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本文涉及三个方面,一方面1929年的危机传导过程和相关数据。二方面是近代经济危机1989~1990 & 1999~2001 & 2007~2008三者的传导过程和数据。三方面是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本文致力于将重要历史衍变的传导过程都深度剖析,谬误、含糊、不周全之处请诸位指正




先讲结论:
我们正处在一个长期通缩的周期。与1929不同,各国金融体系具有很强的通胀调节能力。但面对通缩的成因:基础工业品价格急剧降低,缓慢的生产率增辐和货币政策。
全球产生了大量产能过剩所致的不良资产。以致供给需求双萎缩导致的利润缺口、资产价格下降导致的债务违约的恶性循环,在全球内不可避免。但是,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主权净资产(2013:352.2万亿元)且欣慰的是,中国政府整体的资产负债率极低,不足40%,资产价格的膨胀使中国居民的整体负债率高于300%,这意味着不影响政府但影响民众的局部资产价格泡沫破裂还是极可能出现的。
我们知道世界上90%的经济危机都伴随着资产负债率过高,它不是主要成因,却至少是第一诱因。中国唯一的风险是系统性风险。所以,这次经济危机的主战区将是中东与太平洋对面的新兴市场,中国反而是世界最大的对外通缩对内通胀的国家。金融与国际汇率上一片白纸的我们,面对的是与美国模式、新加坡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完全不同的未来。

我们从历史中找出细微差异来归纳因果,可即使历史如何相似,1929年与20世纪之间金融结构的复杂差异都使分析的结果有失偏颇。

所以,21世纪必然面临另一方面却同一性质的经济问题,这就是人性与社会结构中不变的动因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导致任何时期都必然存在的某种共性。

至于什么时间将扩大成新一轮经济危机,暂不定论。但可以知道,它每天都在发生,并且离我们不远。
(本文致力于将重要历史衍变的传导过程都深度剖析,谬误、含糊、不周全之处请诸位指正!)







历史背景:
结果:1929年到1934年的经济危机使低清偿能力(没有对冲保险的风险敞口)的主权、银行大面积破产(1),货币信用崩溃(2),金本位坍塌(3)。同时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始外汇管制(4),各国对主要货币美元、马克、英磅实行强制贬值政策(5)。由此带来了关税限制、贸易减少。最终供需失衡,大量企业破产。1929~1933,美国的M4减幅33%。

传导过程:

1.国债与信贷额、美元资产价格自1922到1929年随着工业革命高速增长,农业、金融业、生产率更新速率低的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利润缺口。层级复杂的债务链条使这一事实传导得极慢。战后全球金融高度依赖纽约华尔街,其中大部分国家都还是新兴市场。
2.信贷规模消化了美国工业增长的利润,为美国实现了七年通胀,但同时国债与企业债券的清偿能力,尤其是农业债务的清偿能力被大量的利润缺口极度削弱。由此1927年后,债券的价格开始受到质疑,隔夜周转利率与国债收益率分别升至15%、12%,首当其冲的,与债市直接关联并后于债市反应的市场:股票市场,先于经济在1929年10月24日暴跌,当日跌幅12.8%。下午,美国银行业和财团迅猛地采取了诸多“救市”政策,首先是J.P摩根带头的2.4亿美元股票资金投放(其后,权重股与基建股出现小幅上涨),以及花旗查尔斯带头的10亿美元信贷投放,但债市的危机已经使市场无动于衷,银行间拆借利率最高时达20%。OverNigntRepo(有抵押非银行隔夜拆借利率)巨辐波动。美元风险资产与债券价格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华尔街黄金储量被全球的投资者搬空。(这一点上1929的光景与今天是一样的。只不过,今天的通胀在经历过金本位、美元本位、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转变后,通胀的程度是更高的,同时还伴随着生产率增长率减辐与退休率)。



3.1930年1月,全球农产品价格终于被不良资产与严重过剩压垮,成为压倒千疮百孔的美国银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全球银行大面积破产,无数人民失业,没有银行存款保险机制的中产自此一贫如洗。

1931年,英国宣布以战前高估利率脱钩黄金,法国以战前低估汇率回归金本位,吸纳了全球30%的货币性黄金,而金融业不发达、世界经济贡献不足5%的法国根本不需要这些黄金,这次错配再次使英、美国加剧式的资本外流与去杠杆失败在1933年彻底爆发。

1933年,在敌视银行与资本家的声音下,罗斯福上台,宣布美元贬值政策,蒸发了数百亿银行与财团资产,用通胀提振了经济(但失业率依然维持15%),1937年就恢复到了2030亿美元的水平。



4.低迷的世界经济
错漏百出的货币政策....
大量失业生存无法保障的人群....

