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1月失业率 读“美国失业率”(1)



  美国劳工部前不久公布,全美2009年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下降11000人,大大低于同年10月份经修正后的下降数111000人,以至11月份的失业率降至10%,10月份的失业率为10.2%,后者创下了1983年4月份以来全美最高的失业纪录。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失业率下降表明了美国就业状况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全美就业率至少在短时期内仍难言乐观。

  熬过糟糕时期

    美就业爬出“泥坑”

  从此前两个月的就业数据看,美国去年11月份的就业状况确实有了明显好转。据美国劳工部披露,全美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其中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就业人数降幅最大,这个月的失业率为9.8%,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减少0.1小时至33小时。10月份,全美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降幅依然最大,该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与9月份持平,仍为33小时。11月,全美建筑业、制造业就业人数继续下降,服务业就业人数则明显增加,该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增加0.2小时,至33.2小时。

  周平均工作时间的增加,堪称美就业市场除失业率回落以外的最为积极的信号。从理论上说,企业唯有延长员工的工时后,才有可能通过雇佣新的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在失业率回落的同时,美国11月份周平均工时的回升预示美国就业市场或许已经熬过了最为糟糕的时期。

  美国就业状况的改善与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息息相关。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奥巴马政府通过医疗改革的推进促使医疗开支有了明显增加,提振了医疗行业的就业率。数据显示,11月全美医疗保健行业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增幅为21000人。自从2007年年底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以来,该行业就业人数已经累计增加了613000人。

   

  复苏尚需时间

  就业有待考验

  然而,美国就业市场虽明显向好,但复苏仍需时间。首先,缓慢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妨碍就业复苏。美国去年第三季度折合成年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2.8%。保守估算,2010年一、二季度美国折合成年率的GDP增幅均将不超过3%。去年8月,白宫管理及预算办公室预计,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2.0%,2011年增长3.8%。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稳健”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美失业率要想下降到5%的水平,至少需要5年时间。结合11月10%的失业率,克鲁格曼的结论无疑令人吃惊:今后数年,降幅每一个百分点的全美失业率都需要经历长达一年的时间考验。

  其次,在首次申请失业的救济人数尚未回落到理想的预期值以前,全美非农就业人数恐怕很难有显著增长。正如一些经济学家坦言,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四周移动平均值需要回落至15万人才有可能使得全美非农就业人数出现正增长。美国劳工部去年12月3日公布,截至11月28日的当周,首次申请失业的救济人数减少至457000人,该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同时也是2008年9月6日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往前已经回溯了一个月,截至10月3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至512000人。很明显,从10月底到11月底,全美首次申请失业的救济人数减少了55000人。问题是,即使按照这一较为乐观的速度推算,美国首次申请失业的救济人数的四周移动平均值要回落至15万人,至少还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即美国非农就业人数要实现增长,还需要半年时间。

  再次,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跨国公司越来越容易大刀阔斧地削减劳动力成本,这就使得本轮经济衰退后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速度很难与以往衰退期过后的就业表现相提并论。

  财政赤字巨大

  提振就业有限

  上述多重因素意味着,奥巴马政府需要更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手段来维系就业人数的增长,令人遗憾的是,美国目前庞大的财政赤字以及未来几年不容乐观的赤字预期对就业的提振终将有限。

  奥巴马政府要想刺激企业增加雇工人数,进而拉升就业率,不外乎运用两种手段:其一,减免税收;其二,进一步缓和金融机构的惜贷倾向,消除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诸多壁垒。后者因为去年11月下旬迪拜的债务违约问题再度变得异常敏感;至于前者,美国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正使其变得越来越捉襟见肘。

  据美国财政部报告,在截至2009年9月30日的2009财年,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了创纪录的1.4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0%,是二战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此前,奥巴马政府还预计,始于2009年10月1日的2010财年预算赤字为1.502万亿美元,占GDP的10.4%;2011财年预算赤字为1.123万亿美元,占GDP的7.4%。

