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教师1 终极终端(1)



 主笔  张静

  半个世纪前,当《侏罗纪公园》的原作者Michael Crichton在其另一部畅销小说《终极人类》中尽情描绘“人机合一”的场景时,也许想不到,一种当时他还很难看到的玩意——移动终端将迅速崛起,并改写“人机合一”的内涵。

  从1875年贝尔的第一部电话,到摩托罗拉的第一部手机,从曾经一枝独秀的BP机,到今天千姿百态的移动终端——终端家族正在加速进化成一个疆域辽阔、种族众多并不断扩张的庞大帝国。

  审视历史,大浪淘沙,移动终端“以人为本”,那些不适应新时代法则的产品将无法逃过出局的命运,即使是今天的王者。

  展望未来,终极终端,将有着更优越的视觉体验、更久的续航能力、更好的交互、更丰富的内容、更加智能化、更“黏”更“湿”。

  而最终站在终端时代巅峰上的,既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也不是装着芯片和机械手的“电子人”,而将是一个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用各种方式融入网络的普通人。

  终端时代宣言

  作为网络组成部分之一的移动终端,正在变成一个庞大帝国,宣告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刊记者 张静

  场景一

  上世纪40年代,在二战的隆隆战火中,一名德国通信兵正在战场上紧张地使用一个无线通信工具来联络军情。这个工具有一个中号热水瓶大小,听筒和话筒为喇叭形,具备双工拨号通话功能。不久,曾因发明电话而广为人知的贝尔实验室,造出了一部“移动通讯电话”,但它实在太庞大,只能尘封在实验室的架子上。

  场景二

  2002年3月14日,英国雷丁大学信息控制系教授凯文·沃威克在牛津接受手术,成为世界人机合一第一人。一块边长为3毫米的芯片被植入他左腕的皮下,芯片上有100多个电极,与他手臂主神经相连,以接收神经脉冲信号。芯片再通过直接连接或无线连接的方式,把神经脉冲信号发送给电脑和智能化设备。

  场景三

  2007年3月2日,中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一条名为“中国联通公司申请停止北京等三十省(自治区、直辖市)198/199、126/127、128/129无线寻呼服务所涉及问题”的消息,意味着曾经风光一时的寻呼业终于退出历史舞台。在其最红时,腰别BP机俨然成为大众潮流的标志。然而,后来居上的手机,以其便利性和个人性,没有悬念地抢走了BP机的生存空间。

  场景四

  2010年7月11日,苹果上海直营店在陆家嘴正式开门。上午9时,上千名排队痴守3天的苹果粉丝将国际金融中心的广场围了好几圈。许多苹果粉丝兴冲冲驾车数小时从周边赶来,甚至甘愿住帐篷、吃外卖。在1500平方米的直营店里,苹果公司准备了80台Mac台式电脑、100部iPod随身听和60部iPhone手机供顾客体验,另有175名员工提供现场服务,场面颇为壮观。

  场景五

  David,30岁,心理学专业,一家大型IT终端企业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师,正在负责一个移动终端人机界面开发的项目。上午,他和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用户体验专员、交互模型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等开了项目的开工会。David发现,以人为本的UI设计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一开始就介入到产品开发流程中。

  大爆发

  1973年4月,当摩托罗拉公司的马丁·库帕站在纽约街头,拿着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家伙打了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时,他可能想不到,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演变,手里的厚砖头会变化出无数分身,开创一个新的移动终端时代。

 按照正式的说法,移动终端是指“在移动通信设备中,终止来自或送至网络的无线传输,并将终端设备的能力适配到无线传输的部分。”

  在这个技术味道十足的概念背后,是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世界。

  除了本来就接入网络的PC、手机、电视以外,手表、MP3、相机、电子阅读器甚至广告牌、汽车和电表,都在迫不及待往自己体内植入通信上网功能。目之所及,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俨然成为网络终端的后备军。事实上,连“非典型”电子产品也开始赶这股潮流。最新的消息是,耐克公司推出的Nike+跑步鞋,通过植入传感器跟踪跑步信息,然后发送到使用者的iPod上。该产品还有自己的社交网络,可以自动发推至Twitter,还可以发送状态更新至Facebook。

