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本风情街 马上风情



  马上民族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些文化与汉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值得探寻与深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在少数,它们或长期并存,或交替执政,构成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独特政治现象。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马上民族。马上民族是游牧文化与渔猎文化。辽代的契丹文化、元代的蒙古文化都属于游牧文化;金代的女真文化、清代的满清文化则偏重于渔猎文化。

  辽代陶瓷生产明显依赖中原陶瓷技艺的输入,但又无法摆脱契丹文化的特性。凡马上民族使用的容器,首先要考虑是否易碎,这一点在农耕民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契丹族“转徙随时,车马为家”(《辽史·营卫志》),所使用的器皿多为金属、皮质与木质,为的就是能防碎耐用。因此,辽代典型的陶瓷容器中都有这些常用材质的影子,比如常见的皮囊壶。

  皮囊壶以其造型类似皮革缝制成的水壶而得名。有的皮囊壶从口部到底部还装饰有一道或几道线条,应为残留下来的缝制痕迹。这种皮囊壶造型的瓷器,为辽代独特的瓷器。辽一结束,此造型很快就消失了。这种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例子,辽瓷十分典型。

 大连日本风情街 马上风情
  金代最主要的陶瓷成就大都是磁州窑系的产品,原因是磁州窑原本的率意风格最能适应金人的审美。金人以马上民族特有的豪爽将北宋的磁州窑风格重新演绎,此时的作品明显地摆脱了纤细文弱之风,变得粗犷,大枝大叶,生活气息浓厚。金代还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东西——虎瓷,整个瓷枕以卧着的虎为造型,枕面上描画人物、花鸟、文字等等图案。

  元人是纯粹的游牧民族,他们将马视为最好的伙伴。元人的性格粗犷直率,表现在他们的器物上,比如元代瓷器中大盘大碗大壶大瓶,装饰上重布局而不重细节。白色与蓝色是元人喜爱的颜色,著名的枢府釉、青白釉、元青花均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入清以后,有一种带有满清文化符号的瓷器出现了,这种符号被称为“满大人”,即是在瓷器上描绘穿着满族服装的人物图案。“满大人”表现了满族人家居、打猎、战争等场景,场面多复杂宏大。这些瓷器在当时大都出口欧洲,国内反而不多见。

  马上民族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鉴于此,观复博物馆即将于哈尔滨市建立一家地方馆,依托其白山黑水间的游牧文化与渔猎文化,在新馆中主要展示辽、金、元、清时期的瓷器、木器、金银器、玉器等文物。通过这些带有马上民族符号文物的展示,为观众呈现独特的契丹、女真、蒙古以及满清文化。这些文化与汉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值得探寻与深思。

  (作者:观复博物馆馆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466.html

更多阅读

大连小吃全搜街 大连夜市小吃街在哪里

大连小吃街现在是越来越多了,很多夜班族为了图个方便跟我似的,睁个眼闭个眼,只要糊弄饱了肚子就OK。大连主要的小吃街有西安路、交大、黑石礁、太原街、山东路、友好,凡是晚上人流比较大的地方都会自发形成小吃街。天津街的小吃街要等到

旅行指南上没有的日本新玩法----东京蒲田商店街 东京旅行团

这一回,我们放慢脚步,不去银座血拼,不去浅草寺供佛,另辟蹊径,细细品味,与普通日本人的生活靠近些,再靠近些,从车站旁的居酒屋,从街角的八百屋,从一串风铃,一杯咖啡,一抹霓虹中,邂逅一个别样风情的东京。在东京的日子里,我渐渐习惯了当地人的通行

从大连的圣德太子堂说起 日本圣德太子

从大连的圣德太子堂说起日殖时期在圣德街的山坡上,立着一个圣德太子堂。清朝时期那里曾叫过刘家屯小山。据说圣德太子像的设置是在1906年,1911年又在那里的绿地附近建起了圣德太子堂。大殿模仿了法隆寺的梦殿,两侧是巨大的石灯笼,并在

声明:《大连日本风情街 马上风情》为网友螢窗夜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