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速度 根源在于两个海平面之间的对流



 文|周其仁

  一个月前参加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讨论,主要是想看看世界经济到底会怎么样。我们看到的图象非常矛盾:数据显示经济确实在增长,不再有衰退,这不仅仅出现在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而且发达国家都从负增长开始向正增长转变。即使在去年的大危机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有1.7%的经济增长。因此,达沃斯会议结束后不久,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整了去年10月对全球经济作出的预测,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由原来的3.1%调高到3.9%。调整的主要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表现,而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超出了他们原来的想象。原来他们预测,今年美国经济的增长会从去年的负2点多变成今年的1.5,但1月份召开达沃斯会议时,这个预测被调高了2.7%。同时,所有参加达沃斯会议的预测机构几乎都调高了对世界经济2011年的增长预测的指数。

  

  高失业率是造成反差的原因

  

  而现实数据似乎也支持这样的判断: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的折合年增长率达到了5.7%。惹祸的金融业也发展良好,以致达沃斯第一场讨论的话题就是“是否要对金融高管限薪、限奖金”。如果经济衰退到无法支撑,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哪?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都实行低利率,甚至零利率,这就造成资金泛滥,金融搬运业开始兴起,人们的期望值升高。但实体经济的高管似乎也认可这样的判断,在2000多位全球高管中,83%对2011年非常看好,在投资、兼并、采购指数上,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预期都在50个点以上,更不要说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了。但现实情况如何?矛盾在什么地方?那就是各经济体的自我感觉很差,尤其是发达国家。西方政要中,除加拿大总理外,没有一个人提到过政府退出,而如果经济已经转好,退出就成为了首要工作。即使是调高了经济增长指数的IMF的总裁,在会议上也表示,虽然经济已经复苏,但基础很不巩固,前景很不确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各国作出是否退出的抉择非常困难。加拿大总理也只是表示,现在即便不是退出的时机,我们也应该思考和准备退出。另外,唯一斩钉截铁说退出的政要是巴西财长,而他敢于这样说的原因是巴西强劲的增长,而且在将来,它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会有持续的经济增长。为什么感觉这么差?发达国家的政要和主流经济学家、白宫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萨莫斯说,全球数据显示,美国确实在复苏,但我们的亲身感受却是还在衰退之中。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就是高失业率。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0.2%,欧洲为9.8%,西班牙达到了18%,为最高失业率。但如果将部分Part-time的人也计算进去,美国的这一数字也将会达到17%,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那么怎样去理解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问题呢?去年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一直持保留态度,认为中国进入衰退的几率为零。在大部分人都说大危机的时候,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判断?法国总理在演说中大骂全球,说这是全球化的危机。去掉表演的色彩,我同意他的判断,这确实是一场全球的危机,但我的理解是,这个全球是非常有意思的全球,这个世界也与过去很不一样。简单地讲,原来这个世界有两个海平面,其中一个是发达国家,另一个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海平面最初并不连通,因为冷战,也因为6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要独立,要自主。但发达国家之间能互相贸易,互相投资,这形成了一个很高的分工和收入水平,而由中国和印度组成的另一个海平面就成为了低海平面,这两个海平面之间相差甚远。从工人的收入来看,1980年中国工人的收入等于发达国家工人的1%。这两个海平面如果不打通,那就会各走各的路,但问题是,自1980年开始,中国开始对外开放,1990年前苏联开放,因此,这两个海平面之间的通道建立。物理学可以证明,两个不同的水平面之间一旦建立连通,就会出现势能的释放,刚开始释放的量很小,可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的逐渐改善,知识水平的提高,信息成本的下降,这个能量越来越大。但所释放的能量对每个阶层,每个家庭的影响都不一样,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资本流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它获得了资本,学到了技术,改善了政府的服务,产品也开始摆上国际舞台,并且它的成本仅为1%。在劳动力成本上,2002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约为3%。

 两个海平面之间还是发生对流

  

  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涌入发展中国家,这简化了全球的概念。但这样一种流通非常好,它支撑了过去几年贸易增长比GDP增长高出2倍以上,也支撑了全球的繁荣。美国的长期经济增长一般为2.5%,但在过去几年这一数字差不多到了4%,原因是什么?其实,发达国家也在这个势能释放中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有一点非常麻烦,那就是,当低海平面的产品销往发达国家的时候,因为成本的差异,发达国家的一些生产者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另外,发达国家的资本外流也不是好事,因为资金外流,但人却留了下来,而且这些人都是高收入的精英。当然,美元作为全球货币,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借贷,美国外流的资金最后还是会流回本国,但流回的资金被用来聘请高收入的精英了吗?并没有,而是流向金融业,在金融界开始高杠杆游戏、低利率,进而出现高流动性,形成流动性泛滥,促使金融危机的爆发。