促使了纳粹党人—————希特勒的上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幕。

1936年后凯恩斯解决了1933年经济危机的遗留问题:是通过干预低于潜在增速的实体经济,而脱离了劳动力收入与价格水平的负面循环,而现今,逆周期调控却使金融体系的政策愈发失灵与迟缓,这也证明了货币政策不能一味向前却永不调整。

直到再次危机,才恍然大悟,急头转向,以至产生二战悲剧。


战争环境:时辛亥革命(1911~1949)过渡期,中国爆发内战。二战爆发前夕,一战结束近30年,各国基建重建基本完成。




财政环境:
1.美国因工业、金融的发展使生产率急剧提高,GDP已超过英国逾35年(1894年的芝加哥世博会,美宣布GDP超过英国)。

2.内战(1861.4.12~1865.4.9)与1917参与十月革命(一战) 使1929年美国国债达到了169.3109亿美元。

3.1929年还是美国与法国持有全球最多的黄金的年代,全世界都实行金本位。

4.美国的GNP在8月顶峰达到了2040亿美元(1933年时跌至1420亿美元),随后在1937年就恢复到了2030亿美元的水平。

5.1931.9.3日:英国放弃金本位,这使得英磅从硬通货彻底沦为了滥发的主权债券。与英国高度关联的美国金融业被全球的黄金兑换压跨,由此,资本外流使美元面临黄金枯竭。
5.1 1925年物价却远高于美国地区的英国以一战前汇率重新挂钩黄金,此时的汇率价格已被高估(加剧了资本外流和黄金消耗)。
5.2 由此迫发了英国的贸易紧缩并长期衰退。
5.3 三年后,法国挂钩黄金,与英国相反,法郞高度低估的汇率回归,黄金投机者与交易商都纷纷流入法国(以低估汇率挂钩使国际资本全部涌入法国 )

6.在此之后,针对资本外流,美联储率先提高了贴现率,在同年10.9日从1.5%上调至2.5%,16日最终调至3.5%,公开银行间市场利率相应大辐上升(增加利率),5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高达4.26%(国债评级与收益率成反比)。

7.《凡尔赛合约》错误的利率管制。

8.世界农产品生产率提高,提高了过剩农地、务农群体。农产品开始贬值,与此同时,1922~1929七年,农业的整体负债提升了一倍以上,而农业收入从年70亿降至年40亿美元。这使农业信贷易于呆账与坏账。
8.1 糖价:1919年每磅8美分,1920年由于糖产能不足的预期证实,使其涨至22美分,当时花旗对古巴糖业的贷款达到了7900万美元,相当资金金80%,而1921年糖产能恢复,暴跌至1.5美分,这使得美国金融业背负巨额的不良资产。为1930年再次暴跌引发的银行破产埋下伏笔。

9.金融业并不发达的法国吸纳了全球30%货币性黄金。

10.时任美利坚总统的胡佛先生,急于降低M4,信贷额的膨胀。宣布了使他丑名远扬的《1932年收入法》该法在使美国不同级别的个人所得税由1.5%3%5%分别升至4%8%8%。
10.1 1928年美国信贷规模急剧膨胀,一年增长了26亿美元。
10.2 与此同时的短期拆借利率增长至10%(最高时20%),受《凡尔赛合约》背负巨债的德国短期流动性失灵,直至崩盘。
10.3 与此同时,花旗的Charles O. Prince III王子宣布向银行间拆借市场以8%的利率投放2500万美元的贷款,市场遂稳定于这一利率(危机前夕)。

11.一战过后,全球信贷市场高度依赖美国金融业。


从时期上看,这并不是一次周期性危机,虽然通胀的影响伴随至今,但实际上危机在7年内就结束了,从萧条恢复的调节速率上看,这是一次货币体系、生产力与M4失衡的经济、金融业结构的弹性调节,但这种"弹性危机"的结构调整同时也开启了世界各国赤字国债的通胀历史。






1989~1990经济危机成因分析,相关周期1980~1995.
模式差异:所有经济危机的根本,是金融结构与生产结构失衡而造成的。这其中有两种模式:
一、维持模式:‘劳动力与资源大辐投入大辐产出带来增长,M4增速高于GDP增速与生产率。’
二、增长模式:‘生产率与劳动力投入同步增长,M4增速与GDP增速及生产率持平。’


