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高考有多大优势 相比较其它地区,北京考生上清北有多大优势?

【多图多数据】2015 年,北京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概率是广东考生的 30 倍(10,000 人中分别取 106.62 和 3.65)。北京之后是上海(32.16)、天津(25.81)。倒数三名是广东、云南(3.79)、贵州(3.93)。
数据是我几个月前为一个研究项目搜集的*。上图中,分子是 2015 年清北两校在该省的实际录取人数*,分母是该省的高考人数。数据是我几个月前为一个研究项目搜集的*。上图中,分子是 2015 年清北两校在该省的实际录取人数*,分母是该省的高考人数。

根据 2015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做一个事实判断,即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入读清华北大的可能性比其他地区要高很多,或者说,清北两校给各省的名额分配有很大不同。

这个事实判断是没有争议的。

--

下面是价值判断:这样的分配方案是否公平呢?是否合理呢?

认为这样分配公平的核心论点是,每所大学都招更多的本地学生,所以清北的招生政策是公平的。

认为这样分配合理的核心论点是,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综合素质高,接受的教育比其他地区好。

我们来一条一条看。

我们让“小明”扮演认为该方案公平、合理的一方,“小红”认为其不公平、不合理。

--

小明:每所大学都招更多的本地学生,那么清北的名额分配是公平的。

小红:清华、北大是国家财政重点支持的大学,每年收到的拨款最多(40 亿以上),且国家拨款占全部拨款的绝大多数,没有理由省与省之间有 30 倍的差距。

清华、北大的财政决算公开表里面没有分别列出“教育部拨款”和“北京市拨款”,类似数据我仅在上看到。从下图可以看出,教育部拨款占复旦当年接收拨款的 80%。由此推测,清华、北大的教育部拨款比例应该类似,甚至更高。

小明:既然你讲到国家拨款,国家 GDP、税收也是北京、上海人均贡献最多,清北多招这些地方的学生当然是公平的。

小红:如果名额的分配是按照人均 GDP,那当然也算一种公平。可是,广东、江苏等地的人均 GDP 也是全国前列,为什么“清北率”是北京、上海的 1/30?

标准的定义就是它得适用于所有人。如果名额分配标准是“人均对经济的贡献”,那所有人均收入高的地区都应该优先。

小明:为什么这些省份的学生要盯着清华、北大呢?他们自己省内也有很好的大学,而且招生政策也会向他们倾斜呀。

小红:首先,不一定其他地区的好大学招生政策会向本省考生倾斜——由于时间限制我手头没有其他大学的数据,不过我们以后可以一起看看安徽、江苏几所知名高校的招生情况。

即便我们假定全国每所高校都录取更多的本省学生,请你先看看下面这张图。横轴还是清北每万人录取人数,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天津分列前三,纵轴是各省的 211 大学数量。(北京在图片的右上远端。)
确实,江苏考生相对“幸运”,虽然上清北难,但本省好大学多,如果它们优先录取江苏考生,那情况还没那么糟。可是左下角那一群你根本看不清的省份是“清北率”又低、本省还没什么好大学。拿掉北京、上海、天津,放大了看:确实,江苏考生相对“幸运”,虽然上清北难,但本省好大学多,如果它们优先录取江苏考生,那情况还没那么糟。可是左下角那一群你根本看不清的省份是“清北率”又低、本省还没什么好大学。拿掉北京、上海、天津,放大了看:
所以,即便每所大学都偏爱本省考生,现在的分配情况也很难说是“公平”吧。所以,即便每所大学都偏爱本省考生,现在的分配情况也很难说是“公平”吧。

--

小明:一味追求公平没有意义,我认为现在的名额分配是合理的,因为北京、上海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长远发展潜力比小地方来的要大。

小红:假定你说的是对的,小地方来的确实长远发展潜力不行。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谁长远发展潜力更大来分配名额呢?

小明:好大学不就是给长远发展潜力更大的人读的吗?

小红:那不一定。我不是否定你说的这个标准,只是我们不能不经过任何讨论、直接接受它。录取标准有很多,比如“补偿”也是一种。有些人可以说,因为小地方孩子的成长环境相对较差、考出好成绩更不容易,我们反而应该给他们给多的名额。同样的,我并不是支持或反对这个“补偿”标准,我只是说我们得讨论完再决定应该用什么标准,而且讨论得全国一起讨论。

小明:我也来玩你这招。我们先假定我们讨论完、同意以长远发展潜力为标准。北京、上海的学生综合素质高,优先录取他们,有什么问题吗?

小红:“北京、上海的学生综合素质高、潜力大”——你有事实证据吗?

小明:我自己就是小城市(或县中)通过高考考进清华(或北大)的,我进了学校之后感觉我的综合素质不如北京、上海的同学,我只会死读书、眼界很窄。我的学长学姐、教授也都这么说,他们说毕业后,北京、上海学生发展得更好。

小红: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的“长远发展理论”。首先,不能是个人回忆,而是要做更大规模的调查、统计。其次,由于北京、上海学生的家庭收入通常更高、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要把这些影响因素排除,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小明:那你也没有证明我错。

小红:你说得对,这个“长远发展理论”目前无法被证明是对的或是错的。

小明: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小红:如果我们认可分配名额向所谓“高素质”学生倾斜这个标准,且我们假设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学生素质更高,那么广东广州、深圳的学生呢?江苏苏州、南京的学生呢?浙江(12.89)学生的素质是山东(4.06)的三倍吗?

