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澳门 澳门18世纪70年代的各式建筑

  东方基金会会址

  建于18 世纪70 年代,原址是葡国皇室贵族、财政顾问、澳门保险之家创始人之一的巨富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别墅。入口有西班牙式大台阶可直接进入。现室内已改建为展览空间,屋前花坛已改为水池。这座住宅的布局开创了澳门花园式住宅的先河。

  交通指向:公交8A、17、18、19、26可达

  基督教公墓

  基督教徒公墓原称东印度公司坟场,坟场分两部分,前为与坟场同时兴建的马礼逊小教堂,是澳门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马礼逊是第一位来华的新教传教士,曾长期在澳门工作,死后葬于教堂旁边的墓地,此教堂也以其命名。

  交通指向:公交8A、17、18、19、26可达。

70年代澳门 澳门18世纪70年代的各式建筑

  东望洋炮台及灯塔

  东望洋灯塔伫立在澳门半岛上最高的山巅东望洋山已超过140年,堪称中国沿海第一塔,更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海岸灯塔。她与具有370年历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以及松山防空洞等组成东望洋炮台,现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其中一个历史建筑。

 

 

(爱华阅读配图)

  交通指向:要登上山顶,旅客除了可以直接乘的士前往,亦可以由山脚的二龙喉公园乘缆车上山,再沿步行径前往。公交2、6、9、9A、12、17、18、19、22、23、28C、32可达。

  圣母雪地殿教堂

  圣母雪地殿圣堂内部建筑保留17世纪葡国修院的特色,天花板呈拱形。 1996年,政府对圣堂进行内部保护和修复工程,发现了壁画遗迹。壁画上的圣经故事和人物,运用了中国绘画的技法,整个画面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大融汇。这种特色是本地区众多教堂中独一无二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783971/559805620.html

更多阅读

八十年代的影视美女明星们上 卸妆后的美女明星们

八十年代的影视美女明星们(一)刘晓庆、张金玲、李秀明、龚雪、陈冲、丁岚、傅艺伟、洪学敏、姜黎黎、李羚、林芳兵11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影院上映了很多优秀的影片,电视荧屏上播放了很多难忘的电视剧。在电影和电视里出现了很多

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

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看中国离不开看世界,看世界离不开看历史。看历史既不能虚无主义化,也不能碎片化,而是要看历史的大趋势和历史的全球关联性。上世纪的60年代,全世界经历了几乎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重大历史事变,我们

声明:《70年代澳门 澳门18世纪70年代的各式建筑》为网友一滴水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