财政环境及历史背景:
‘1981年,里根总统从供应面大辐减少政府职能,大规模科技投入,从此美国正式进入生产率大增长的年代。当时的美国赤字高居不下,同时强势美元升值产生了对内通胀对外通缩。国内购买力下降但国际币值却横盘。这样一旦生产率不增长,购买力的下降无法传导给国际市场。结汇就会大辐减少。由此带来诸多问题:
1.信贷额增长,因为生产率增长延迟,导致不良资产增多。
2.企业利润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导致自然价格增长,收入增速逊于前者。
3.对外却有大量本币回流,国外投资额下降。对外金融影响力下降。资本回流导致本币升值,但却没有生产力的支撑并且实际购买力不高。导致对外汇率呈虚高状态,只要互补关系的投机者一旦去杠杆化离开市场,一切就将崩溃。’



先谈谈苏联和最终结果。

前苏联对此不屑一顾,大力发展军备,认为美国经济一旦因通胀崩溃,就会这场战备赛跑中坍塌。可是,1981年美国意外地赤字的同时控制了通胀(当时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


1984年,美国银行爆发第五次挤兑危机(注:1819&1837&1857&1873&1884&1883)。当银行出现挤兑时,主体就会回收贷款与售卖证券,造成股票与债券下行,而贷款偿还者和证券购买者对银行开出支票使活期存款下降,从而减少企业流动性,进而社会总支出减少,产能过剩、资产价格回落,形成负面循环。




在此之前,我们谈谈1907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传导过程。

1863年,亚伯拉罕·林肯发布了《1863年国民银行法》,正式实行银行双轨制。国民银行通过联邦政府注册受国民银行法监管,通过各州注册的银行受各州银行法规监管,当时没有中央银行,各州就产生了大量的清算所。

州清算所由银行共同发起设立,为状况良好的银行提供存款担保和现金借贷,成为了美国银行间市场的雏型。

1895~1907年间美国信托业大规模兴起。最初,信托经营保守,客户较少,所以经营活动比银行更少受到限制:准备金更少,可购资产种类更多,甚至是高风险资产。由此,内战经济复苏下的美国信托业盈利能力位列诸行业首位。同时从事了更高风险的投资活动,1900~1905年间,信托公司确实赚取了超额回报,这进一步扩大了信托业在美国金融中的占比。1907年时,信托业规模已经与银行业相当。信托公司开始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大辐投机。

当时美国农业占主导经济,信贷呈季节性波动,需求在秋天上升,中西部粮食经销商需要资金收购农作物。这使资金季节性地从纽约流向农业区,同时利率提高并信贷紧缺。
而1907年某个事件使阻断了季节性资金的流向——————旧金山大地震
该事件死亡人数保守估计3000人以上,华尔街保险为不动产损失支付了达4亿美金的火灾赔偿。同时旧金山大地震使旧金山周边大量房产债权违约,随之房价暴跌。始于纽约信托公司的挤兑很快向银行体系扩散。
这使得美国流动性紧缩抬高了贴现率,伦敦的逐利资金不断流向华尔街,依赖于伦敦的爱尔兰和欧洲的信贷系统短缺,而爱尔兰的银行利率不断地提升使美国原正常的季节性资金流动最终枯竭。
同期,蒙大拿联合铜业因为海因策和莫尔斯两个投机家大辐炒作又沽空(挟仓计划)失控产生了高达80%的跌辐,这支蓝筹股的相关持股人全部跌破了质押平仓线。很多贷款违约,提供贷款银行不得不破产。这引发了国家商业银行的疯狂挤兑,即使清除了海因策和莫尔斯在纽约清算所的职务也无法抑制恐慌。


1907年10月18日,传闻巴尼参与了联合铜业的挟仓计划,随之巴尼所任董事的美国信托公司也遭到了挤兑。
美国钢铁的大股东,华尔街最大银行家,J·P·摩根认识到如果恐慌在信托业蔓延到大银行,这将带来系统性危机与严重萧条。其中关键,就是信托公司贷款给股票经纪人的通知贷款,对信托的挤兑将使大量贷款收回,由此股市大跌再造成质押品价值不足而使银行收回贷款。进一步使银行收回贷款,循环的信贷收缩使资产价格大辐萎缩。

