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下半句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对别人的帮助知道感激。学会感恩,能沉淀心中的浮躁与不安,消融愤怒与不满,感受幸福和安宁。学会感恩,就是学会了用宽容、坦诚、平常的心面对生活。
曾国藩说过:“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善气相逢。”常怀感恩之心,就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相反,一个人倘若“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学会感恩,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幸福,才会珍惜拥有,知足常乐。每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承载着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呵护,师长的传道授业,夫妻的相濡以沫,朋友的悉心关照,邻里的真情帮扶,前辈的知遇提携,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乃至社会提供的良好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慷慨赐予……这些恩情都是我们的幸福之源。
学会感恩,不仅要学会感谢有恩于我们的人,还要学会感谢给我们带来伤害和痛苦的人。因为曾经的伤害使我们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珍惜。感激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了我们的心志;感激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感激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我们的能力;感谢责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们学会了检讨和反省,我们才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感谢背叛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体验到了真情的可贵;感谢鞭打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明白了呵护与体贴的重要。
学会感恩,就要学会常说感谢的话语,常带感激的微笑,常递感动的眼神,这些既会温暖别人,也会温暖自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感激别人,会有一份收获的喜悦;感激自己,会有一份满足的欢欣。这样我们将被世界感动,世界也将为我们动容。
学会感恩,就学会了“铁肩担道义”、“责任重于山”。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里写道:“鸟死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意为鸟飞千里,最终会回到自己的老巢;狐狸将死时,头总是朝向出生的小山头。对祖国感恩,就会忠心耿耿,为她的繁荣和谐而拼搏进取;对人民感恩,就会做人民的儿子,默默奉献;对父母感恩,就会承欢膝下,让他们安享晚年;对伴侣感恩,就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朋友感恩,就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对同事感恩,就会和谐共处,同心协力;对热心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就会把这种无私的爱变为“大爱”、“博爱”,把它播撒给更多的人,回报整个社会……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到何种地步,常怀感恩之心,总是每一个重情重义、忠信厚道的中国人应当固守的做人准则。只有人人都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才能构建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温馨的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

常怀感恩之心下半句 常怀感恩之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501571/133429493.html

更多阅读

社会实践反馈表 鲁冠球:量力而行做善事 感恩之心馈社会

 在杭州萧山万向集团的档案室里,保存着两千多份档案袋,每一个档案袋都纪录了一个爱心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万向慈善会的帮助对象。   万向集团主席鲁冠球说,做慈善就要发自内心,抱着报恩、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而这些沉

第20节:你是否有感恩之心(2)

系列专题:《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要当老板》  让我们看看,你是否可以通过以下的修炼,提升自己当老板的心灵境界,用大智慧来建立有感恩之心的、健康的心智模式。  修心:像儿童一样快乐  为什么我们长大了,反而不快乐?  因为我

第19节:你是否有感恩之心(1)

系列专题:《创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我要当老板》  你是否有感恩之心  --用道德、健康心智打造当老板的快乐境界  当老板也是为了人生快乐。  懂得感恩,才懂得真正的快乐。  我这一生,最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伟人邓小平,他

第18节:满怀感恩之心

系列专题:《职场成功守则:与公司同呼吸》  六、满怀感恩之心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师长的教诲,感谢公司提供的工作机会,感谢上司的栽培,感谢周围的人的帮助。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工作,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

声明:《常怀感恩之心下半句 常怀感恩之心》为网友月下残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