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大明劫》朋友应该都知道,是以当时的北京城瘟疫为背景。这场灾难就像噩梦一样,让当时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又遭受了以及重创。据《花村谈往》的记载,在崇祯十六年,“京城内外病称疙瘩,贵贱长幼呼病即亡,不留片刻”。还有《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而带来这场灾难的就是老鼠。因为后世的医生学者,发现所谓的“外病疙瘩”,也就是疙瘩病,是对腺鼠疫患者淋巴结肿大的描述。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经由老鼠身上的寄生物(如跳蚤)将鼠疫杆菌传染开来,人感染后的显著特征就是淋巴结肿大溃烂。
老鼠从何而来?
明朝中期的华夏大地进入了一个空前罕见的少雨的时期,万历时期和崇祯时期旱灾不仅频繁而且严重。万历时期就有三次大旱已经引发了瘟疫,到崇祯时期大旱持续,没有粮食,老鼠也开始到处逃荒。老鼠和难民开始一起竞争并且生存,此时老鼠也开始把病毒传染给难民,而难民又把鼠疫带到了更多的地方。
天灾人祸
1643年,鼠疫爆发,天子脚下也难以幸免。《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甚至达到了无人收尸的地步。
京城。大明江山最后的仰仗,1644年李自成兵临城下,而京城里又瘟疫四起。当时据说镇守京城的军队有十万人左右,不过一场瘟疫不仅让人员剧减,更是让军队军心涣散。李自成进攻时,守城的军官甚至要四处求人守城,最后不得已还把宫中的三四千太监拉上了城墙。可是这么一直军队又如何能抵挡李自成的军队呢。沦陷之快,大大的出乎崇祯的预料,最后只得自尽于煤山。
在经历了,灾荒,起义,外敌,这个巨大的王朝已经奄奄一息。也许,连闯王李自成也没有想到可以如此轻易地拿下北京城。老鼠“劫”了大明?兴许,不起眼的老鼠正是压塌大明朝的最后那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