J·P·摩根联合纽约的银行家在家中会议,要求状况良好的银行支持美国信托和受挤兑的银行。摩根自己提供2500万美元,洛克菲勒拿出了4000万美元,美国财政部提供2500万美元。
这使长达6周的挤兑结束,20余家信托公司倒闭,但挽救了大银行的倒闭。

而这次恐慌带来的信贷收缩和风险偏好下调、总支出下降却导致了1907年11月到1908年6月的经济衰退。期间,美国总产出降低了10%,失业率从3%上升至8%。

我们可以在这里面看一个关于经济危机的泡沫破裂模式:其中有借款方用于杠杆购买某个资产,该资产因为某一事件而大跌,大跌使资产的平仓空头逾来逾多。价格不断下降,支付不起贷款的投资者使银行坏账,同时银行的储户就发生挤兑。这种平仓就扩散到银行其它相关的资产中去,资产价格再度暴跌,相关资产企业大量破产,工资下降、需求萎缩,总支出下降,最终经济危机。
南海事件的资产是郁金香,1980年日本是房地产和股票,1907年的美国是信托和股票,1930年的美国是债券。历史一直在重演,从未改变。











1989年后日股市值超过了日本GNP的1.6倍,大量资金出逃,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莫斯说:“一个以日本为顶峰的亚洲经济区造成了大多数美国人的恐惧,他们认为日本对美国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苏联。”但最终1990年大量美元投机者群体出现。资本回流,对外贬值,生产率跟上了M4增速,私人部门生产率大辐增长,赤字逐渐维持,生产边际递增年代开启。而前苏联却因为私人部门产生率增长项目投入过低,与大辐投入的军事项目失衡,生产率远远跟不上日渐膨胀的M4。’

进行到了1989年,强大且羸弱的军事强国、金融腐国——苏联倒台。这期间战败国日本战后发展到顶峰,汽车、船业、家用电子、工业机械、能源利用、钢铁乃至粮食的生产率在低汇率的前景以生产率高出美国15~20%的水平大辐创汇。
此时,美国积累了十年的技术发展开始呈现乘数效应,大量美国创业阶层出现,1971年成立的纳斯达克追上了纽交所。1989~2000年11年间,美国股市上涨了500%,而日本股市和楼市跌去了60%。

1987年4月29日美联储提高利率同时日本降低了利率,这一调整使资金流向美国,日元结束大辐升值。同年9月德国上调利率 ,马克升值。

日经指数从1985年的12000点在1987年10月17日"黑色星期一"的西方股市大暴跌中。短期下沉后率先回调,带动全球股市的回暖。
此后,股价一直强势上升。1989年12月19日达38915点,上涨了3倍多。股市市值是当年日本GNP的1.6倍,日本的GNP占世界的比例也由1970年的6.4%上升到1990年的13.7%,对外纯资产额在1991年达到3830亿美元。同时大量全球资金投机日元。日本成为全球最高杠杆的股市。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居世界首位。



回到历史

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受全球贷款美元买日元的投机者追捧,强势的日元汇率由1985年的1:250升至1988年的1美元兑120日元,与1971年(1:360)增长3倍。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再次从125日元升到1995年的83日元。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央行利率下调、日元固定利率优势不再。(二战后,日本一直被美国以反战为由依据《日美安保条约》管制)。
图为1960年,日本650万人抗议《日美安保条约》


传统经济学认为,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消费和生产行为具有“粘性作用”,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因此货币贬值最开始会打击出口,而其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
表现在美国身上,其贬值所带来贸易恶化持续近3年后才好转。其贸易逆差有70%以上都来自德国与日本。



与美国相反,日本在最后的颠峰对外通胀且升值,但对国内购买力增速还是跟不上前者增速,最后导致了通缩:日元对外币购买力过强,国内企业需求减少,而日元又投机资本极盛,一时金融杠杆竟为世界极大者。美国做空日本箭在弦上。

1987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美国施压日本继续下调央行利率至2.5%。
高盛将日本保险业购得股指期权转卖丹麦,丹麦转卖全球权证投机者。该合约实际就是日经指数的认沽期权。
这个日经指数认沽权证立刻在美国热卖,大量美国投资银行纷纷效仿。全面多头的日本股市被全世界的做空压垮,连本国资金都加入了做空的热潮中。
在股市的变和博弈中,由于股票的权益是单层次的,企业-企业大股东-股票持有者-债权人,企业的账面浮盈以高复杂层级的债务链条体现,使呆账的事实被掩盖。
市值上升,公司向债权人贷款,超额投入,高资产负债率,账面浮盈。而市场中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这种结构时,一旦这种链条某个重要环节开始变现权益的同时,就会出现断层而崩溃。反馈到股市上就是账面萎缩,利空不断,投机者纷纷变现却流动性过剩的恶性循环。

