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三国与人际谋略



  建安十三年(208)初,曹操北破乌桓,初步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他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邺城。但随即传来了孙权剿灭黄祖的消息,东吴军队屯兵夏口,剑指荆州。此时,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已经逐渐坐大,孙权谋取荆州的计划也已进入实施阶段。这都令曹操寝食难安,他不待休整立即开始挥师南下,与孙、刘展开夺取荆州的赛跑。

 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三国与人际谋略

  于是那场家喻户晓的赤壁之战拉开了序幕。

  事实上,赤壁之战只是整个荆州争夺战的一部分,在此后十余年间,曹、刘、孙三方在此进进出出,战和不定。直至221年的夷陵之战,孙权将刘备的势力彻底赶出荆州。

  在这十余年间,围绕着三方的荆州争战夺,留下了大量真实、虚构抑或过度演绎的权谋故事。如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刘备摔孩子、“借荆州”、孙权嫁妹、水淹七军、白衣渡江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荆州的故事就是整个三国权谋较量的集中缩影,体现着三国权谋术的最高水平。

  无论诸葛亮的“隆中战略”还是鲁肃的“荆州战略”,荆州都是命根子。前者要以荆州为根据地,西取益州,然后两路出击夺取天下。后者则要占据长江上游,“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称帝图谋天下。对曹操来说,荆州则是南下的突破口,可以彻底打垮刘备,合围孙权,一举统一中国。

  于是,三方以荆州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阳谋与阴谋的角逐。曹操“奉辞伐罪”,孙权嫁妹结盟,刘备借而不还,孙权又背盟翻脸,甚至斩杀关羽。荆州的权谋故事之所以精彩莫测,就在于赤壁之战所奠定的三足鼎立格局。

  从本质上说,曹、刘、孙三大集团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即一方所得,既是另一方所失,不存在多方共赢的局面。所以各自的出发点,均在于权衡三方关系,进而考虑自己的利益所在。在这样一个三角结构中,对任何一方来说,其他两方都是自己的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根本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敌人。联合谁、对抗谁,基本出发点都是要于己有利。

  朋友还是敌人?真实还是谎言?联合还是斗争?

  这些明暗之间的较量,由于三方格局的形成,呈现出诡谲莫测的面貌。然后又经过历史学家、小说家、说书人、导演和演员的千百年演绎,产生了一个个鲜活形象。曹操被画上了白脸,关公被置于案头供奉,诸葛亮则智似半妖,集中了知识分子的所有优点。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问题是,谁能够始终对复杂的格局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而回避人性的弱点?曹操以奸诈多疑而著称,却也因狂妄自大而中了周瑜的苦肉计;诸葛亮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势,却避不开“关二哥”的性格弱点;孙权少年英豪,老年则为权力斗争所困,利令智昏。所谓老不看三国,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穿越了历史,仍具有现实意义。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三国”。那些近2000年前的故事,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真正鲜活的其实并非“扬刘抑曹”的道德观,而是每一张脸谱背后的权谋之术。本刊由此而借新旧两部三国电视剧对阵,三国人物热议重新升温之时,对相关人事也做些探访探究,为民间之“三国学”添些作料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2882.html

更多阅读

周瑜、诸葛亮和司马懿 周瑜和司马懿

曾经在大学时候有同宿学友讨论三国中诸葛亮、周瑜、司马懿比较起来谁更优秀?有的说是周瑜,有的说是诸葛亮,也有的说是司马懿。自认熟读三国历史的我们居然一时谁也没有说服谁,今天思前想后,今特写此文。先看三个人的成就。在三个人在各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想自立为王?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诸葛亮为何迟迟不把政权归还刘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诸葛亮也有自立为王之心。从建安15年,刘备永安托孤之后,诸葛亮把握了整个蜀国的政权。刘备托孤时要刘禅待丞相诸葛亮如若父亲,侍之如父。而刘禅不但听从刘备的遗嘱,还倍加给予了诸

声明:《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诸葛亮、周瑜、司马懿:三国与人际谋略》为网友醉睹惊鸿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