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吃鸡蛋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鸡蛋成为清明节必须的寒食呢?当地老百姓有一种说法,叫“吃鸡蛋,免雹灾”,“不吃鸡蛋下雹子”。

  表面看来,这种俗信是民间类比思维的结果:凉鸡蛋像冰冷的雹子,吃了凉鸡蛋,就是消灭了雹灾。实际上,它所隐含的意义是深远而广阔的。

爱华阅读配图

  寒食之俗是对火的崇拜和对祖先缅怀的一种方式。那么,禁烟火吃什么寒食呢?先看史料所载历代寒食情况:

  《邺中记》说,清明前三天,并州一带做干粥,即糗糗饭。

  《云仙杂记》说,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辇下岁时记》说,长安寒食荐饧粥、鸡倡等。

  《东京梦华录》说,京师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糕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

  《乾淳岁时记》说,朝廷遣台臣中使宫人车马朝饷诸陵原庙,荐献用麦糕稠饧;而人家上冢则多用枣糕董豉。

  《遵生八笺》说,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做粥,以面裹枣蒸食,谓之枣糕;用杨桐叶、冬青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叶染乌饭做糕。

  寒食对胃有影响,对老幼病疾者更是一种负担,此俗之弊理应革除。但由于加入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内容,移风易俗并非易事。

  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东汉时期,介子推的故乡一带竞寒食一月。

  至魏,曹操又有<禁绝火令》,说:“闻太原、上当、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恒寒之地,老少赢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日俸。”

  然而,寒食之俗并未因其弊而被革除。民间会借天灾人祸与人君去抗衡。据<晋书》载,石勒时,天降大雹,西河、介山一带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洼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从太原到巨鹿,大面积的树木被摧折,庄稼被荡平。石勒问大臣徐光。徐光说:“这样的自然灾害历代都有,但明主应据此以变,以敬天怒、安民心。

  去年禁寒食,而介子推是帝乡之神,历代所尊,或许不宜替代。臣民叹息,王道尚为之亏,何况群神怨憾而不怒动上帝乎!纵不能令天下同俗,而介山周围是晋文公所封之地,宜任百姓奉之。”于是石勒下令,恢复寒食。正是这个缘故,民间至今还以为,如不寒食将会有雹灾。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山东民间“吃鸡蛋,免雹灾”的历史根源——据方志载,大部分山东人是明代从山西迁移来的。

  寒食也由一个月而减为七天、三天、一天,到今天与清明合二为一。人们再也没有寒食的心理压力,代之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花红柳绿的喜悦之情。年轻一代“吃鸡蛋是为了消灭雹灾”的意识已没有这么明显了,代之以儿童、师生、亲友间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融洽的人间亲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316471/806445538.html

更多阅读

清明节要干什么?清明吃什么? 清明节要吃什么

清明节要干什么?清明吃什么?清明节要干什么?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果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祭拜,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碰鸡蛋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习

清明饮食习俗吃鸡蛋的原因

  清明饮食习俗有讲究:吃鸡蛋原为婚育求子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有关专家介绍说,清明节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节来看看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寒食宴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

清明节煮鸡蛋 清明节煮鸡蛋【作文】两篇

  一篇 为何清明要吃鸡蛋  地菜煮鸡蛋  很多地方有清明吃鸡蛋的风俗,那么,这又起于什么样的事件呢?接下来陕西新东方烹饪学校为您讲述清明吃鸡蛋的由来。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

清明节手抄报:碰鸡蛋习俗

  每到清明,总有几个小朋友愿意碰鸡蛋,碰鸡蛋就是将两个鸡蛋对在一起,互相捏,看谁能把对方的鸡蛋捏破。因为不能吃热食,所以这个游戏成了小朋友们的最爱。  这幅清明节手抄报制作精美,排版布局合理,内容选取丰富,书写工整,值得借鉴。

清明节手抄报:清明饮食习俗有讲究,吃鸡蛋原为婚育求子

  在我国一些地方,清明吃鸡蛋,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一样重要。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据相关专家介绍,清明吃鸡蛋习俗,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

声明:《清明节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是怎么来的》为网友被寂寞笑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