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214871/362008489.html

更多阅读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杨时。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

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典故,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门立雪的典故出处】《宋史·杨时传》。 【程门立雪的典故释义】程:程颐,宋代著名的学者;立:侍立。站在雪中,在程颐的门口等待。形容学生恭敬受教,尊敬师长。【程门立雪的历史典故】程颢、程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汉语拼音:chéngménlìxuě)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

程门立雪的造句 程门立雪造句

程门立雪造句1、刘备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的精神使我敬佩。2、这位青年学者求学坚持不懈、程门立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应该有程门立雪的精神,虚心向他人学习。4、小明为了不打扰李老师工作,在李老师的门口足

程门立雪的典故20字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语出《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都是北宋哲学家、教育家。洛阳(今属

声明:《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为网友最好的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