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投资》:青岛提出创新型城市总体方案的历程是怎样的?

  刘明君:青岛市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建设。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业化道路进程加快,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本出路在于自主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虽然已经形成了以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港口物流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但是随着区位、资源、投资、出口等外部因素拉动作用的逐步放缓,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暴露出城市传统产业结构比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等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促进城市发展由投资拉动阶段向创新拉动阶段转变已经成为青岛市新一轮发展的核心主题。

  为此,在2006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基础上,我们编制了《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目标是瞄准国际国内创新发展前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城市创新功能,聚集城市创新资源,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城市创新环境,营造城市创新氛围,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把青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青岛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示精神,积极谋划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团队等载体建设,加快高端要素聚集,构筑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辐射带动力强的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

  

  《中国投资》:总体思路是如何形成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刘明君:青岛市建设创新城市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进一步确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以大学、科研院所为支撑的知识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以国家部委、省、市3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创新实验体系。把青岛建成国家海洋科研中心,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高端产业基地和创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鲜明的区域性研发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品牌培育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青岛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远期目标正在规划当中。近期到2015年,初步提出: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均比2009年翻一番以上,位居同类城市前列。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20000件和100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000件和1000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万亿元以上;万元GDP能耗达到0.65吨标准煤以下。

  

  《中国投资》:创新战略实施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是否明显?

  刘明君:创新战略已经成为青岛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通过创新战略实施,一是青岛市在家电和电子信息、汽车机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大大降低了对外的技术依赖程度,提升了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创新战略实施,培育和带动了民用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撑。四是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增强了基础科学、应用技术、科技成果工程化及集成创新的能力,为产业内生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五是通过实施创新战略,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预计2010年青岛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中国投资》:从青岛市的实践来看,应该如何理解创新型城市?总体而言,有哪些经验?未来还有哪些挑战?

  刘明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现阶段国家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创新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通过创新工程建设和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城市综合创新能力,打造区域性创新发展增长极,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青岛的实践来看,现阶段,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仍然是“转方式、调结构”。重点还是要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力求突破更多重要关键技术、获得更多知识产权,造就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
  过去,青岛市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产学研联合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同时清醒看到:青岛市的城市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产业整体优势还不突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任务还很繁重,节能减排的工作压力依然较大,创新多元化投资渠道还未完善,创新投入占GDP比重与先进城市还有较大差距,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团队还很缺乏,政府引导作用还需进一步扩大,城市综合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创新型城市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对创新建设的引导作用,有效运用政策调控手段,及时解决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矛盾和问题,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

  由于试点工作刚刚开始,还没有成熟经验的可供借鉴,我们将加强与先进城市沟通,及时开展学习和交流,争取试点工作早日取得突破。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龙头城市,青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将为整个山东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衷心希望山东省蓝色经济建设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让青岛为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859.html

更多阅读

经济拐点:到底是投资拉动还是消费拉动?

     继铁路投资开放之后,7月31日,国务院再度释放出“稳投资”“稳增长”的信号。  经济的持续放缓,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恐惧,让重新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政府再次面临经济动能的选择。  投资还是消费?  砝码滑向哪边都会引

消费拉动 超越“投资拉动”“消费拉动”之争

     当前,应超越投资率是否偏高、投资过多过少的争论,而应将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放在首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投资需求切实存在、潜力巨大。  近日,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

薪满益足白领投资理财 白领养老从投资现在开始

     人的一生有许多梦想,也就是有许多的人生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大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否则就会成为泡影。因此人们期望自己的财富不断地增值来支持自己达成心愿,这确实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人生过程。“投资现在,安享未来”绝不只是

房地产需求: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换(2)

 总体上,消费驱动下的估值水平将由“量”而非“价”主导  如果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导因素由投资层面转化到消费层面,那么估值水平的驱动将由“量”而非“价”主导。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也抑制了总体房价水平的大幅上涨。这意味着

房地产需求: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换(1)

 文·巴曙松   房地产过于浓厚的投资品特性夸大房价上涨压力  回顾中国房地产市场演进的历程,在2005年之前,房地产价格与主要金融变量之间保持了微弱的相关性,表明当时的购房者主要是以消费性的自主需求为主,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总

声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从投资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为网友满身情歌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