  事实上,美国政府光是2010年的财政预算赤字就已经堪称“保守”,10月份即美国政府2010财年的第一个月财政赤字就达1764亿美元便是明证,这大大超过了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1500亿美元。奥巴马政府甚至预计,未来10年美国的预算赤字预计将达9.05万亿美元。

  庞大的财政赤字以及惊人的赤字预期不仅使得奥巴马政府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压力,亦使得弱势美元泛滥全球,客观上削弱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面对越发有限的财政空间,奥巴马政府寄望通过经济刺激的手段来提振就业,已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赤字规模不断膨胀的同时,奥巴马政府未来几年财政收入的不容乐观,在某种程度上或将打击市场对美国失业状况即将见底的预期。8月,白宫主动下调了2010年财年的收入预期,表明了奥巴马政府自身对未来财政收入的悲观预期。目前看来,提高交易税率恐怕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立竿见影提振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有效措施,但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政治阻力显然并不轻松。

  一言以蔽之,美国就业状况未到乐观时,就业数据的向好对美元指数的拉动作用终将有限,从趋势上分析,与美元息息相关的大宗商品的价格仍未见顶。

  市场追踪

  中芯国际换帅暗藏玄机

  文/ 双  目

  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向公众披露,公司创办人兼CEO张汝京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委任王宁国出任(集团)总裁兼CEO,委任即时生效。张汝京现年61岁、创业9年,如今无奈地离开了付出诸多心血的公司。

  这已经是张汝京第二次在与台积电的“斗法”中败走。同一天,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就“窃取商业机密案”达成一项和解协议:中芯国际向台积电支付2亿美元的赔偿金,并向其提供相当于10%股份的新股和认股权证。“当然,这个最终涉及2亿美元和股权的和解协议对于中芯国际来说是较好的结果,远低于10亿美元或者更多的金额带来的杀伤力。”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蒋守雷表示,这一结果对中芯国际的国内业务影响不会太大。

  “二张斗法”

  姜还是老的辣

  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被称为台湾半导体教父,中芯国际CEO张汝京在大陆创业亦被誉为“半导体教父”。两家公司之间的角逐,经常被业内形容为“二张斗法”。这一次,张汝京被张忠谋斗下了台。

  第一回合:失去舞台,张汝京转战大陆。

  “二张”交恶之前曾共事德州仪器,那时张忠谋是德州仪器的资深副总裁,也是张汝京的大老板。随后,两人相继离开德州仪器,回到台湾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张汝京创办世大积体电路(WSMC)公司,任总经理;张忠谋创办台积电,任董事长。1999年,在张汝京并未非常知情的情况下,台积电通过世大的主要股东以50亿美元的极高代价并购了世大。对张汝京而言,世大并入台积电后,在家大业大的台积电里论资排辈,他只能算是厂长级人物再加一级。顿失舞台的他,愤然离开世大和台积电。而一直“盛赞”张汝京为“盖厂好手”的张忠谋,在鲸吞了竞争对手笑纳版图扩张的同时,亦有了张汝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悲戚感。台积电的一场购并案,激发了张汝京的创业梦。失去舞台的他,将目光投向了祖国内地,2000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芯国际。

 美国11月失业率 读“美国失业率”(1)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2626.html

更多阅读

美国11月失业率 读“美国失业率”(1)

  美国劳工部前不久公布,全美2009年11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仅下降11000人,大大低于同年10月份经修正后的下降数111000人,以至11月份的失业率降至10%,10月份的失业率为10.2%,后者创下了1983年4月份以来全美最高的失业纪录。

VMware:微软门口的又一个“野蛮人”(1)

  □ 见习记者 徐海涛  13年前,微软干了一件至今仍让人诟病的事——将IE浏览器集成到Windows95操作系统中捆绑出售。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险些导致被拆分的诉讼之后,微软以数十亿美元和难以计量的声望损失为代价赢得胜利。1998年2

声明:《美国11月失业率 读“美国失业率”(1)》为网友夜色乄朦胧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