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1日14时45分,一辆灵车缓缓驶近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畔。抗联将领陈翰章的头颅在数百名胸戴白花的群众和官兵的恭迎下,终于得以回归故土。这位阔别祖国73年的抗日英雄,英魂终于得以安息,也让祖国人民深深铭记着那段烽火岁月。
1940年12月5日,陈翰章率部攻打镜泊湖北湖头日人采伐木材的“高岗作业场” ,结果日军早有防备,部队被打散,陈翰章等人拼死力战才逃了出来,结果其中一人因为疲劳和饥饿,投奔日军,陈翰章行踪泄漏。日伪敌军1000多人包围了陈翰章部队营地。在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后,周围的战友相继牺牲,陈翰章的胸部和右手也负了伤。不愿被俘的他举起手枪准备自尽,却发现子弹已打光。
1940年12月8日,陈翰章寡不敌众,被日军活捉。被捉后,陈翰章怒目圆睁,大骂敌人。一个日本军官拔出匕首,在他脸上又刺又划。而他毫不屈服,骂得更厉害,恼羞成怒的敌人凶残地割下他的舌头。满脸鲜血的陈翰章愤怒地直视敌人,又被活生生地剜去了双眼,最后流尽鲜血,壮烈殉国,年仅27岁!
陈翰章同志牺牲后,日军又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送往伪满洲国邀功,后被存放于关东司令部医务课,当作医学标本保存。而将军的尸身则被日寇装进铁皮棺材,运回半截河屯游街。人们感念陈翰章的抗日壮举,将他安葬!1945年,日本投降后,陈翰章的头颅也被带回日本,直到2013年才将其头颅迎了回来,陈翰章身首阔别73年,终于重新合体!如今被安葬于烈士陵园。
陈翰章本出生于吉林省敦化县一个贫困家庭,因为自小聪明好学,年仅十七岁就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员;后投笔从戎,告别父母和新婚妻子,投奔东北救国军,开始了抗日救国之路,主要负责敌后的宣传工作,年仅20岁便升任救国军总部秘书长,成为抗日联军后期领导人之一 。在他指挥的大小战役数百场中,共击毙、俘虏敌军万余人,而他也早已被日军视为“肉中刺”,恨得牙痒痒。于是日军派出了大量军队对他进行围剿,最终还是被日军残忍杀害!
身首异处的这73年里,人民群众始终缅怀着这位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他的出生地被命名为翰章乡,当地中学也被命名为翰章中学。庆幸的是,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之下,抗日英雄陈翰章将军最终得以魂归故里、身首合一。向让人民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