标准的定义就是它得适用于每个人。如果标准是“素质”(或者说“大城市”),那所有“高素质”(“大城市”)的考生都应该优先。

小明:我们不说远的,就说考生高三时的情况。北京、上海的教育水平高,优先录取这些地方的学生也是合理的。

小红:教育水平高体现在分数上吗?如果是,那么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应该对北京、上海学生没什么影响。如果教育水平高是体现在“综合素质”上,那么你还是在说我们之前讨论的“长远发展理论”。

小明:我还有一个理论。有些地方的考生因为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念大学,会选择一个离家近一些、排名却低一些的学校。会不会有可能清北的生源在广东、云南这些南方地区不够好呢?

小红:对于两所好大学,你说的这种“不愿北上”的情况有可能发生。但是清北在中国是“超顶尖大学”,每年国家资源给得最多、名声最响,且事实证据是清北在每个省几乎都是瓜分高考前 20、前 30 名的。所以现在的名额分配不是一个“需求方”问题,而是一个“供给方”问题。不是说南方的优秀学生不想上清北,而是想上的优秀学生远多于清北分配的名额。

即使有生源方面的担心,邻近省份名额差异大也是说不过去的,比如浙江(12.89)和江苏(6.44),相邻的华东省份,各有一所高校仅次于清北。(江苏的 211 大学确实比浙江多不少,但真正和清北直接竞争生源的也只有江苏的南大和浙江的浙大。)如果清北在分配名额的时候担心生源流失到浙大、南大,那浙江和江苏的清北率应该接近,不过事实是它们也差一倍。

--

小明:说了半天,你对现在的名额分配到底有什么意见呢?

小红:从道德哲学角度来说,现在的分配是歧视。我们不会把考生按照性别、身高划分成几组,有的组上清北容易、有的难,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人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

那么为什么要按照户籍来给考生分组呢?

这标准难道不就是所谓的“看你父母是谁”吗?户籍和身高一样,都是考生无法控制的。如果出生在北京户口的家庭,或者父母优秀、得以在北京落户,那么恭喜你,进入了“容易组”。如果你出生在广东、云南、贵州,那么抱歉,不是你的错但是你在“难组”。

我们都说高考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公平”机制,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阶层流动。但这样 30 倍差距的名额分配不是完全违背高考精神吗?

小明:你太理想化了。教育资源,尤其是像清北这种资源,一定是各方都眼红,不可能按你说的,只用一种标准来考量。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大城市等利益群体都得考虑。

小红:我并没有说必须用一个标准来考量,完全放开、只看分数也未必是“最公平”、“最合理”的分配方案,也不可能有方案所有人都满意。只是现在这个分配情况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省与省之间可以差 30 倍之多,人口、经济水平发展相近的省份也可以有好几倍差距,同一个省今年和去年清北录取人数也可以有 30% 的降幅或增幅*。

小明:所以你想知道这个名额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小红:对,只有我们知道了才能讨论我们认不认可、如何改进。

小明:其实做这个工作的也很不容易,蛋糕总共就这么大、清北能录取的人有限,向这个省份倾斜就意味着减少那个省份的录取人数。

如果你看过最近几年的趋势,。

小红:你说得对。如果不是找数据要花这么久,我也特别想搜集三年以上的录取情况,看看趋势。我还想看看上海、江苏等地的名校,毕竟每个大学都在进行类似的名额分配。只可惜搜集数据的效率奇低,目前得人工一个省一个省地搜索,很多时候媒体、教育主管部门只谈计划招生人数,不提供实际录取人数。有些高考家长论坛有部分数据,但我们要用的话还得重新核查,也要花很久。我在做这个研究之前,一直以为这种数据网上很容易找,甚至已经有人整理好了,后来发现这方面居然是一片空白,真的挺惊讶。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讨论、更系统的研究。清北是国家财政(你和我这些纳税人)大力支持的学府,而高等教育又是国家的未来,谁被这些大学录取不只是考生和家长的事情。对这些数据的研究、对数据公开的请求不能只存在于中学贴吧、育儿论坛*。

小明:我们讨论得很愉快。

小红:是的。

--

注 1:时间有限,抱歉没有把图表改成中文。原始数据、矢量图欢迎私信。
注 2:实际录取人数包括按计划通过高考录取、保送、计划外扩招人数。之所以没有只按照计划录取人数计算,是因为。
注 3:有个别省份(如云南、青海)的部分数据我无法在网上找到,所以用的是 2014 年清华、北大在该省的实际录取人数。如果日后发现有更新的数据,会及时更新。
注 4:清华、北大的实际录取人数可能每年都会有较大变动,比如山东、辽宁最近两年分别都有超过 30% 的降幅和增幅。因此,上图并不能完全反映各省的招生名额。理想情况应当是搜集三年以上数据。
注 5: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近两年的数据比 2011、2012 年少了很多。清北招生计划前几年有一个一页纸的表格,2015 年的我并没有找到。实际录取人数也一直是只有媒体报道,没有高校办公室或研究人员统计。好几个省 2015 年的实际录取人数媒体没有报道,我也就无从获得了(见注 3)。

--

修改记录:湖南的数据第一次发布时有误,文字和图片部分都已修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50103/2100.html

更多阅读

友情链接的作用有多大 兴奋剂有多大作用

友情链接的作用有多大——简介友情链接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了,这是最古老的推广方法之一,很多人刚开始接触网络推广都是从友情链接开始的。其实友情链接很简单的,就是在两个网站相互链接就完成了,看似容易,但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的

宇宙有多大? 宇宙之外是什么

宇宙有多大?——简介午夜时分,依然清醒着的人们,抬头望向星光寂寥的夜空之时,经常会有那么一个疑问划过他们的脑海——我们生存的宇宙到底有多大!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具体的数级来重新认识宇宙的无际!宇宙有多大?——方法/步骤宇宙有多大?

声明:《在天津高考有多大优势 相比较其它地区,北京考生上清北有多大优势?》为网友王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