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5.1兼职 深圳城市化困境(1)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三十年城市化进程,不只给了深圳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还有这个城市上三分之一的违建。

  失控的违章建筑曾经为深圳的迅速繁荣扮演过重要角色,但今天它却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正将深圳引入窒息的深渊。

  是否给予这些违章建筑合法身份?这是深圳至今不敢给予明确答复的两难问题。这些满目的违建既是深圳的希望所在,也是绝望所在。在房价飞涨的深圳,它可以实现中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但是这种实现的方式却像一种盗窃行为,践踏了这个城市的公平、法律的威严和政府的尊严。

  深圳是如何用三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推入这样致命的困境?而承载了无数美誉的它该如何靠近国际化梦想?

  违建之城

  在深圳,你所看到的每三个建筑中至少有一个是违章建筑。而具体到关外的某些社区则很难看到合法建筑。

  4月20日,《法人》记者前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沙井街道。四年前,这里还称为沙井镇,2004年深圳完成了对沙井镇村民的身份转换,村民整体转成城市居民身份,沙井镇也更名为沙井街道。尽管很多居民仍习惯用沙井镇来称呼这里。

  这个曾因“沙井蚝”声明远播的镇子如今因95%的房子是“小产权房”而备受关注。准确说,不是小产权房,而是违建,自2004年农村城市化改造后,这里所有的土地都转为国有性质,这块土地上只有违建,没有小产权房。

  在沙一村西环路与民主大道交汇处,《法人》记者看到了一座名为“金钻华庭”的小区,从外观上看,这个小区与普通的商品住宅房并无区别,数栋7层高的楼体围绕着健身器材和简易的儿童乐园,周边绿树成荫。但是这里却是三位村民开发的集资房,没有房产证。

  2006年李先生以25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购买了小区一栋两室一厅的房子,现在李先生欲以4000元的价格卖掉,但是价格还可以再商量。而与此同时正在出售中的合法商品房“禧缘”楼盘的售价是9000-10000元。据了解,这是沙井街道几十个在建楼盘中唯一的合法商品房,其余的均为“统建楼”。

  所谓的统建楼指单位或企业委托有资质的房产公司或施工单位修建的房屋,然后单位或企业以成本价卖给本单位或企业职工。1996年,沙一修建了广东第一个农民统建房泰兴花园,大部分的沙一村人都住在该小区,一些外来人员也成了泰兴花园的房主。

  沿着泰兴花园外侧往里走,就到了沙一村的出租屋区。这片当年征地时划给当地村民的宅基地上,高楼林立,一幢接着一幢、一排连着一排,大部分都在七八层以上。一层全部是店铺商家,二层及其以上基本上是村民和打工者的住宅。无论是根据深圳最初的规定超过三层即为违建,还是用现在放宽的标准每户不得超过480平米看,这些住宅都是违建品。

  几位在巷子里聊天的老太太告诉《法人》记者,靠近泰兴花园的两排楼都是外地人盖起来的,大部分本村人都不在此居住,这里只留做出租用,当地人把这些房子叫做出租屋。这些出租屋就是深圳声名卓著的城中村。

  2007年深圳市国土局所做的住宅调查显示,深圳有“城中村”农民房或其他私人自建房超过35万栋,总建筑面积约1.2亿平方米,占全市住房总量的49%。而据一个基层调研课题组的不完全估计,深圳目前现有违建总量超过50万栋,建筑面积超过50亿平方米。

  “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的大量存在造成空间发展不足、土地资源粗放利用、引发生态问题,对深圳推动科学发展构成了很大障碍。”时任深圳代市长的王荣在2010年年初召开的查处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工作会议上指出了违法建筑的最致命危害。

 深圳5.1兼职 深圳城市化困境(1)
 此外,违法建筑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难题。违法建筑作为生产经营场所,依法不能申办营业执照,商户游离监管,逃避税费,制假售假,藏污纳垢;同时由于没有经过质量验收和消防检查,违法建筑经常发生坍塌和火灾事故。

  “种房子”的人

  深圳这种城市化局面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谢志岿认为,是无奈也是自然选择。

  1980年深圳特区开始征地,启动了非农化的道路,当时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每平方米不到50元),进行整村整村的征收。但是很长时间没有将村民身份转换成城市居民,给予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由于中国城乡二元体系的存在,深圳走的是先非农化再城市化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化是滞后的。”谢志岿表示。