到了1987年,美国才意识到

最终本球资本转移美国,资本外流爆发,时代之河向背负累累的日本汇率与股市注入了最后一升水,1990年流动性过剩的日本金融决堤,本国GDP萎缩60%。

来看看当时日本政府是怎么做的

(1)房地产政策:日元对外升值导致“扩大内需”。为减轻日元升值对结汇和增值末期的资本外流。日本政府转变为以国家、私人部门投资、消费支出扩张为增长动能的政策。对基建与房地产的投入高潮开始。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足导致房地产投机热,投资膨胀进一步推动通胀和高杠杆。

90年3月27日,日本央行出台《控制不动产融资总量的通知》,成为了日本经济危机一系列逆周期调控的导火索


(2)日本经济高速膨胀。1985年后日本登上泡沫顶峰。企业、投机消费者过度自信、乐观,必有下限论开始流行在每个日本人心中。
(3)极度高资产、高资产负债率的维持使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使暴跌的股市的沽空力量逾发逾多。保守如日本,1979年后才开始金融衍生化、自由市场化,节奏过快的进程使他必须持续大规模投入才能维持金融制度。
85年后明显加快的同时发生了管制放松、利率自由化。利率宽松同时信贷放松使日元资金过剩。
而央行却从1989年5月开始,3次上调贴现率。1990年8月为防止海湾战争油价上涨带来的通胀带来的资本外流影响,贴现率从4.25%一次性上调到6.0%,总共加息3.5个百分点。美国曾经在1930年10月单月也上调了2%的贴现率(1.5~3.5%)。这是一个重大陷阱,快速的提高利率反而使资金面短期更趋于紧缩,最终依然无法避免资本大量出逃。并且使大量的企业负债前景和持续大规模投入的部门受到恐慌情绪抛售并失信,美国评级机构加剧了这一过程。



结果:
股票与房地产投资架空了日本,通过上市融资,不动产贷款维持基建投入,再次上市的维持模式循环,将资产负债率推高到了一个极不稳定的水平。但此时日本企业已经别无选择了,所有资产都反馈到了金融的泡沫中。
在前面的1929臃肿的银行业以外,日本过快地管制放松产生的大量“金融创新”的衍生品使大量金融巨头新兴又坠落。

(1)泡沫破灭、房股市暴跌,银行呆帐不良率高达40%,金融机构再融资受阻,最后辛迪加贷款也不管用了。同时中小企业大量破产,生产率倒退。银行业病入膏盲:


1994年,东京协和、安全两家全牌照金融机构坏账超出,宣布破产。
1994年,83年历史的兵库银行因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率过高破产。
1997年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的3家子公司先后破产。
1997年排行第十的破产。
1997年三洋证券破产。
1998年日本长期信用。
1999年10月02日新泻中央银行破产。


房地产价格指数在91~95年间跌去65%以上,一线地产于96年后渐维稳。二三线地产至今仍在下跌中。
(2)1989年12月19日的38915点,到1992的14194日经225跌去63.52%。2000年互联网新高潮,伦交所、纽交所、多交所、德交所、纳斯达克及新兴市场全部冲过历史新高时,日经225指数却低收至13785点。
(3)生产率增速远远跟不上高处不胜寒的巨额负债和赤字。日本人民信心重挫,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东流。无数中产在历次危机成为最深切的受害者。



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美国的科技金融部门的生产率高于日本20%而带动全部产业,进而发挥金融业杠杆,撬动逐利性全 球资本疯狂做空日本。’


传导过程:
梗概:股票和房地产,奢侈品大幅下跌,民众资产大幅缩水引起消费下降。消费下降引起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制企业破产。企业破产后降低劳动力收入使消费继续下降。陷入恶性循环。




1999~2001年经济危机成因分析,相关周期1995~2003.
1999年1月1日,欧盟欧元正式发行。2002年7月,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共19个国家正式确立欧元为欧盟唯一合法货币。





