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产”:从“伪幸福”到“真幸福”(1)



     幸福是什么?

      在古代,“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直被视为人生四大福;后来便是“富贵是福,多子是福,团圆是福,长寿是福”;再往后“平淡是福,贫穷是福,吃亏是福,孤独是福”……而在中国民间,有这样的拆字和解释:“幸”的上面是土,下面是钱;“福”的左边是衣,右边是田。于是“幸福”与“有房有钱,丰衣足食”画上了等号。

      正所谓“幸福”是千人千事,所悟不同。

      近日,由一保险公司联合媒体共同制作的一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正式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

 城市“中产”:从“伪幸福”到“真幸福”(1)
      这次调查的取样是:全国10个城市7万余名20岁至40岁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人群,也就是所谓的城市中产阶层。于是关于中产阶层的种种话题再次被提起: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中产阶层的幸福生活?

      记者了解到,多数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之所以幸福感指数低下,是由于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尤其是高昂沉重的房价负担,加上工作竞争激烈、交通拥挤、子女教育成本高等等。由此看来,有着一定财富和理想事业等表面风光的中国中产阶层,他们的生活却被房奴、车奴、孩奴、卡奴等“奴时代”的层层枷锁捆缚着,生活富足的“幸福”难以弥补他们内心的缺失感。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究竟中国的中产阶层的幸福在哪里?

      中产欲出逃

      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已达到23%左右,但其实,其中的不少人只是“貌似中产”,他们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好。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2005年之前在某一线城市中买了一套房子,那么到今天,从升值后的资产来看就可算是中产阶层了。但实际上,他是欠了债的。现在许多人的按揭都很高,通常要拿出收入的50%~60%来偿还按揭,这边还债,那边要相应地压缩其他消费,生活品质并不高。所以只能说他们是“貌似中产”。当然,从政治学角度讲,只有这个国家的中产阶层是主要人群,大概百分之六十以上,社会结构才合理,但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马建伟和董莺夫妇二人便是其中的一员。他俩在上海安家4年了,有车有房有很好的职业,家庭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独缺上海户口。就在最近,拼搏在这座竞争异常激烈的移民城市让这对夫妇感到压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105312.html

更多阅读

人大附中学子成长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

20年辉煌之路:从“数学天才”到“金融英才”发布日期:2010-05-0719:30:22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锐(图片来源:凤凰网财经)杨锐,1986-1991年就读于人大附中第二届数学实验班。随后考取北京大学化学系。1996年北大本科(含一年军训)毕业后

海涛法师:从个人安乐到宇宙责任

海涛法师:从个人安乐到宇宙责任采访整理/张素闻 (2007年9月采访于广州光孝寺菩提甘露坊)海涛法师1959年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传统的宗教家庭中,俗名黄荣享,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父辈家境殷实,福报深厚,自小就享受安乐与富足的家庭生活。黄

周采芹:从“中国娃娃”到“贾母”的传奇人生_真水无香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年轻美丽的中国少女,带着满满的行囊,独自踏上了前往伦敦的旅途,开始了她人生中的奇遇。美丽聪慧,高贵典雅的她是英国同学眼中的“东方公主”,西方观众眼中的中国娃娃,她如一朵娇艳的牡丹绽放在戏剧舞台上,似一汪清泉流淌

转载 今日首推 贺华成/张衡: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

直接冲击50后60后70后的消费社会学观原文地址:【今日首推】贺华成/张衡:从非主流到AB站:80、90、00后亚文化属性演替与互联网投资策略作者:申万研究80后“非主流”亚文化促“视觉系”互联网迭代催生照片美化、照片分享应用火爆。80后人

病历证明客体:从他证到自证

病历证明客体:从他证到自证并非法律上才有证据问题,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证据问题无所不在。病历的出现,作为证据都是指向医者之外的他者,作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证据是病历最重要的功能,是给自己看的,所以病历就不可能通俗;其次作为患者与

声明:《城市“中产”:从“伪幸福”到“真幸福”(1)》为网友知足常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