  直到1992年,深圳才对特区内原住民进行身份转换,此时特区内的土地已经基本征收完毕,12年后的2004年开始了特区外的转换,随着宝安区福永街道和沙井街道村民身份转换的完成,深圳也坐稳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的称号。但是由于原村民和手里依然握着大批土地,不过是从种田的人变成“种房子”的人。

  根据1958年的征地条例,征了多少地就要安排多少个就业指标,当时意义上的就业指标主要是指安排进国有企业。但是从一个小渔村起步的深圳并没有国有企业,而且征收动辄上千人,政府根本无力对数以千计的人员按照传统意义进行就业安排。

  这么多人要生存怎么办?特区政府采取了留地的做法,在原村子附近划一个新村子给原村民,每户宅基地100平方米,建筑基地面积80平方米,并且均不能超过3层;此外每人还留有15平方米的工业化用地,由当地村子开发,兴办企业,安排村民就业。这就为日后愈演愈烈的违建埋下了伏笔。

  从城市规划角度讲,上海浦东新区比深圳做的更好。当年上海政府一口气将浦东新区的村土地全部买下来,将村民安置到偏僻之地,新区留由政府统一规划。但是谢志岿指出,深圳并不具备上海的实力,当年上海财政收入几百个亿,而深圳不过是千把万。上海是大政府对小农村的改造,而深圳是小政府对大农村的改造,差别显而易见。

  一边特区建设如火如荼,一边农村自谋出路。由于征收土地巨大,今天看来廉价到底的每亩3000元征收款也给村子带了巨额收入,蔡屋围村1982年一次性拿到了1500万元,手捧巨款农民能想到的就只有建房子。于是渔民村建了深圳第一个别墅区,33栋小洋楼,家家户户都是万元户,几大件一应俱全,1984年邓小平去参观,感叹中央首长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1986年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每年几十万人口增长让房子成了稀缺品,当时最夸张的事情是市政府领导住窝棚、铁皮房,于是租房子变得非常有利可图,1992年前后,房子的租金每平米20元左右,农民有一间房子出租生活就不用愁了。

  在市场需求和利益的双重刺激下,村民们把原来两三层楼拔掉再加层,三层变五层,五层变八层,最夸张的有二十层,120平米的宅基地也建了119平米,密密麻麻的“握手楼”、“贴面楼”由此而来。

  1992-1993年间,蔓延全国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刺激了特区内原住民的建房热情,他们突然意识到种出来的房子不但可以出租赚钱,还可以出售赚钱。此后深圳的商品房市场高歌猛进,创下了不到5年之内价格翻三番的瞠目业绩,原住民们极为廉价的集资房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滋长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代替深圳市政府承担了建设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角色,安抚了被高房价刺伤的平头百姓的心灵,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房价格的疯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4250.html

更多阅读

工业品销售:劲达的区域自治困境(中)

四、劲达注塑机的区域销售困境1、扫街式拜访,单兵作战困难重重进入公司后三个月内,每个销售员必须先进行“扫街式拜访”,把自己区域内的工业园区通扫一遍,对每个客户企业都事前进行信息搜索,找出目标客户,然后筛选出A类近期购买客户和B

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3)

  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投资》:培养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中央与地方的共识。深圳在这方面已有哪些部署?  许勤:早在去年我市就已经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强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自2009年初,我市就组织制

创新驱动助力工作汇报 创新助力深圳跨越式发展(2)

  此外,根据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借鉴和学习台湾工研院经验,市政府正积极研究推进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高水平科研机构。        创新战略成效初显  《中国投资》:在您看来,深圳市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全市

深圳5.1兼职 深圳城市化困境(1)

  文  本刊记者 马丽  三十年城市化进程,不只给了深圳一个光鲜亮丽的外表,还有这个城市上三分之一的违建。  失控的违章建筑曾经为深圳的迅速繁荣扮演过重要角色,但今天它却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正将深圳引入窒息的深渊。  是否

在路上:十大创业困境(4)

“进行全面有效的市场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咨询机构智学明德总经理徐中表示,他曾是国内早期大学生创业明星企业视美乐的创始人。徐中发现,在自己接触过的民营企业家中,大部分人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都不强,“拍脑袋决策会带来很大的风

声明:《深圳5.1兼职 深圳城市化困境(1)》为网友洸年羈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