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某些习惯和孩子较劲

  好习惯是个有用的东西,它是行为的润滑剂和助推剂,能帮助我们的行为自动、顺畅地运行。好的习惯,受益一生,比如爱读书、专心学习、认真做事、爱锻炼身体等习惯都是如此。所以,很多父母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这个用意本来是不错的,不过教育之道在于中庸,过犹不及,着急了,强求了,要求太严太多,就不好了。很多父母正是如此,为了孩子的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习惯问题而和孩子较劲,生出很多烦恼、争执来,给双方造成无谓的痛苦。

  一、有些行为没有唯一的标准,不必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孩子

  有些行为习惯只是个人爱好,没有唯一标准,或者不同的方式没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必强求。某些习惯能培养当然不错,暂时培养不了也没有大的关系。

  比如睡觉,是按时入睡还是顺其自然好,本来就没有定论。孩子还不想睡,就硬逼着孩子睡觉,甚至为此吼孩子,有的孩子在哭泣中入睡,这就没有必要了。参考按时入睡与顺其自然。还有爱睡懒觉还是爱早起,只要不影响生活学习,有时睡懒觉也无妨。

  再比如上课举手。爱举手不错,不爱举手也无所谓,也不大影响学习,为此而纠结、着急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有礼貌,见人就问好,招人喜欢,不错的习惯。但是有的孩子不喜欢打招呼,其实也没关系,没什么大的影响,最多让父母觉得没面子。夏山学校不要求孩子有礼貌,不也挺好的吗?有的妈妈逼着孩子问好,最后孩子因此压力很大,以至于有了交际障碍,就糟糕了。

  有的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很仔细,很在意,比较谨慎;有的孩子不太在意,甚至大大咧咧,有时丢三落四。这两种习惯哪种好呢?不好说,前者是很多妈妈喜欢的,爱护东西,但有强迫症倾向;后者很多妈妈不喜欢,但更加放松、自在。可能适度就好吧。

  有的孩子喜欢物品井然有序,有的孩子喜欢怎么舒服怎么放,只要不构成障碍,我觉得都可以。

  生命在于运动,我是喜欢锻炼身体的。但是有的孩子不太爱锻炼,只要不是太影响身体,我觉得也可以。有人不是还说生命在于静止吗?

  规规矩矩地坐在那儿专心吃饭是不错的习惯,不过如果边听点东西边吃饭也可以更好利用时间。细嚼慢咽不错,看到好吃的狼吞虎咽似乎也可以。

  ......

  这不是一个非白即黑的世界,生命之美在于多姿多彩,如果只有一种颜色就单调了。教育需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有的妈妈为什么很纠结孩子的习惯,就是觉得好像不同的习惯就决定了孩子不同的未来。某些习惯,比如爱阅读、学习专心的确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习惯而言,不同的表现方式差不多,相互之间的差别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如果暂时孩子不愿意按照您设想的来,顺乎孩子的自然就可以了。

  有些父母可能太渴求孩子将来的优秀了,所以想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佳效果。但是管理学有一个原理:局部最优并不一定会导致整体最优。“粗略的正确胜于精确的错误”,所以,有些事情不必要求最优、精确,差不多的情况下,按照孩子喜欢的来也可以,顺其自然。

  二、有些行为习惯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必太着急,慢慢来

  我们会倾向于培养孩子某种习惯,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有时孩子不能马上做到也没关系,慢慢来就可以了。

别为某些习惯和孩子较劲

  讲礼貌不错,但如果孩子暂时不愿意也没关系,可以慢慢引导,没有压力,模仿其他孩子,逐渐就自然愿意问好了。

  上课举手也是如此,不爱举,先不着急,不给压力,适时提醒一下,可能就逐渐愿意举手了。

  书写认真的习惯较重要,但是不必要求孩子马上认真,不认真的地方也不必要求重写,只要多去鼓励孩子写得认真的地方,可能就逐渐认真了。

  运动太少,想引导一下,也要慢慢来,逐渐让孩子体验运动的乐趣,操之过急,反而让孩子厌烦。

  喜欢读书的习惯很重要,但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要着急,慢慢等待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写作业磨蹭、不专心的习惯必须改变,但是改变需要较长时间,也需要方法,慢慢来,女儿一年级的时候,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改变了这个习惯。

