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 芒 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一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会之时,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学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夏季养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养心神

人们要借助夏天这个散发的季节,把春季的郁滞恼怒的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调畅、心神和缓。

夏季自然界一派繁荣景象。如果违背了夏天的自然之道,“逆之则伤心”,就会损伤心气,秋冬季节容易患病。

夏季养心神,一忌肝火,尽量避免生气、焦虑、抑郁,二忌心火,减少心烦、懊恼、躁动不安。宜清静养心神,静心宁神,摒除杂念,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

少汗养心

夏季天气炎热,微微出汗能够调节体温。

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由津液所化生,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出汗过多,不仅容易耗津伤血,而且也能伤及阳气,导致气血两伤、心失所养,出现心慌、气短、失眠、神疲乏力、烦渴、尿少等症状。

在起居饮食上,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应顺应自然,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会略显不足。同时白天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午睡格外重要,让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饮食宜温和、苦而清淡、饮食有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饮食宜温。过于辛热,助阳生热,耗伤气津;过于寒凉,助湿生痰,困脾伤阳;苦味入心,清解暑热降心火。清淡饮食可促进食欲,利于消化。

药茶宁心

结合夏季气候特点与个人体质情况,可适当选用中药泡服,调整阴阳平衡。

对素体虚弱、热伤气津而神疲乏力、头晕、口渴、汗多者,可选用西洋参6片、麦冬10粒,开水浸泡代茶饮,有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对于肝火偏盛而烦躁、目红、眼花、头痛、头昏、口苦口干者,可用菊花10朵、决明子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肝明目之功。

对于因心经虚火上升而出现心烦、口渴、睡眠不实、口腔溃疡等症者,可用莲子6克、栀子6克、酸枣仁6克,开水浸泡代茶饮,有清心除烦安神的作用。

在夏季注重养心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使用空调。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差不能过大,最好在5摄氏度之内,否则容易“感冒”。使用空调时间过长,腠理闭合,汗液排出不畅,影响正常代谢。睡眠时尽量不用空调,否则受凉后容易感冒或腹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549071/494907848.html

更多阅读

夏季如何养生 秋季如何养生 - 百度

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如何健康度过炎夏呢?传统医学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阳”,“养心”。夏季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而汗为心之液,夏热使人体腠理开泄,加之乘凉饮冷,每易损伤阳气。如何能做到夏季养阳呢?1.调精神夏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杏仁豆腐 28款润秋燥的甜品 日本杏仁豆腐

入秋的北京,秋高气爽。节气是很奇妙的,多少年的感受了,一过立秋之日,闷热暑湿之感立消。哪怕有秋老虎,温度高一些,但湿度低,总是感觉干爽通透,不像长夏时那么让人难受了。秋天,是最舒服的季节。不过清凉舒服之余,干燥也随之而来,燥易伤肺,秋

夏季养心 夏季养心常做3种运动

     早起花间走 夏季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汗液过多流失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伤及体内阳气。但是,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怎么办呢?不妨在夏天最凉爽的清晨起来,到住所附近的林荫花间处散散步,让身体微微出汗,能颐养心

健脾除湿汤 夏季养生重在健脾除湿

   养生保健应该自然地“应天顺时”,遵循自然规律。因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  中医认为,人与万物一理,也有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尽管现代科技十分发达,可以局

夏季养心食谱 夏季养生七款食谱养心护心

  夏季养生食谱有哪些?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医师说,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那么夏季该如何养心呢?不妨从饮食下手,今天推荐7款夏季养生食

声明:《养生重在养心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为网友妖样的女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