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 施姓典故

施姓系承施父 源起齐鲁吴兴

  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据《姓氏纪略》的记载,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个以施为国名的诸侯,后来他们的国亡,子孙就以国为氏,统统姓了施。不过,这一支施氏后来的活动,古籍缺少记载,所以对于他们的发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无资料可稽。

  目前被一般人所公认的施姓发源地,则是3000年前的鲁国。这是根据《姓纂》上面的记载。

  《姓纂》是这样说的:“鲁惠公子施父尾生施伯,伯孙倾叔生孝叔,惠公五代孙也,因氏焉,汉有博士雠。”由此可见,施姓是周代的诸侯鲁惠公的后裔,鲁惠公的儿子名叫施父,是鲁国的大夫,传到惠公的五世孙之时,干脆以祖名为姓,以示与其他家族的不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 施姓典故

  秦汉以后,头一个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是施雠。他是汉武帝独尊儒家之后,专治群经的学者,曾经与诸儒杂论五经的同异于石渠阁,雄辩滔滔,一时名气大噪。

  宋代的施全,是一位忠义凛然的烈士。南宋的秦桧,是连自己的子孙都唾弃的大奸臣,他以毒计害死岳飞以后,当时的老百姓都悲愤填膺,施全就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国除害。他挟着尖刀,毫无畏惧地刺杀秦桧,他的壮志虽然不幸未酬,可是他的英烈事迹,却几乎跟当年的荆轲刺秦王一样,已经永垂不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358971/602739947.html

更多阅读

施姓的来历和历史名人 仪征鼓楼的历史来历

一、姓氏源流施(Shī)姓源出有五:1、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惠公子尾生之后,以祖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和《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鲁惠公(姬姓,黄帝之后)子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世代相传,称为施氏。2、出自夏时施国,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创业悟语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中国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是这个道理,创业经商也是这个道理。背其道而行之,其结局往往是身败名裂,不仅名誉扫地,弄不好,落一身债务不说,还有可能身陷囹圄。那样的创业,是创不出什么名堂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

声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典故 施姓典故》为网友命里自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