  简单来讲,两个海平面之间的联通,可以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来概括,其中水就是资本。当然,这个资本是复合的,包括信息、商业模式等。对于中国来说,当然是人往高处走,30年来的收入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但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情况并不那么好,他们的产品被替代,原本可以扩大的资产和投资被转移。要改善这一情况,发达国家有三条路选择:第一,进一步产业升级,生产发展中国家无能力生产的产品。比如之前的互联网,以及其他科技创新,这是发达国家对全人类的贡献。问题是这种创新可以持续多长时间?带动多少就业?第二,将工资福利水平下调。经济学家们常说,工资有刚性,其实企业家都知道工资往上调容易,往下砍就非常难。2006年,我到底特律的一家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是一个70岁的福特退休老工人。他说他非常骄傲,因为他们这一代美国人以进福特为自豪,但他的孩子没有进福特,而是选择到亚洲教英文。最近,福特汽车公司跟工会达成协议,今后招收每小时12美元的工人,比目前的市场价低。这其实就是美国调整发出的一个信号,但很多公司做不到。那就只剩下第三条路,抑制两个海平面之间流动的速度,也就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增加摩擦。因为流量越小,高平面往下走的时间会越长;流量越大,它们的社会矛盾会严重激化。因此,未来五年,在中美关系上,小事情都会变成大事情,小事情也会被炒成大事情,因为有这个政治要求,政治集中反映了经济。

  但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中国来说,贸易保护并不是最严峻的问题,最危险的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和平国际环境能否维持。全世界所有的麻烦都在两个海平面大同的时候发生,因此,中国对当前的全球局势要有一个清楚和深刻的理解。那么应该怎么样呢?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这里的机会有两个层次:第一,中国在全球化中的机会。这个机会无法阻挡,即使是现在的高失业率,它也是中国公司走向全球的一个契机。只要有能力聘请西方人,公司就很容易走向西方。另外,现在中国有2.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走出去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所以这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机会。在历史上,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走向全球的机遇一直客观存在,如TCL、华为和联想。华为已经在全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20多年前他们生产的主导产品是中国不能生产的,但20多年后,华为成了一家全球主要供应商。对于联想,它的业绩不会一路攀升,一定会有变化,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行为背后所代表的势头,所以中国在全球化中的机会客观存在。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利用我们的成本优势将西方逼入死角,而是在竞争中寻找合作的机会。因此,今后五到十年,中国的顶端公司一定会在全球各地发展业务,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弃,它客观上也不会消失,问题是事在人为,谁来做。当然,在做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因为现在存在着转嫁矛盾的倾向,因此和平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来说更加重要。

  

  重要的是要开发国内市场

  

  现在的国际局面不太稳定,这究竟是马云所讲的地球开始报复,还是其他力量在起作用,现在还无从得知,但外部环境应该重视。邓小平的战略是,无论如何要坚持二十年的和平环境,将中国发展起来。因此,为维持中国未来十五到二十年的和平国际环境,我们的原则不能放弃,但必要的妥协,必要的合作点应该尽可能寻找。更重要的是,中国对内要开发机会。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而言,往外走比往内走更容易,因为国内的改革还不到位,政商关系、企业精神、商业文明等问题都未完全解决,而且中国国内市场一方面存在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已有收入又未有效转为消费。但中国现在确实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如农村市场,在中国,在即使再穷的农村,我们也可以买到可口可乐。既然如此,中国产品为什么不能挖掘更大的农村市场呢?其中,阿里巴巴比较成功。我对它的关注始于三年前的一次调查,当时在国有林业转型中,东北的困难最大。在访问一家做筷子、木梳等木制品工厂的老板时,他拿起电话讲英文,而在这通电话过后他告诉我他拿到了订单,以色列向他定了两个集装箱的木制品。当时我觉得奇怪,位于东北深山老林的小工厂,怎么会有以色列客户?他说是阿里巴巴在帮他做全球营销。另外,联想的低端产品下村庄也值得学习。在中国的金字塔中,往下走一层,市场空间就会大很多,而全世界的商业经验也是,越是面对普通人的生意越是大生意,因为普通人在哪里都是绝大多数。根据这一理念,农村的房地产会是一个很大的商业机会。因为,从建筑面积来看,农村的建筑面积超过城市的建筑面积,但农民的房子是怎么盖的?有产业吗?有规划吗?有现代的因素进去吗?显然没有,这本身就是巨大的商机。

 海平面上升速度 根源在于两个海平面之间的对流
  总体而言,由于全球正处于两个海平面连通的能量释放过程中,只要各国政治家妥当处理好增长当中的经济矛盾、社会矛盾,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以及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矛盾,世界经济将会走向更高的水平。当前,我们所遇到的两个海平面的联通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属于一个海平面之间的问题,这次是两个海平面开始发生对流。中国的整体利益是保证对流继续下去,这是第一大利益,为此其他的利益可以妥协。因为在海平面变化当中,中国可以获得更大的机会,既可以对世界有影响,也可以将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好。而只要抓住这些机会,未来5年,在中国的农村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本土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工作,看到他们的足迹,这将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更加相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3988.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两个月宝宝的睡眠训练 两个月宝宝睡眠规律

原文地址:两个月宝宝的睡眠训练作者:比岸小丫小艾出生后的第一个月,我们为纯母乳喂养而战;第二个月,为如何缓解胃肠不适而战;到了第三个月,又开始为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而战。由于第二个月,reflux让小艾很不舒服,白天哭闹的时候很多,我们只好竖

声明:《海平面上升速度 根源在于两个海平面之间的对流》为网友凉风习卷人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