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 家校群的尴尬:公开曝光学生问题 垃圾信息刷屏

  “公开场合曝光学生问题,这会不会太伤孩子自尊心?”近日,家住团城山的网友“古剑”向记者反映,老师经常在群里曝光表现不好的学生,这让很多家长心里产生无形压力。记者采访发现,现在中小学班级甚至幼儿园基本上都建有QQ或者微信家长群,老师通过这些通讯工具说说学生在校情况,或发布一些学校的规定及通知,相当便捷。不过,除了正常信息,有的群里不恰当的曝光,垃圾信息满天飞,还有的家长过度恭维,让人也觉得着实尴尬。

  公开批评、拍照曝光

  家长很“受伤”

  网友“古剑”的女儿在团城山某小学上学。近日,班主任在家校联系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中5位学生站成一排,下面留言:“以上学生没有交校服征订单,请家长中午前上交,不交视为不做。”

  “照片里,孩子们战战兢兢,头都不敢抬。我看着都不忍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感觉也难受。”网友“古剑”说,从开学到现在,女儿班上只要有学生迟到、作业没做完,或者没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班主任就会拍照发到群里去。为了尽量不让女儿被“曝光”,“古剑”每天都会和妻子翻看消息好几遍,就怕错过一些事情。

  “人总有失误的时候,也许老师觉得这方法有效,但孩子那么小,太伤自尊。”网友“明天去看海”的儿子去年9月份刚上一年级,所以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儿子,都有个适应过程。但平常因为一些小失误,曾几次被老师在群里公开批评。“有次忘了带个新本子,老师就在群里批评,说家长不配合教学。没办法,我只好向单位请假,就为给孩子送个本子。”

  无聊话、恭维话泛滥

  老师也“无奈”

  记者采访时发现,家校联系群里,有些老师直接曝光,让家长“压力山大”。但有些家长在群里,公开与老师“套近乎”,也让很多人“吃不消”。

  “群里接收信息很方便,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老师。但有些家长喜欢说恭维话,让其他的家长很尴尬。”在医院工作的廖女士说,有时老师布置一下作业,或者公布成绩,都有家长回复说“老师辛苦了”,或者趁机把老师表扬一番。有一次QQ群里系统提醒老师过生日,一些家长就在群里晒生日祝福、发礼物,还有人称赞老师“跟花一样美”。

  对于这些现象,老师也表示“很无奈”。“我们发通知,一般家长都会收到,所以家长可以不用回复或者简单说‘收到’足以。如果真需要征集家长意见时,我们会在群里特意强调。”小学教师刘钰立说,其实老师并不喜欢在联系群里听到恭维的话,只要家长真心支持工作,就是最大的感谢。还有些老师表示,有的家长在群里公开讨论与学生无关的话题,甚至晒旅游照片、发红包,“都是大人了,说多了也不好,但是你不说,群里信息泛滥,也就失去了建群的意义。”

  正确看待家校联系群的作用

  虽然“尴尬”不断,但沈家营小学校长马琳表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通过联系群发布通知、上传资料等,实现家校之间的及时互动,是很有必要的。马琳说,想让联系群充分发挥作用,首先需要老师正确看待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比如个别老师不尊重学生,或把家长也当作教育对象,随意指责或指使,肯定是不对的。”马琳认为,老师和家长之间,应该是积极合作、互相理解、顺利沟通的关系,双方达成共识,很多问题就不成问题。学校可以经常请班级管理好的老师,跟其他老师分享心得。

  “比如对于喜欢发布无关信息、过度热情的家长,老师应该私底下与其沟通,或者在建群时就说明发言内容,尽量保持信息的有效性。”马琳还建议家长尽量自律,如果确实有聊天需要,可私底下或重新建群进行沟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101/10275.html

更多阅读

寄宿制初中“家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301深大附中谢芳芳 寄宿制

论文提要:本文立足于住宿制初中学校实际,从多年“家校合作”的实践中出发,总结、反思多年来“家校合作”的经验,立足学生实际和家长的需求实际,以“家校联系表”为主要媒介,构建起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家校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实现教师、班

国旗下的讲话稿:争做文明学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是什么让平凡的生活变的不平凡,是什么让普通的人变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是文明!在这美丽的世界里,文明之花到处开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文明学生呢?在我们的

赵薇出道以来的尴尬秘闻全曝光(图) 赵薇出道三年

赵薇低调生女后,其经纪人陈蓉在赵薇网站上留言说,薇是个平凡传统的女子,结婚、生子都是按部就班,只是她一直不愿意拿自己的私事说事。但不管是如何传统的女子,一进娱乐圈,尤其是对一夜成名的赵薇来说,话题从来不少。从1998年以小燕子成名至

杨村一中学生家长平台——家校沟通的桥梁 杨村一中贴吧

杨村一中学生家长平台始建于2007年10月底,2007级年级主任李学军、崔振强创建并负责管理,到2010年本届学生毕业,记录了师生三年来工作学习成长的点滴!2007年12月,《天津日报》就对此进行了报道。 天津日报讯(记者云昊 通讯员 魏建东) 记

教育教学 孔子的尴尬:“孰为汝多知乎”意义辨析

三年了,如今才来讨论这个问题,想来我还真是一位不怎么称职的老师。三年以来,我一直对这句话的部分字的读音和它的意义纠结得很。具体来说,按照句子中 部分字的读音的分歧,它分别可以翻译成一下四句话:谁说你的智慧多呢?

声明:《刷屏 家校群的尴尬:公开曝光学生问题 垃圾信息刷屏》为网友慵懒情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