  自理的事情,顺其自然就好了,重要的不是要孩子做多少,而是让他觉得做得开心。参考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必急

  分床睡的习惯,也不着急。如果孩子害怕,或者还不愿意自己睡,也不用强求,顺其自然。参考孩子的独立性,不用急

  三、灵活宽容,有弹性

  讲究卫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如果太邋遢,病从口入。但是很多孩子可能不爱洗脸,洗手,说起来不太好,但是不爱洗脸实际是不影响健康的,回家不洗手,只要吃东西前洗手也可以宽容。如果没有好的方法引导,为这些事情和孩子闹得很僵,影响了亲子关系就得不偿失了。

  弹钢琴,有的父母要求每天必须弹多长时间,以期养成习惯。不过孩子是“人”,有不想弹的时候,此时勉强去弹,会影响兴趣的,可以适当减少时间。如果怕孩子得寸进尺,那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然即使逼迫孩子每天坚持也是效果不好的。

  执行计划的习惯是不错的。但是有时情况变化,就不必坚持这个习惯,灵活些不错。

  磨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是磨蹭的问题比较难改变。如果时间不是太紧,有时可以尊重孩子的节奏,如果只是磨蹭几分钟又有什么关系呢?

  四、爱比培养习惯更重要

  父母尝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需要的,但是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因此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什么都觉得重要,除了孩子的感受

  不要太在意某些习惯,给予孩子爱的滋养可能更重要。就像小树苗一样,要是给它足够的空间阳光水分等生长必要的因素,正常情况下自然也会根深蒂固,长成大树抵抗大风大雨。孩子也一样,心灵吸收到足够的营养后才会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面对长大后的各种问题。

  一位妈妈说:孩子初二了,我俩经常为一些所谓的习惯问题较劲,两败俱伤,看了您的文章,我明白了,有爱的孩子不用愁他的成长。感谢您,让我不再纠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560571/617907585.html

更多阅读

《和孩子划清界限》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最近看了《和孩子划清界限》更加了解了小巫的成长,忽然有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她的母亲的教育方法,她的对孩子的那种期待,很值得思考和学习。一、《为孩子立界线》作者克劳德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

我和孩子的故事

冒充了一次家长,提亲戚写了篇作文。。或许好多年以后我也能用到吧。——————我和孩子的故事,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十多年来,有为孩子的懂事感动过,有为孩子的进步高兴过,也为孩子的淘气生气过,点点滴滴的过往与其说是孩子成长的足迹,不

程小咚:品牌要有跟挑战固有习惯和思维的形态

凤凰网财经讯2009年9月4日,第五届“2009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大会邀请全球知名品牌与本土品牌的决策者进行深度交流,探寻最佳的品牌价值管理理念、途径和方法。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淘宝网副总裁程小咚

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 女人孩子的钱仍好赚

女人孩子的钱仍好赚      “赚女人和孩子的钱!”这一条创业金言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屹立不倒。只是随者时间变化,女人和孩子的消费兴趣会发生些许变化。      有关调查显示,70%的社会购买力来自女性。大到商场小到街边店,消费

第1节:父母的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大未来 序言

系列专题:《教育秘诀:父母的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大未来》  序  我得天独厚 我乐于分享  我出生于贫困之家,一家六口虽无片瓦寸地,幸好父母重视教养好子女。  父亲喜欢种花植草,母亲讲究实用喜欢种菜,潜移默化中的我也喜爱"拈花惹草"

声明:《别为某些习惯和孩子较劲》为网友背叛者眼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