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 中国电谷:凝神“风光” 壮写低碳中国新篇章



保定国家高新区是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目前全国5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一个以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园区。

风雨18载,保定高新区人通过拼搏与奋斗,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创造了奇迹,使得保定高新区拥有丰富的创新活力和潜力大、创业环境宽松、特色产业明显、高素质人才齐聚等突出优势。

“生态电谷、低碳新城”被确立为保定高新区全新定位,在低碳理念的引领下,让我们有了更多期待。

夹缝中找寻生存的可能

早在1992年11月,保定高新区就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2000年6月,科技部火炬中心要求“后进”高新区加快发展。如何依托高新区,选择既切合当地实际又具有潜力的产业作为发展支撑。这个产业如何确立?一道难题且亟需解决。

当时的保定市委、市政府比较冷静地分析了自身产业结构和发展优劣势,按照科技部提出的“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化”的方针,瞄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传统电力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作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支点。最终确立了以“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为突破口、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继中关村 “硅谷”、武汉“光谷”之后,保定“中国电谷”为国人提供了有关新经济的最新想象空间。2006年,保定市提出“中国电谷”发展战略,依托保定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优势,打造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平台。2006年保定市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并誓志通过10年的努力,把“中国电谷”建成每年创产值1000亿元、利税2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出口60亿元的区域性综合创新基地,使保定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领军城市。

一位电台主持人这样评价保定“中国电谷”的诞生:保定肩负着保护白洋淀、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以及农副产品食品供给的重大责任,保定必须要有大局意识。保定既不能为了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在这两个重大选择面前,保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层审时度势、谨慎决策,选择了建设中国电谷、低碳城市的科学决断,提出了构建中国电谷的宏伟蓝图。

打造“风光”背后的“脊梁”

1998年,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项目的启动,掀开了保定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历史的第一页。

据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孙金博介绍,尽管当时太阳能电池还属于一种新产品,国内生产厂家极少,市场未来无法预测。但凭着对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走向与世界能源产业发展潮流的把握,保定高新区开始对这一新兴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后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为推进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主动将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天威集团,成立天威英利公司。当时的高新区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产业方向不明确、大项目少、创新能力不足、半拉子工程多、融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依然制约着发展。

2000年,同处在高新区的中航惠腾公司成立。从项目一立项开始,保定高新区即允许进地开工,其间,提供办公场地、代建厂房、借款、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等多项扶植措施,从2001年起,先后为中航惠腾公司建起三个新厂区,巩固了惠腾公司在国内风电叶片市场的龙头地位,确保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航惠腾2007年实现产值15亿元。2007年天威英利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企业,成为保定高新区新能源企业的龙头。

英利、惠腾两大新能源骨干企业的迅速崛起,进一步坚定了保定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信心,随着2003年,科技部将保定高新区列为“国家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保定加快了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构建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战略平台的步伐。

“保定高新区的新能源产业中风电和光电是最好的,在技术和规模方面有较大优势。所谓‘风光’背后的‘风光’,不是徒有虚名。”金博主任说。

自2006年起,中国电谷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设备制造六大产业,现已形成“三大优势、国家平台”的发展格局。

光伏产业强势发展。保定国家高新区目前光伏产业已建立起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电池生产体系,尤其是以纽交所上市的英利公司为主,连续5年实现了100%的高速增长,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全产业链多晶硅光伏电池生产体系,涵盖硅料提纯、铸锭、切片、电池组件工程等各个生产环节,全球市场占有率达6%。2009年产量将达600兆瓦,预计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10%至12%。围绕英利公司的发展,多晶硅光伏电池的十几个配套产品也开始相继建设。

作为中国最大的风电叶片制造基地的中国电谷,叶片产能达300万千瓦。龙头企业中航惠腾公司风电叶片累计发货7000副,稳居国内风电叶片行业龙头地位。中国电谷整机产能超过1000台,未来三年,将形成全国最大的风电整机制造基地。

同时,作为高新区内世界著名的核电变压器和超大型变压器制造商的天威集团,2008年实现变压器产量超1亿千伏安,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

中国电谷的产业优势,吸引了日本三菱、美国江森、中国国电、中国兵装、中航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业聚集和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增强。目前在建项目总投资达200亿元,企业已由五年前的4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70余家。另外,十五名院士为风电设备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与智力支持。

 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 中国电谷:凝神“风光” 壮写低碳中国新篇章
危机中凸显“电谷”力量

2008金融危机到来,当国内外企业大量减薪裁员时,英利集团却打出了一个大大的招聘广告,准备全年招聘1700人,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危机对保定的新能源产业有一定影响,影响并不大。据孙金博主任介绍,2008年保定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为35%,远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这也支撑了保定市去年在经济危机形势下的经济增长。

当今世界能源危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温室效应显现,人类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保定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加强战略谋划,推动中国电谷提速,尤其值得人关注。

保定市的答案是“不遗余力”、“举全市之力”全力推进中国电谷建设,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之举,也为全市经济发展构筑了新的支撑点。但是,面对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风起云涌、大干快上之势,面对提升中国电谷在国内外影响力的需要,面对全市发展的现实需求,必须以只争朝夕精神,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速度,推动中国电谷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保定的“中国电谷”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园区内集合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节电、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企业170多家,近3年年均增速达50%,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提高了两倍以上,光伏发电产值提高了15倍,风电产值则提高了21倍,行业增加值3年时间上升到10%,新能源产业迅速成为保定市的优势产业。

