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陕西米脂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光彩,无论是在桂南会战中,还是率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均多次重创日军,最后官至陆军中将。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杜聿明被俘,1959年12月被特赦。
杜聿明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就是在老家米脂娶的曹秀清,二人育有三子三女六个孩子。杜聿明被俘后,曹秀清带着婆婆、儿女 去了台湾。1963年曹秀清借道纽约、日内瓦,孤身飞回国内,与杜聿明团聚,而他们的孩子都留在了台湾,人生大都比较悲惨。
长子杜致仁,出生于1937年,跟随母亲去了台湾后,一心苦读,于1956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但由于家中只有母亲一人赚钱,比较贫困,杜致仁在哈佛大学只能靠向台湾的银行借贷支付学费,结果最后一年银行却停止供款,缺少3000美元学费读完最后一年, 无法获得毕业证书。无奈之下,杜致仁只好向蒋介石求助,但蒋介石只批给了1000美元,还要分两年支付。杜致仁失望至极,在姐夫杨振宁家中服用过量安眠药自杀身亡,年仅22岁。
次子杜致勇与三子杜致严是双胞胎。1963年母亲曹秀清借口劝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婿杨振宁赴台,前往美国后与杜聿明团聚,杜致勇和杜致严成为人质,不能出境,而且连上学、工作也受到各种干扰,最后身为土木工程专家的杜致勇只能找到个给保龄球钻孔的工作为生,杜致严也辍学只能当个出租车司机。
大女儿杜致礼是六个孩子中的老大,出生于1927年,抗战期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当时杨振宁是她的数学老师。1947年,杜致礼赴美国留学后,再次与杨振宁重逢,二人于195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结婚。杜致礼毕业后短暂回过台湾,后来就移居到了美国,在那里当中文老师,于2003年10月杜致礼因病去世。
次女杜致义,三女杜致廉在台湾的处境也不太好,就连她们的丈夫和孩子也受到牵连,学习、工作等都有限制。
1981年5月,杜聿明因病去世后,曹秀清发电,希望儿女们能够被允许过来奔丧,但遭到拒绝,他们只获准在台北设立灵堂祭奠,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