  而且,同一功能的终端形态也越来越多。仅手机而言,外观多姿多彩,针对特定人群如白领、商业精英、时尚青年、女性、老人、儿童等等的个性化、定制化手机层出不穷。

  更引人注目的是,不同功能的终端交叉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混血儿。正在引领风潮的平板电脑就是融多种要素于一体,在智能手机、上网本之间开辟出一个新的中间形态,正如当年的MID。

  根据分析机构In-Stat的研究,如今的便携式终端正在呈现多网络特性和多重功能特性:

  首先,个人移动终端设备除了手机的固有特性(可以接入移动网络)之外,这些终端设备还被要求可以接入Wi-Fi、WiMAX,接收广播电台、GPS信号,甚至于具备可以接收广播电视的特性。

  其次,各类终端基本都具有以下多媒体特性,摄像头(拍照和录像)、音乐播放、视频播放、GPS导航、游戏等娱乐或者通信功能。

  电子产品也好,非电子产品也好,无可否认的是,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移动终端家族正在加速进化成一个疆域辽阔、种族众多、兼收并蓄并且不断扩张的庞杂帝国。

  从1875年贝尔的第一部电话,到摩托罗拉的第一部手机,从曾经一枝独秀的BP机,到今天千姿百态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产品不得不黯然谢幕。

  上世纪40年代末期,致力于机器翻译研究的美国人,引入了双语电子词典或称“机读词典”。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实现词典内容电子化、检索自动化的机器问世,并在消费市场掀起一股热潮。然而,2000年前后,在手机和互联网开始普及之时,电子词典逐渐暴露了其资源浪费和查阅不便的弊端,加上厂商不尊重消费者的虚假宣传,这个和手机前身起源于同一时代的产品,终于走向衰落,与手机今日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回首上世纪,从笨重到轻盈,从颇费周章到直接易用,从千篇一律到丰富多彩,移动终端的优胜劣汰史也是一部走向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历史。正是循着这条主线,移动终端不断加速前进,直至迅速诞生今天的帝国。

  移动终端的大爆发,是人类社会需求和供给合力的产物。

  国际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目前全球网民总数为17亿(全球人口总量为67亿)。而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网民数量将达到22亿,其中亚洲网民数量将占到43%。另一方面,截至2009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总数已达到45.9亿,每年新增用户接近6亿。

 终极教师1 终极终端(1)
  依赖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的生存常态,以至于很多人离开网络和手机都会不知所措。网络化生存的巨大现实让更多产品都开始迎合这一趋势,如果它们不成为网络的一部分,自身也将面临被替代和遗忘的风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0370.html

更多阅读

9本终极引导护黑阵 终极终端(9)

 “过去的摩托罗拉经历过一款手机打天下的辉煌,对高增长率的追求使得摩托罗拉逐渐变成一家没有耐心的公司。”过去靠着一款明星产品坐享天下的摩托罗拉在没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跟上创新的节奏。  在移动通信领域,摩托罗拉舍弃开放

8口终端盒 终极终端(8)

 作为计算机处理器厂商的英特尔显然不会同意这种论调。“‘创建内容’(content creation)和 ‘享用内容’(content consumption)两种不同使用模式已泾渭两分。它们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对设备的要求也不相同”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在博

win7超级终端 下载 终极终端(7)

 终端已经背离了技术演进的发展路线,向着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延伸,这是苹果iPhone 4创下上市三天售出170万部记录,而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再度下调利润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终端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具备核心应用以及围绕

英雄无敌5终极技能 终极终端(5)

  在终极终端的身上,传统屏幕的“分辨率”、“尺寸”、“材质”、“色彩饱和度”、“细腻度”、“亮度”等指标都将是不入流的描述。“半透明显示”、“三维显示”、“激光显示”、“纸张显示”、“折叠显示”……一个真正的终极

辐射4终端机mod 终极终端(4)

  敌国:电子词典、手机、游戏掌机  简述:作为发烧国的MP3、MP4播放器有着一群音乐发烧友拥趸。MP3虽也旁征博引,功能越来越多,与手机一样都想向综合强国方面发展,尽可能吸收其它国家的大将,以便增强国家实力。但远没手机的全能实力,

声明:《终极教师1 终极终端(1)》为网友无双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