2008年经济危机传导过程,相关周期2003~2015

现今,国企产能过剩造成的利润缺失、中型企业间借贷大规模违约,民间借贷的高息链条的低传导速率,使极多的债权难以变现,产生高估的资产价格。

2014年的中国中央财政债务为9.565545万亿元,国外债务仅为0.097914万亿元。15年地方政府总资产108.2万亿元,总负债30.28万亿元,地方政府净资产77.92万亿元。2013年我国国家总资产691.3万亿元,净资产352.2万亿元。


能源业
能源加工业
农林牧业
交通/运输业
金融业
信息业
科技业(全要素生产率边际递增)
房地产业





2016~2017经济问题
2010年12月6日美国延续减税两年,
2014年中国债市巨辐波动,房地产贷款收紧。四大行宇宙行对国企发起批量辛迪加贷款,几万亿的银行资金买回来了数百万人的工作岗位。基础工业品(石油、金属、矿产)价格的益处(中间工业品、生产成本完全没降)完全没有传导到国内,而石油价格的暴跌的害处完完全全得施压在了中国上。大批大批的企业活在国家20万亿的补贴和贷款下。
据路透社,中国监管层正在从日本经济发展史吸取教训,决心避免重蹈日本衰退和通缩的覆辙。路透社援引日本政府以及其他与中国监管层有直接接触的消息人士称,中国监管层认为日本30多年前放开资本流动和日元汇率自由化,是导致日本1990年代初资产泡沫形成和破裂的关键因素:

股票市场:
黄金硬通货:
基础工业品:
农产品:
汇率:







数据来源:
1929~1931

[1]美国货币史-弗里德曼 ◎ 著
[2]美国国债市场的诞生-加贝德 ◎ 著
[3]货币供应环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鲁万峰 ◎ 著
[4]多角世界与中国房地产 - 刘军洛 ◎ 著
[5]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 奥托马 ◎ 著
[6]政府担保,福兮祸兮 - 维拉尔·V.阿查亚 ◎ 著
[7]金融世界的伟大 -刘军洛 ◎ 著
[8]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埃德温 ◎ 著


1989~1990 & 1999~2001 & 2007~2008 & 2015~2016

[9]即将来临的第三次世界大萧条 - 刘军洛 ◎ 著
[10]农村合作金融工作通讯2015年第1期 - 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 编发
[11]中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对应策略 - 付庆华 ◎ 著
[12]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2013) - 中国银行业协会 ◎ 编著
[13]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5) - 中国银行业协会 ◎ 编著
[14]中国小微金融企业发展报告 - 中国银行业协会 ◎ 编著
[15]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 李连发 ◎ 著
[16]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 - 中国人民银行小微金融研究中心 ◎ 编著
[17]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联系—对外经济统计数据估算与计量分析 - 高敏雪 ◎ 著
[18]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 - 中国银行业协会 ◎ 编著
[19]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4) - 中国银行业协会 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 ◎ 编著
[20]中国小额信贷行业发展报告(2015) - 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样本数据
[21]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 - 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 ◎ 编著
[22]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2014) - 张承惠、郑醒尘等 ◎ 编著

电子书与网络材料、数据

[23] - 新浪博客 原作者不明
[24]问题 - 25]问题 - [26] - 李蛟 ◎ 著
[27]世界银行 - 全球经济展望28] - 百度文库
[29]- ◎ 著

[30]中国[30]中国
1907年经济危机
[31]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教训 李国民 ◎ 著
越坑越大,Done40%,打鸡血更新ing....越坑越大,Done40%,打鸡血更新ing....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暂不接受商业转载,非商业转载请联系个人微信: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831.html

更多阅读

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独生子女费

分析新时期独生子女问题产生的原因上述独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缺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决不是,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由于独生子女的“独”,客观上存在着区别于非独生子女的种种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长

现浇梁表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浇板裂缝国家标准

  目前,在现浇箱梁施工中,梁体表面经常会出现裂缝,有的在砼浇注过程中就会出现,有的在砼浇注完一段时间后才会产生;虽然有些裂缝初期十分微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力荷载和变形荷载作用下,发展会越来越宽越深,使顶板渗水、钢筋锈蚀,使梁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气体的浮力产生原因跟液体浮力产生原因一样,从宏观上看,都可以认为是由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气体或液体的压力差产生的浮力。平时所说大气压强是指在同一高度处的大气压强,并且在高度变化不大时,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

声明:《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每隔几年就会产生经济危机?》为网友泡沫像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