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过早学习外语是揠苗助长

幼儿过早学习外语是揠苗助长

  幼儿过早接受知识启蒙的现象愈演愈烈,其中又以学外语问题最为严重。据媒体报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外语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已被年轻的父母奉为培养孩子的圭臬,这导致了幼儿外语启蒙越来越早,各种早期外语补习班办得如火如荼,幼儿园也普遍开设外语课程,甚至出现了幼儿连汉语“再见”都说不好,却能流利地用英语说“bye-bye”的现象。

出现这种盲目跟风的现象,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是对语言学习的规律不太了解,把幼儿和成人混为一谈。其次,是对语言本质不了解,把母语和外语视为同一种语言。再其次,是对国际化的片面理解,学了外语不等于学好了外语,学好了外语不等于国际化。国际化最重要的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是否有民族优势,例如先进的科学技术、高超的艺术造诣、高深的人文涵养等。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母语掌握过程与幼儿大脑、听觉器官、发音器官等的发育发展同时进行,母语的习得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幼儿是在玩中学。外语是在非自然环境下的课堂中进行,幼儿是在学中玩,既学得不快乐,又玩得不开心。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如果强制幼儿学习外语,就有可能破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无法坚持长久学习。另外,受外语学习特殊性的限制,幼儿只能使用模仿方式学习英语,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决定了幼儿学习外语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幼儿的心智水平和能力有限,外语学习内容十分肤浅。一个幼儿一年的外语学习内容,10岁的孩子几天就能学会,强制幼儿学习外语,无疑会事倍功半。而且,至今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幼儿时期学习过外语的学生,日后的外语能力比幼儿时没有学习过外语的人强,幼儿时期学习过英语对中学时期英语的系统学习没有任何促进。

从语言本身来看,汉语和外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我们以英语为例。汉语属于藏汉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和英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语言系统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矛盾地影响着幼儿思维,使幼儿无所适从。一味追求幼儿“早学”、“多学”、“学深”和“学快”,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汉语和外语谁是第一性的?在回答以上问题时,多数人都清楚,汉语是第一性的,外语是第二性的。在强调“外语要从小学学起”的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语言,即汉语,是否能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呢?现在,即使是研究生(论坛) ,在汉语的表达上都有明显的欠缺,尤其是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有导师感叹,宁愿看学生的英文稿,也不愿看学生的中文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报告说,那些把早学外语当成惯例的教育体制,不但没有为早学外语提供正面的依据,反而说明母语教育应该从小开始。这说明幼儿的语言学习顺序是先母语而后才是外语,语言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母语上,而不是本末倒置,杀鸡取卵。

由此可见,外语的启蒙并不是越早越好,幼儿应当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再学习外语。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掌管与语言无关的感性直观思维。两个半球的分工不是从婴儿一出生就有了,而是随着幼儿学说话的过程逐步完成。这一分工过程称为大脑侧化,大脑侧化大致发生在2岁至5岁之间。

如果幼儿在出生后,在一定期限内由于接触不到语言,无法实现大脑侧化,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即使接触到了语言,大脑的侧化也不可能实现了。这时期是学习母语的最佳时期,在完成大脑侧化的同时掌握了母语,可以促进大脑的充分侧化。如果在该时期让幼儿学习外语,既影响大脑的母语侧化,也无法促成大脑的外语侧化。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左半球的语言功能仍继续发展,右半球还保留一定程度的可塑性,这是学习外语的好时机。与幼儿相比较,儿童的理解能力更强,学习效果更好。外语的学习与母语知识的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外语首先是吸收外语的表达法,然后是利用和克服母语的迁移。儿童如果有了汉语知识做铺垫,就可以利用汉语知识产生正迁移,对某些英语表达方式的掌握相对容易些。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再开始学习外语,势必使学生感觉如鱼得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习负迁移的角度看,学好汉语再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没有良好的汉语功底就学习英语,最终只会使英语语法规则和汉语语法规则相互产生负迁移,造成英语句子汉式化,汉语句子英式化。这种“不洋不中,不中不洋”的英语现象,在当今幼儿、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中十分普遍。幼儿过早学习外语,对个体而言,不利于汉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抱过高的期望,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对国家而言,它可能会对汉语造成极大的冲击。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如法国、俄罗斯、日本等,都制定了保护民族语言政策,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幼儿过早学习外语是揠苗助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282171/280247585.html

更多阅读

幼儿怎样学习英语

3-4周岁是幼儿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母语或常用语言的发展是幼儿开始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幼儿良好的母语和常用语言的表达,不仅有利于促进宝宝语言系统的发展,同时对于幼儿展开第二语言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是幼儿第二语

揠苗助长的启示 揠苗助长的全文意思

揠苗助长的启示前些天听二年级的老师上公开课——《揠苗助长》。课文讲了一个心急的农夫天天都去看他的小禾苗,他多么希望禾苗能快点长高啊!终于,他想到了一个自己很满意的办法,那便是把禾苗一颗颗往高里拔,他一直拔到太阳落山才气喘吁吁

《揠苗助长》文言文、注释、译文及道理_雪月之山 揠苗助长译文

文言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ǐn):同“悯”,

转 薛法根《揠苗助长》听课实录和心得 薛法根小露珠教学实录

一、组合生字,导入课题上语文课,首先我们要识汉字,出示:晏读师:yan安静,安宁的意思匸 xi如果再加一个字出示匽 读yan 再加一个偏旁,提手读揠 ya出示课题:揠苗助长二、检查词语,理解词意出示第一组:宋国农夫生:读师:什么是农夫?学生理

声明:《幼儿过早学习外语是揠苗助长》为网友太年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