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本文化协会 日本文化的香港表达

 香港日本文化协会 日本文化的香港表达


      作为特定时空下的特殊产物,香港曾被外国作家形象地比喻为“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在经历了164年的殖民淬炼之后,香港受英国文化影响至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西交汇之地。然而近年来,随着日本文化的强势崛起,并伴随着日剧、电影、卡通、饮食、服装等多领域潮流的涌入,香港的中西交汇改了方向,成了港日融合。

      翻开香港的报纸,几乎每家主流媒体的娱乐版,天天都会有日本明星的大幅照片和海报,每家主流媒体的广告版,也天天会刊载日本旅行团的宣传和推介。事实上,自从日本外务省于2004年4月1日开始让香港人享有90日内免签证短期逗留日本的待遇后,香港人旅日的风潮就好像内地开放香港自由行一样,猛烈而疯狂。与此同时,铜锣湾世界贸易中心前的一家寿司店,每天无论任何时候,永远站立着众多等候进场的食客;专门售卖日本货品的Citysuper超级市场里永远人山人海,尤其是那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城市中产阶级,更是把逛Citysuper视为每日必修的功课。至于今天的香港年轻人,一提起日本,更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卡哇伊”时刻挂在嘴边,Cosplay成为服饰代名词,电车男、御宅族(Otaku)、单身寄生族(Parasite Single)纷纷现身,壮大为当下至潮的新生代族群,经过漫画改编的电影《娜娜》、《死亡笔记》等更是高票房的保证。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间放大了香港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疯狂,并逐步成为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主流力量。

      香港对日本文化的多方位移植,引起了本地文化工作者汤祯兆的关注。这位在香港研究日本文化的代表人物,写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日本社会文化观察、日本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其最擅长以“社会一分子”的方式主动进入日本世界,感同身受地理解日本文化所产生的社会、人文、心理等多重因素,从而产生一种“共在”的状态。

      这样的“共在”性观察,于汤祯兆所出版的一系列观察日本的书中(例如《整形日本》、《命名日本》、《情热四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些书中,汤祯兆不仅分析了日本流行文化,亦独具匠心地巧妙穿插进港日对照作为延伸脉络,帮助香港认识当代日本年轻人文化的同时,又能清楚地审视港日交融的源头、发展和未来影响。

      举例来说,汤祯兆认为,这几年,内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神速,虽然时有反日的潮流与倾向,但在对日本文化的接纳与吸收上,较之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多元和开放。特别是在文学领域,村上春树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象征,对于村上春树的作品,内地比香港、台湾所推出的翻译版在产量和速度上都来得快。然而,由于内地作家之生活标准、形态均与日本社会的状况大相径庭,他们不曾经历因极度繁荣富庶而产生空虚感的心理状态,因而在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之时,只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刻传递出文字背后的文化韵味。

      再看香港,在以往,香港人对日本文化多给予较大程度的尊重,若在日本社会里涌现出一个新的名词,有心做日本文化研究的人士就会热切地追求该方面的知识、寻求更深入的了解。可是在现如今,香港人在意的往往是如何吸纳该名词、术语,对之进行再利用,而非结合本土特色再创造。以日本的蛰居族(Hikikomori)为例子,在日本,所谓蛰居族,是指在加速运转的社会压力面前,因感到不能满足社会角色的要求,而选择以逃避来断绝与社会联系的年轻人。而当这个词汇传播到了香港,在香港的社工眼里,他们所关注的并非日本那些蛰居族、隐蔽青年的真实情况,而只是纯粹片面地借用这一名词,套于香港的状况之上,继而用作向政府争取资源的根据。

      由此可见,由于“不共在”的缺陷,使得内地和香港在吸纳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各潜藏着不同的毛病。在强势文化向心力的吸引下,年轻一代香港人的潮流风向标相应得到改变;与此同时,本地文化人则应努力向内延伸挖掘出新的含义,藉以满足本土文化的需要。通过剖析强势文化来反省自己,原本就是跨文化书写中的惯性潜台词,差别只在于程度、隐显,以及书写者的自觉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287.html

更多阅读

川岛:一个日本男人的欲望让无数中国人记住了这个姓氏

——透过厚重的历史烟云感悟东瀛文化的精细和卑微川岛,稍微了解抗战史的中国人都会知道的日本姓氏。而大概只有汉奸及其后代才不关心抗战,那么除了汉奸,但凡中国人如果不知道这个日本姓氏,那真应该补补抗战历史课;当然,某些汉奸对这个姓

戴荣里: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

从文化的角度比较中日戴荣里《光明日报》(2014年07月20日06版)图为中国的茶艺与日本的茶道。 资料图片新书《汉魂与和魂》以一个学者的视角,运用比较文化的研究方法,对中日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比对。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日) 加藤周一 著辰雨石译人们常说,与中国和西方相比较,抑或与其他社会相比较,日本的文化与社会、或日本人的行动方式、或被看做其基础的日本人的意识结构,这些东西都具有一种特征。即别处肯定没有、唯独在日

日本人的切腹文化 日本人切腹视频

日本人的切腹文化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剖腹的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

声明:《香港日本文化协会 日本文化的香港表达》为网友陽光尒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