冬”。众多

声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 如果全球所有国家都完成工业化,成为发达国家,会是怎样一个世界?》为网友浮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