思路决定行动,为支持中国电谷建设,保定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投资“中国电谷”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快推进“中国电谷”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原定的保定市文体、会展、行政、商务“四大中心”规划用地,也全都调整用于“中国电谷”建设。这一系列动作,都昭示着保定市上下建设中国电谷的坚定决心。

对此,孙金博主任表示,保定市全市上下拥有建设中国电谷的坚定决心,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新区采取上产业规模与抓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方式,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创新度,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层次,始终走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前沿。四年来,“中国电谷”发展迅猛,新能源企业已超过160余家,同时,“中国电谷”品牌推出后,还成功引入了多个战略合作伙伴。保定市政府先后与兵装集团、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兵装集团“十二五”以前将投资300亿元,全面参与“中国电谷”建设。国电集团在“中国电谷”建设年产800台风电整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80亿元以上。

2008年中国电谷全年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6.5%,实现出口创汇15.9亿美元,同比增长51.6%;实际利用外资4.84亿美元,同比增长29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7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财政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44%。各项综合指标名列全省开发区第二名,出口创汇与实际利用外资位列第一。中国电谷新能源产业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50%。

自主创新赢取“二次创业”新胜利

2009年,高新区紧紧围绕“大开发、大招商、大项目、大储备、大融资”工作主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突出项目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环境,强化社会管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预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为高新区“二次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48.7亿元,同比增长3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市17.6%;实现工业利税49.2亿元,同比增长49.9%;完成财政收入17.6 亿元,同比增长31%,占全市10.5%;实际利用外资3.62亿美元,占全市的85%;出口创汇17.2亿美元,占全市的44.1%。中国电谷实现工业总产值320.6亿元,同比增长25.9%;出口创汇12.4亿元美元,同比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等4项指标都保持了全市第一。创造这种成绩之背后动力是什么?孙金博主任告诉我们:“自主创新”。

保定高新区把自主创新作为园区跨越发展的原动力和企业腾飞的翅膀,工作围着创新转,努力把全区打造成为“创新要素的汇聚区、创新氛围的营造区、创新机制的先行区、创新主体的活跃区。”

目前,保定高新区在六大产业集群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路径,占领了技术前沿。

英利公司利用技术创新使切割硅片厚度达到了目前国内最薄的180微米。中航惠腾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风电叶片制造技术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引领国内风力发电叶片发展趋势,从而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中国风力发电叶片市场的状况。华翼自主研发的2兆瓦风电叶片成功下线,3兆瓦海上风机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5年,中国第一个风电叶片研发中心---华翼风电研发中心在保定高新区成立。该中心目前已在叶片异型研发、大功率叶片开发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到目前,全区已累计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3项;培养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实施国家专利项目580项;参加国家标准制订80项,行业标准制订94项。

为早日解决国内可再生能源创新技术人才匮乏问题,2007年7月保定高新区,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在国内成立首个风电专业和可再生能源学院,与英国剑桥大学和丹麦科技大学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培养新能源设备专业生产人才,联合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60多家单位,于2007年7月成立了国内首家保定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职业教育专业集团。2008年7月,保定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组的认可和支持,获准建立。

如今保定市高新区已制定出台了《“中国电谷”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以及《“中国电谷”新能源产业推动计划》,全区上下正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誓争一流的观念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步伐。未来5年,保定高新区将瞄准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目标。

“眼光长远,重点培育有独道之处,创新能力出众的“种子”企业。以点盖面,由重点企业带动整条产业链的发展。”孙金博主任给予我们保定高新区的经验之谈,后来者应视为财富。

2010年春节前后,保定高新区在创新方面更是好事连连,多年引导企业创新的努力硕果累累:2009年11月5日,国电龙源电气公司自主知识产权1.5兆瓦风电变流器实现量产,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变流器局面;2010年1月12日,英利集团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及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2010年1月22日,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研发检测中心投入使用;中科院合作的光伏系统检测实验室进入实施阶段。

保定高新区将沿着创新之路阔步前进,我们拭目以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4686.html

更多阅读

达人投资理财技巧系列41:投资十年十倍医药产业的逻辑

达人投资理财技巧系列41:投资十年十倍医药产业的逻辑2014-10-21时尚达人一、未来十年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产业史研究表明:市场、政策、资本和技术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先从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

马寅初:谁来续写中国的新人口论

资讯?马寅初:谁来续写中国的新人口论近期,一则《怀孕7月孕妇遭当地计生办强制引产》的新闻成为网络热点,随着舆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剖析不断深入,计划生育——这一上升到基本国策高度的治国之策,再度引起争论。究竟我们该不该实施计划生

林毅夫:中国未来产业投资有哪些机会?

【商机】林毅夫:中国未来产业投资有哪些机会?2015-05-06林毅夫在五·四青年节,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与朗润园里的经济学家——宋国青、黄益平、徐高共同就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展开研讨。这次“朗润·格政”系列活动中,林

声明:《中国低碳产业投资中心 中国电谷:凝神“风光” 壮写低碳中国新篇章》为网友葬泪花末雨纷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